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德昌县各街道乡镇辖区面积排行榜

德昌县各街道乡镇辖区面积排行榜

  德昌县辖镇。原名落腰,解放前为锦川乡辖保,1951年建乐跃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276平方公里,人口1万。成昆铁路和108国道过境。辖沙坝、半站营、红星、乐跃沟、大福、腊鹅、新塘、跑马、铜厂、南厂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甘蔗,兼产花椒、木耳、香蕉、板粟。畜牧业以猪、牛、羊为主。.……。
  德昌县辖乡。原名茨达河,解放前为慈博乡辖保。1951年建茨达乡,1958年巴洞乡、宽裕乡并入建花园公社,1961年析建茨达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207平方公里,人口1.1万。德(昌)盐(边)公路纵贯乡境。辖和平、碘水、新华、跃时、新胜、新山、万年沟、朝阳、磨房、黄坪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豆类,兼产木耳、花椒、蘑菇、茯苓、蚕茧。.……。
3、小高镇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 189.7平方公里
  德昌县辖乡。原名小高桥,解放前为大六所乡辖保。1951年建小高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189.7平方公里,人口1万。成昆铁路和108国道过境。辖安宁、红岩、海花、连丰、群英、高峰、联盟、黄草、杉木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小高纸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早熟蔬菜。林果业有核桃、板栗。畜牧业以羊、牛、猪为主。是凉山州科技示范乡。.……。
  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德昌县撤销麻栗乡和银鹿乡,设立麻栗镇,镇人民政府驻民主村麻栗场,辖原麻栗乡和银鹿乡所属行政区域。德昌县辖乡。原属麻栗乡辖。1956年建银鹿乡,1958年与麻栗乡合并改麻栗公社,1966年析建银鹿公社,1984年复银鹿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143平方公里,人口0.3万。有乡道与108国道相连。辖银厂、干海、新塘、大象坪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
5、老碾镇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 123.5平方公里
  德昌县辖乡。解放前为锦川乡辖保。1951年建兴隆乡,1958年与大坪乡合并建兴隆公社,1981年更名老碾公社,1984年置老碾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50公里。面积123.5平方公里,人口0.7万。锦(川)岔(河)公路经此。辖大村、纸房、马鞍、方梁、格里休、飞体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甘蔗、烤烟。林果业以脐橙、无核黄果为主。畜牧业以猪、牛、羊为主。.……。
  德昌县辖镇,县府驻地。原为西昌县辖镇,1945年建县后改称城厢镇,1951年建城厢乡,1952年更名镇城乡,1958年与附近乡合并建五一公社,1963年置城关镇,1981年更名德州镇。面积123平方公里,人口3.8万。成昆铁路和108国道、德(昌)盐(边)公路过境。辖大坪、凤凰、阿荣、泸塘、南坛、果元、李所、麦岔、中屯、方家、角半、沙坝、红庙13个村委会和3个居委会。镇办企业有建材厂、食品加工厂、……。
  德昌县辖乡。1951年建黄箐乡,1972年改铁炉公社,1984年置铁炉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1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0.5万。有乡道与德(昌)煌(尤)公路相通。辖大沟、中凉、菠萝、铁炉岗、烂坝、春光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马铃薯、荞麦,兼产花椒、木耳、蘑菇、松脂。畜牧业以猪、牛、羊为主。.……。
  德昌县辖乡。明末建太平场,清末称“把硐”,民初改为“巴洞”,系慈博乡辖保。1951年建巴洞乡,1952年与宽裕乡合并称巴裕乡,1953年复巴洞乡,1958年茨达乡、宽裕乡并入改花园公社,1963年析建巴洞公社,1984年复巴洞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113平方公里,人口0.9万。德(昌)盐(边)公路纵贯南北。辖团结、松柏、先锋、前进、红旗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纸厂、砖厂、钛铁矿选厂等……。
  德昌县辖乡。1951年建龙窝乡,1953年更名大山乡,197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7公里。面积97平方公里,人口0.3万。通公路。辖大山、联合、老棚、烟坪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荞麦、马铃薯,兼产花椒、木耳、核桃、松脂、烤烟。畜牧业以羊、牛、猪为主。.……。
10、热河镇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 86.9平方公里
  德昌县辖乡。1951年建顺河乡,1972年改公社,1984年置热河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28公里。面积86.9平方公里,人口0.5万,沿江公路通境。辖棉花、田湾、青山、小司达、田村5个村委会。该乡沿雅砻江一带气温高、日照长、霜期短,粮食作物成熟早,水源充足,生产条件好。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兼产花生、芝麻、甘蔗、烟叶、花椒、木耳、松脂。畜牧业以猪、牛、羊为主。.……。
11、宽裕镇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 78.8平方公里
  德昌县辖乡。解放前为慈博乡辖保。1951年建宽裕乡,1952年与巴洞乡合并更名巴裕乡,1953年复宽裕乡,1958年巴洞乡、茨达乡并入改花园公社,1963年析建宽裕公社,1984年再复宽裕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78.8平方公里,人口0.9万。德(昌)盐(边)公路过境。辖马安、花园、裕民、铁厂、新裕、凉峰云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水果尤以“五月鲜”早蜜桃闻名。畜牧业以猪……。
  德昌县辖乡。原名大陆槽,1951年建大陆乡,1972年改公社,1984年更名大六槽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25公里。面积78.3平方公里,人口0.2万。通公路。辖大陆槽、牛马场、板厂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马铃薯,兼产花椒、核桃、木耳、蜂蜜。畜牧业以羊、牛、猪为主。.……。
  因此地有一处较大的水潭,传说有一黑龙在此潭中居住保佑当地群众风调雨顺,得名。2017年1月3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关于同意德昌县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正式批准,德昌县撤销马安乡、大湾乡,设立黑龙潭镇,以原马安乡和大湾乡石流村、大湾村的行政区域为黑龙潭镇的行政区域,黑龙潭镇人民政府驻三岔湾村。德昌县辖乡。1951年建大湾乡,197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53公里。面……。
  德昌县辖乡。1957年建南山傈僳族乡,1959年并入汉区公社,1962年析置金沙傈僳族乡,1972年改金沙公社,1984年复金沙傈僳族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0.3万。成昆铁路和108国道过境。辖观音堂、黄竹坝、王家坪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甘蔗,兼产花椒、木耳、松脂、核桃、蘑菇。养殖业以牛、羊、猪为主。.……。
  德昌县辖乡。1951年建前山乡,197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71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小沟、光辉、马路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兼产花椒、核桃、木耳、松脂。畜牧业以牛、羊、猪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