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建城市服务公社,1962年设下关街道,1983年设立下关办事处(19下关镇下关镇(2张)92年改下关街道)、市郊区(1987年改市郊乡)。 1998年6月,撤销下关街道、市郊乡,合并设立下关镇。 2005年,将原七里桥镇洱滨、太和、刘官厂、大庄4个行政村划归下关镇管辖。 2019年12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大政复〔2019〕41号】批准撤销下关镇同意设立下关街道、太和街道、满江街道,下关街道使用原下关镇人民政府办公楼办公,地点位于宁和社区龙溪路52号。 |
解放前,以西洱河为界,西洱河南称关外,凤仪县置为下关镇,西洱河北称关迤,属大理县玉洱乡。 1950年将大理县的关迤和凤仪县的关外合并,改置为下关特别区,直属大理专员公署。 1951年成立下关市。 1958年大理、下关、漾濞、凤仪4县市合并,成立大理市,下关市区为城市服务公社。 1962年恢复下关市。 1980年分置为新文、关迤、建设东路3个街道办事处。 1983年大理市成立后,置大理市人民政府下关办事处。 1987年区改乡设立市郊乡。 1998年市郊乡和下关办事处合并设下关镇。 2005年原七里桥镇所辖太和、洱滨、刘官厂、大庄4个村委会并入下关镇。 2019年12月25日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下关镇成立太和街道,名称沿用至今。 |
1950年分属凤仪县第三区、第五区。 1958年为凤鸣公社满江管理区。 1963年成立市郊乡,分属市郊乡和凤仪区。 1983年为大理市凤仪区满江乡和市郊区天井乡。 1987年分属下关镇和凤仪镇。 2019年12月撤销下关镇,调整凤仪镇部分行政区域,成立满江街道,名称沿用至今。 |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南诏统一洱海区域设立十賧,凤仪为十赕之一,称赵赕。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称赵州。 民国元年(1912年),改称赵县。 民国二年(1913年),弥渡与凤仪分县而治,改称凤仪县。 1958年,并入大理县,后改为凤仪区。 1983年,建大理市,属市辖区。 1987年,改为凤仪镇。 |
喜洲是大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六诏与河蛮并存时就已是白族聚居之地,原为大理河蛮的城邑,隋史万岁曾驻兵于此,因而称“史城”或“史赕”,唐代南诏的故都亦曾建于此,时称大厘城,当时已时“邑居人户尤众”,是南诏时期“十睑之一”。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置益州郡灵24县,喜洲属叶榆县址。 汉武帝采取“守令治其人,酋长世其官,不相侵夺”的政治策略,河蛮大多姓多居于喜洲一带,成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之一,民间也多以喜洲为白国本部。 东汉时期改属永昌郡,改称叶榆县,蜀汉时期属云南郡,晋及南北朝属东阳河郡,隋代属昆州。 唐初为羁縻匡州地,唐玄宗天宝年间为南诏所据。 自设叶榆县,历840年。 南诏时在喜洲一带设大厘睑,又称史睑,为南诏十睑之一,是中央政权直接统治的地方。 睑若州,为南诏中心城市,并于上关筑龙口城。 《大理县志稿》载:“唐大历十四年,异牟寻立功迁史城,贞元初始改筑羊苴咩城。”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大理国时期,喜洲为喜赕。 南宋宝事二年(1254年)元灭大理国,设太和三千户所,领属喜洲,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置太和县。 民国三年(1914年),太和县改名大理县,直属云南省。 县下设区,区下设乡镇,喜洲属上乡区。 民国十二年(1923年),大理县辖四个区,喜洲为第二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废区设乡镇。 喜洲镇为云沧乡、五台镇。 1950年1月,为大理县第二区。 1951年,为喜洲区。 1956年,小乡并大乡,设周城乡、文兴乡、五台乡、金沙乡、作邑乡。 1958年,喜洲镇分别属于大理市东风人民公社和大理市红旗人民公社。 1960年,沙村、金河、河矣江属大理县洱海区人民政府,1964年撤销洱海区人民政府,划回喜洲区。 1961年,撤销大公社,分为喜洲、湾桥公社,南以作邑为界。 1962年,改为喜洲区。 1983年,为喜洲区。 1985年,喜洲区改为喜洲镇人民政府,后经省政府批准,设为建制镇。 1994年,大理市人民政府确定,花甸药材场行政区划归喜洲镇人民政府。 |
海东历史悠久,4000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元至明初,属太和县。 明弘治七年(1494),置宾川州,从太和县划归宾川县。 清雍正五年(1727年),分置海东里、曩村里。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分置海东耆、海南耆。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宾川县文龙乡。 1950年,分设向阳、文武、南村、上和4小乡。 1954年,4小乡先后划归凤仪县。 1956年,成立凤仪县海东乡。 1958年,建立海东公社,后并入凤仪大公社设管理区。 1964年,成立大理县海东公社。 1984年4月,成立大理市海东区。 1987年10月,改海东乡。 2001年10月,撤乡建镇。 |
元代,设孟州(白语称孟正)。 明弘治之前,属大理县,行政区划为二里。 明弘治七年(1494年),设宾川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宾川挖色镇。 1950年,与海东合并为宾川第五区。 1953年7月,改名第六区。 1956年,挖色设置大城、小城、葙村3乡和挖色镇。 1958年2月,合并成立挖色乡;同年10月,成立挖色公社。 1959年10月,并入大理市。 1984年4月,改区。 1987年10月,改乡。 2002年1月,改挖色镇。 |
元、明代,湾桥所在地区称为保和乡。 清代,称为太和县中乡上半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后,称为桂楼乡。 1950年为大理县第三区。 1953年,为大理县银桥区白云乡。 1958年,为大理市东风公社。 1962年,为大理县湾桥区。 1964年,为湾桥公社。 1983年,改湾桥乡。 2000年,撤乡建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大理县桂楼乡。 1950年,属大理县第三区。 1953年,为银桥区。 1958年,银桥以南划归太和公社。 1962年,恢复大理县建制后,设置为银桥区。 1964年,改银桥公社。 1983年,改银桥区。 1987年,改银桥乡。 2003年,撤乡建镇。 |
1950年,属宾川县鸡山区。 1951年,属宾川县第五区(海东区)。 1954年,改名第六区。 1954年3月,划归邓川县江尾区。 1961年,设双廊公社。 1984年,公社改为双廊区。 1988年,改双廊乡。 2000年,撤乡设镇。 2004年,行政区划归大理市。 |
上关镇古为邓赕诏属地。 元、明、清,属邓川州。 民国时期,为邓川县第四区,后置元保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邓川县二区、东风公社。 1961年,成立江尾公社。 1987年,设江尾乡。 2000年,撤乡设镇。 2004年1月1日,并入大理市,更名上关镇。 |
太邑彝族乡原称下关市团结公社。 1984年4月,改为太邑区。 1987年10月,改太邑乡,后改太邑彝族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