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从江县下江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从江县下江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从江县下江镇居民委员会建于1958年下江县时成立,2006年由下江村管理,2006年后分出下江居民委员会。

得名后使用至今。

下江社区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方向约0.2千米处,西起下江金鸡滩摩崖,东至都柳江,南起下江南门渡,北至下江镇人民政府。下江镇辖三个街道解放路、顺城路、新建路,居民814户,1853人。主产水稻、包谷、小麦、薯类等农作物,养殖业有猪、牛、羊、鸡鸭等经济补助。

2018年12月经县政府批准成立。

得名后使用至今。

许家桥社区位于都柳江畔,321国道旁,距离下江镇政府所在地0.8公里,民族村对面。

下江村是距离镇政府所在地的行政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位于县城西面36公里、全村行政面积1.2平方公里,地处都柳江畔,海拔230米。因居于三都、榕江两条河的下游,两河汇后属都柳江,下江由此得名。辖区内有全县榕树中体积最大、年龄也是最大的一棵古树(树高43米、材积61余立方米、栽种于1369年);坐落于优美的都柳江边有着新鲜可口野生河鱼、及原生小香鸡鸭,民风淳朴也有着地方性的菜肴如牛瘪、羊瘪、红肉、烧鱼、鱼生等经过特殊处理外加各种野生香料制作而成可口又美味;更有开胃腌制品,腌猪肉、腌鱼及各种腌制蔬菜。不仅如此更有庞大的自然村资源体验乡村之游和周边优美环境欣赏,丰富民间活动,勃发的精神面貌等等.。
民族村位于镇驻地西北面约1.5千米,地处都柳江西岸,村委会驻民族,西起孖温河,东至都柳江,南起苏洞下寨,北至苏洞上寨。海拔232米,2个自然寨,2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3.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0.159平方千米,其中水田面积0.0913平方千米,旱地0.068平方千米。人口483人,109户。主产水稻、包谷、小麦、薯类等农作物,养殖业有猪、牛、羊、鸡鸭等经济补助。兼营杉、松用材林,劳务输出、有民族斗牛历史文化,村寨吃相思交流文化习俗。有一条通村公路。
孖温村位于下江北部,321国道旁,距镇所在地3公里,海拔234米,辖5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213户,961人,劳动力596人,共有党员29名,其中女党员6人,主要居住侗族,苗族、汉族杂居。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51.75亩,其中田面积386亩,土55.75亩,主要以种养殖业和外出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交通便利和村民市场意识较强,第三产业几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有部分村民已走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在历届村党支部,村民委的领导下,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等。全村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康乐业,各项事业得到健康长促发展,现人均纯收入为2100元,人均口粮410公斤。

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孖温村取得了不少的荣誉:

1、孖温村在一九九一年社教工作中成绩优秀被0下江区委员会评为“一等奖”。

2、在二○○四年度农村卫生工作及妇幼保健工作中成绩显著被下江镇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单位“二等奖”。

3、二○○五年在下江镇基层党建工作中被下江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4、二○○五年度荣获下江镇先进集体“三等奖”。

5、二○○六年六月被从江县委员会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6、二○○六年六月被从江县委员会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

7、在二○○七年度农村工作中,成绩显著荣获“二等奖”

8、二○○八年度经济工作中被评为“一等奖”。

9、二○○九年农村经济工作目标考核中被评为“三等奖”。

10、二〇一三年度经济工作中被评为“二等奖”。

11、二〇一三年度基层党建工作中被评为“一等奖”。

12、二〇一三年度征兵工作中被评为“一等奖”。

13、二〇一三年度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被评为“一等奖”。

14、二〇一三年合作医疗工作中被评为“一等奖”。

平江村位于下江北部,321国道穿境而过,距镇所在地10公里,海拔233米,辖2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214户,724人,全村共有党员30名,其中女党员9人,主要居住侗族,苗族,全村共有耕地面积722.8亩,其中田面积598亩,土124.8亩,主要以种植养殖业和外出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交通便利和村民市场意识较强,第三产业几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有部分村民已走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在历届村党支部,村民委的领导下,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等。全村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康乐业,各项事业得到健康长促发展,现人均纯收入为2300元,人均口粮410公斤。

