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柴氏先祖由靳岗李迁此岗上建村,故名柴岗。 |
东、西营合称太康营,又称东太康营和西太康营。在清代此地有太康县土地0.33平方千米,为耕种交粮之便,在此建东西两个村,故得名东营、西营。民国年间初,土地属扶沟,但村名仍沿用太康营简称东营。 |
西营又称西太康营,在清代此地有太康县土地0.33平方千米,为方便收种,建立了两个营,此营位于西,故得名西营。 |
明初梅姓迁此屈岗北头建村,称梅家。清代,梅姓在后沟上修一座桥,改称梅桥。 |
元明时期名屈岗。清初张姓3户在岗北头落户,因仅3户,故名小张。 |
明洪武年间张姓由山西洪洞迁此,因只有一家,人称张家。清乾隆年间,张姓兴旺,人口日增,有一叫张余的人见支亭寺集会秩序混乱,就动员客商到张家经商交流物资,从此群众称张余家集,简称张余集。 |
张姓清康熙年间迁此定居,村庄建在两冢之间坡地上,故名。 |
宋代之前叫屈岗,因村东南角有屈丞相墓,北宋时期在此洧水(今名大浪沟)河湾上建塔,故改名塔湾。 |
北齐退隐官员张思伯隐居于此,在岗上修一凉亭,遍植芝兰花草,定名“芝亭”。后建寺院,取名“芝亭寺”,后改为支亭寺。 |
村南200米处有古刹支亭寺,北魏大齐年间所建。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来,形成胡家、左家、葛家、李家等居民点,至清末遂形成一个村庄。因在寺后,故名寺后。 |
袁姓明洪武年间移民于此,村建于南北大路口,故得名袁路口。明中期袁姓兴旺,村中建有大片楼房,改称袁楼。 |
朱姓于明洪武九年(1376)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岗建村,当时称朱家,因原大狼沟北岸有一朱家村,为区分清二村,居沟北的称“河北朱”,居沟南的称“河南朱”。明代中期朱氏先祖朱锡嘉改朱岗。1993年改为北朱岗村。 |
明洪武年间翟姓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明中期在村中南北大街建两个楼院,当时人们称翟家大院,又称翟楼得名。 |
北齐时退休官员张恩伯查看水情船翻淹死,后水退,其尸体露出土台上,故得名露尸台。后演变成路寺台。 |
李氏原籍山西洪洞县,明洪武年间,一世祖李含春率四子迁扶沟汴岗,咸丰年间,李氏兄弟二人由汴岗迁此定居,此时兄弟二人以编织麻鞋卫生,故称麻鞋李,兄居前村,弟居后村,故又称前麻鞋李和后麻鞋李,简称后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