> 重点推荐 > 播州区影山湖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播州区影山湖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和平村,明清朝代属遵义县南乡忠庄里十甲。

民国元年(1911)属南三上区,民国三十年(1941)属苟江乡第七保(南衙)、八保(和平)。

解放后,1950年分属和平村、南衙村。

1953年建立和平乡,辖和平、南衙2村。

1955年建立初级社、1957年属水库群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更名为和平、南衙大队,隶属农兴管理区。

1961年,南衙、和平大队划归三岔公社。

1963年,和平、南衙两村建立和平公社,1966年撤销和平公社,和平大队划归谢家公社,南衙大队划归三岔公社。

1980年复置和平公社,辖和平、南衙大队。

1983年5月,更名为南衙公社。

1984年,更名为南衙乡和平村与南衙村。

1992年南衙乡并人南白镇,和平、南衙两村隶属南衙办事处。

2004年2月撤销办事处,由原和平村27个村民组和原南衙村17个村民组建立和平村,2016年8月改设为和平社区居民委员会。

龙泉社区,明清时期辖南乡忠庄里一甲。

宣统三年(1911),属南三区,原名南北锦场。

民国二年(1913),南三区改设为南三上、下区,南三上区治所懒板凳。

民国二十一年(1932)属第八上区南北锦镇。

民国三十年(1941)建南白镇辖11个保,属第一保。

1949年11月,遵义县解放后,沿袭民国保甲行政区划。

1950年10月,废保、甲区划,置村(居)、组。

今地域属第五区南白镇老街村。

1953年4月,属原南白镇老街村。

1958年9月,撤乡镇区划,置人民公社,为五里大队,隶属南白区水库群人民公社南白管区;1961年8月,属南白区南白人民公社;1963年3月,属南白区南白镇;1966年3月,撤销南白镇,并人南白公社。

1978年11月,复置南白镇(乡级)区划,分属南白镇和南白公社。

1984年3月,分属南白镇城区办事处和南白村。

由原龙山村11个村民组、关门山村17个村民组合并建置。

2016年8月改设为龙泉社区居民委员会。

火车站社区,明清时期辖南乡忠庄里一甲。

宣统二年(1911),属南二区,原名南北锦场。

民国二年(1913),南三区改设为南三上、下区,南三上区治所懒板凳。

民国二十一年(1932)属第八上区南北锦镇。

民国三十年(1941)建南白镇辖11个保,属第一保。

1949年11月,遵义县解放后,沿袭民国保甲行政区划。

1950年10月,废保、甲区划,置村(居)、组。

今地域属第五区南白镇老街村。

1953年4月,属原南白镇老街村。

1958年9月,撤乡镇区划,置人民公社,为五里大队,隶属南白区水库群人民公社南白管理区;1961年8月,属南白区南白人民公社;1963年3月,属南白区南白镇;1966年3月,撤销南白镇,并人南白公社。

1978年11月,复置南白镇(乡级)区划,分属南白镇和南白公社。

1984年3月,分属南白镇城区办事处和南白村。

2003年5月,由原南白镇火车站村的前进、土湾等13个村民小组合并建置火车站社区。

2016年撤南白镇设街道后,由影山湖街道管辖。

宝峰村,明清朝代,属黔中道遵义府县南乡忠庄里五甲。

民国二年(1913),属南三上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为太保镇属第八上区;民国三十年(1941)建南白镇辖11个保,属第七保(后坝)。

解放后1950年10月,隶属后坝村,1958年9月,置人民公社,村为大队,组为生产队。

2004年2月,由原五星村11个村民组、保锦村10个村民组合并建置,名称沿用至今。

2016年8月改设为宝峰社区居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