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池淮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池淮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因驻星口,新建社区得名。
村口两石崖壁立似门,故名。
曾名稠坑、稠溪,村处溪边,该溪在旱季经常断流,故名。亦称石板桥,村因处溪边,建有石板桥得名。移民后,沿袭原藉地名。
1955年组织大坑口、石板桥2初级社;1956年2社合并,称池淮乡横龙高级社,以横龙畈得名。
1954年因建初级社,隶虹桥乡,命名虹光。
以原乡名星口和片名潘阳坑,各取一字命名。又名地方因处潘阳坑片村中心,地势稍平坦名。
以黄泥坝、庄埠各取一字命名。
又名黄泥坝,因古时曾于池淮溪中,用黄泥筑有水坝,故名。又因该地田多平旷,故又名庄川或庄埠,为华埠至池淮重要的中转码头。
古时该地为开化西乡重要水陆码头,故名航头。
曾名芹川。村南之水发源于芹岭,故名芹源、芹川。
村临池淮溪,故名。
村处池淮溪大坝南端,堰俗称坝,故名坝头。
曾名士坞、士林,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曾于此建有兴福寺,村居山谷,故名寺坞;又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此建有书院,故又名士坞、士林。
因村处池淮溪岸,多竹林,人称竹篁,故名篁岸。
曾名栗冈。因村处池淮溪边平冈,古时多植有栗树,故名栗冈,方言称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