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大隗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大隗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依大隗山而建村,故名。大隗山,因纪念黄帝时的大隗真人而得名,因此处于古代密国之南,是密的地望之山。在新密早期的历史中,有过十分重要的地位,以人名山,以山名城,是大隗主要的名源。
以庙宇而命名。此处建有一座庙,每逢天旱时候,人们都来这里祈雨,故称龙王庙。
传说古时候村南有一颗大槐树,且距大隗有五华里故称“五里槐”民国行政区划以乡、堡建制因此又称“五里堡”。
村中有建于宋崇宗三年(1104)的修德观一座,以纪念黄帝在此向广成子问道,后建寨定居,故名观寨。这座寨堡在明清之前已被洪水冲毁,现只有老寨门,后来又在村西建一寨堡,名称仍用观寨。
金置镇,取名锁水镇。宋金纸业发达,因手工造纸制作工艺先进,纸质优良,畅销各地,遂易名纸房村。因村民委员会位于此地,故得名。
此地建有天爷庙,祭祀玉皇大帝,庙小而神大,称大庙,村以庙名。
传北宋期间,因当地人民以烧筑瓷窑为生,地形四面环山,中间为沟,取名窑沟。
传说有二:一说清代,有一位姓龙的铁匠居此沟中,得名铁匠沟;二说很久以前,有一位逃荒者流落在无名沟居住,此人有一手打造铁家俱的手艺,因工艺好而出名,因此,后人便把此地取名为铁匠沟。
村地形地貌概括为两岭加一沟一寨。寨的原名叫盘石寨,因寨的底部全是白石头,所以取名盘石寨。后因上寨坡又陡又长,即称大坡寨。
因村处大隗山下的泽河湾中,原名山头湾。1925年共产党员张书印为彰显进步,推动革命活动,将村名由山头湾更名为进化。
清乾隆年间,刘姓十四代孙自山头湾迁泽河湾旁定居,故得名刘湾。
相黄帝时期,这里为黄帝屯兵处。元、明时期,这里曾是洧水河水运码头和货物屯集地,故名河屯。
相古时此沟桃树满沟,村民多种植桃树,故名桃园。
古时,有做香的作坊,家家户户都会做香,名声远播,商贾通行,因而得名香坊庄,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朝末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入此地,由做香的作坊,取名香坊庄。
世居胡、张两大姓,始各执己姓定村名,后统一定名和合,以示团结;另一种说法是古时候有一条小河,因姓胡的人们最早居住在这里,称为胡家河。年复一年,老百姓把“胡河”念为和合,一直沿用至今;还有一种说法是相传炎黄二帝由于父母分配疆土不均,造成兄弟二人经常刀枪相见,被蚩尤趁机挑起战乱。由和合二仙在和合村议和寨从中调解言和,从此兄弟团结一致共同打败蚩尤,建立中原江山,“和合”由此而得名。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