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平江村取得了不少的荣誉:

一九九七年七月被0黔东南州委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被0黔东南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授予“红旗村党支部”

二000年被0下江镇委员会授予2000年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基层党支部

二00五年三月八日被下江镇党委下府授予2004年度农村计划生育一等奖。

二00五年三月八日被下江镇党委下府授予2004年度农村农业工作二等奖。

二00五年五月0黔东南州授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先进村”。

二00六年二月二十三日下江镇委员会授予2005年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党支部”。

二00六年二月二十三日下江镇委员会授予2005年度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二00六年二月二十三日下江镇党委、政府授予2005年度农村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

二00六年二月二十六日下江镇党委、政府授予2005年度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二00六年六月0从江县委员会授予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村”。

二00六年六0黔东南州授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基地。

二00六年六0黔东南州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00七年三月十二日下江镇党委政府授予2006年度财政工作“先进单位”。

二00七年三月十二日下江镇党委下府授予2006年度农村农业经济工作“一等奖”。

二00八年七月一日0从江县委员会授予“十面红旗村党支部”。

二00八年十月0黔东南州授予黔东南州一户一技能活动领导小组“州级一户一技能”。

二00九年十月0从江县委员会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日0从江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0从江县、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寨”。

二0一0年三月十九日下江镇党委政府授予2009年度农村经济工作“一等奖”。

二0一0年七月0黔东南州委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

二0一一年二月二日下江镇党委、政府授予农村经济工作“一等奖”。

巨洞村位于下江镇东部,座落在风光秀丽的都柳江畔,距下江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距从江县城约28公里,321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海拔高220米,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悠扬婉转、清纯动听的江上侗族大歌风靡省内外,全村国土面积12.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0亩,其中田面积875亩,土面积95亩,辖5个自然寨,13个村民小组,共402户,1963人,全村共有党员30名,其中女党员7人,主要居住侗族,苗族;2013年人均收入5300元,主要经济来源是劳务输出和种养殖业以及第三产业收入。巨洞地处亚热温湿气候,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树木葱郁,植被完好,水质清澈,空气新鲜,可谓山清水秀,特别是寨后保存着那片数千亩的原始森林,是目前都柳江沿岸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一片千年古树群。里面树种珍奇,植物繁多,处处古木参天,林阴蔽日,蝉鸣鸟叫,景色迷人,是大自然留给巨洞人民最珍贵的自然遗产。

巨洞是典型的山水风光,山上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只要从寨子走出200米便可到达森林区,可观赏珍稀树种,呼吸新鲜空气,饮上清凉的山泉。水上是风光秀丽的都柳江从门前缓缓流过,再加上大自然的造化,千万年来滔滔都柳江水反复冲刷的沙石坝,又给巨洞寨增添了一道美丽的山水风光图。江上波光粼粼,渔翁荡舟,肥壮的水牛泡在江边,懒洋洋地咀嚼着胃内食物,牛童-着身子在水边嬉闹,鸭鹅悠闲地浮在水面游来游去,蜻蜓也不甘寂莫地在江边点水......一切是那样的宁静,又是那样的和谐。

友善的社会环境。巨洞人民不但勤劳善良而且热情好客,只要你进寨入户,纯朴农民会热情友善地和你打招呼或给你引路,也可以和他们吃餐农家饭,但不会提出任何报酬,更不会出现宰客行为。在他们传统的习俗中,只要外人到家,均视为自家客人善待。

公纳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约5.5千米处,西起从江至腊俄公路,东至陇里,南起公纳道班,北至公纳大寨。村委会驻公纳寨,海拔520米。国土面积6.41平方千米,辖3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耕地面积0.273平方千米,其中水土面积0.16平方千米,旱地约0.027平方千米。人口596人,125户。住苗族,主产水稻、包谷、小麦、薯类等农作物,养殖业有猪、牛、羊、鸡鸭等经济补助。兼营杉、松用材林,劳务输出、有民族斗牛历史文化,村寨吃相思交流文化习俗。有一条通村公路。
腊俄村距离下江镇约1公里处,321国道旁,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目前,腊俄村有298户,共计948人,主要是侗族居住。2010年,腊俄村的人均收入是2100元。

--人口总数:1046人农业人口:1046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9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4.0亩

--主要民族成分:侗族,苗族,汉族发展口号:0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

岑界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方向约7千米处。西起岑约,东至恰里,南起巨洞,北至王告。国土面积4.53平方千米,辖3个村民小组,1个自然寨,耕地面积0.138平方千米,其中水土面积0.113平方千米,旱地0.0156平方千米。住苗族,人口412人,79户。主产水稻、包谷、小麦、薯类等农作物,养殖业有猪、牛、羊、鸡鸭等经济补助。兼营杉、松用材林,劳务输出、有民族斗牛历史文化,村寨吃相思交流文化习俗。有一条通村公路。
侗语陇里的“陇里”指的是森林,因住在山坡森林地带,侗语叫“陇里得名”。解放前和解放初陇里属长乐乡,1953年建政后属巨洞乡,1956年合作化时建社,命名为“陇里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新洞片,1958年属下江公社巨洞工区,同年建陇里大队,1961年建巨洞公社划属巨洞,仍称陇里大队,1984年8月属巨洞,改称陇里村民委员会,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于下江镇,仍称陇里村民委员会;2018年县政府批复下江镇并村方案,同意陇里村为单建村,村名仍叫陇里村。

陇里村距离下江镇约4公里,主要居住着侗族族群众。在下江镇各级党委、政府的带领下,陇里村人民的生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陇里村分为4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73户,总人口1223人,劳动力758人,耕地面积1157亩,其中田1098亩,土59亩。

高联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约9.6平方千米,西起党谢山,东至高明村,南起九届,北至党刁。国土面积6.69平方千米,辖3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耕地面积约0.19平方千米约0.17平方千米,水田面积约0.17平方千米,旱地约0.02平方千米。住苗、汉族,人口563人,132户。主产水稻、包谷、小麦、薯类等农作物,养殖业有猪、牛、羊、鸡鸭等经济补助。兼营杉、松用材林,劳务输出、有民族斗牛历史文化,村寨吃相思交流文化习俗。有一条通村公路。
黄朗村位于镇政府驻地驻地西南方向约10千米。西起务帮,东至污文,南起平山,北至摆道。国土面积10平方千米,辖5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寨,耕地面积约0.15平方千米,其中水土面积0.13平方千米,旱地0.013平方千米。人口412人,106户。住瑶、汉、苗、壮、侗、水族,主产水稻、包谷、小麦、薯类等农作物,养殖业有猪、牛、羊、鸡鸭等经济补助。有传统的瑶族药浴文化。修有一条通村公路。
祥心村位于下江镇驻地西南部,距镇区所在地12公里,距321国道10公里,海拔600米,全村国土总面积788公顷,辖4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195户,927人,主要居住着苗族,全村共有耕地783亩,其中田456亩,土327亩。村级足足疃乙蛔婊�70平方米,有专职村干部2名。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全村上下团结一心,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现人均纯收入为1900元,人均口粮420公斤,实现了两通(即通路、通广播电视)。
党九村位于下江镇政府驻地西南面约2.5千米处,村委会驻党九寨,海拔490米。国土面积4.26平方千米,辖4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耕地面积0.257平方千米,其中水土面积0.208平方千米,旱地0.0487平方千米。人口753人,157户。住苗、汉、侗、壮、水族,主产水稻、包谷、小麦、薯类等农作物,养殖业有猪、牛、羊、鸡鸭等经济补助。兼营杉、松用材林,劳务输出、有民族斗牛历史文化,村寨吃相思交流文化习俗。有一条通村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