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德江县玉水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德江县玉水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50年2月,境内置第一区城关,属第一区。

1958年设立新寨生产大队。

1961年9月,属城关公社(城关、南客、官庄生产管理区合置城关公社)。

1965年11月,属城关镇(城关公社改置为城关镇)。

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1984年,撤销新寨生产大队,设立新寨村民委员会,简称新寨村委会。

1992年10月,属青龙镇(姜司镇与南客、官庄乡合置青龙镇),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青龙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113号),撤销原桥头村、厦阡村、新寨村,合并建立城郊社区。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青龙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96号),撤销原城郊社区,调整建立新寨社区、桥头社区、厦阡社区。

2013年7月,属玉水街道至今(2013年7月26日,经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3﹞175号)批复:同意撤销德江县青龙镇建制,设置玉水街道、玉水街道办事处)。

1950年2月,境内置第一区城关,属第一区。

1958年设立厦阡生产大队。

1961年9月,属城关公社(城关、南客、官庄生产管理区合置城关公社)。

1965年11月,属城关镇(城关公社改置为城关镇)。

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1984年,撤销厦阡生产大队,设立厦阡村民委员会,简称厦阡村委会。

1992年10月,属青龙镇(姜司镇与南客、官庄乡合置青龙镇),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青龙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113号),撤销原桥头村、厦阡村、新寨村,合并建立城郊社区。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青龙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96号),撤销原城郊社区,调整建立新寨社区、桥头社区、厦阡社区。

2013年7月,属玉水街道至今(2013年7月26日,经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3﹞175号)批复:同意撤销德江县青龙镇建制,设置玉水街道、玉水街道办事处)。

1950年2月,境内置第一区城关,属第一区。

1958年设立光明生产大队。

1961年9月,属城关公社(城关、南客、官庄生产管理区合置城关公社)。

1965年11月,属城关镇(城关公社改置为城关镇)。

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1984年,撤销光明生产大队,设立四坪村民委员会,简称四坪村委会。

1992年10月,属青龙镇(姜司镇与南客、官庄乡合置青龙镇),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青龙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113号),撤销原城中社区、四坪村,合并建立城中社区。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青龙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96号),撤销原城中社区,调整建立四坪社区。

2013年7月,属玉水街道至今(2013年7月26日,经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3﹞175号)批复:同意撤销德江县青龙镇建制,设置玉水街道、玉水街道办事处)。

1958年设立建设坡生产大队。

1961年9月,属城关公社(城关、南客、官庄生产管理区合置城关公社)。

1965年11月,属城关镇(城关公社改置为城关镇)。

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1984年,撤销建设坡生产大队,设立建设坡村民委员会,简称建设坡村委会。

1992年10月,属青龙镇(姜司镇与南客、官庄乡合置青龙镇),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青龙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113号),撤销原大岩角村、大丫口村、建设坡村、四季岩村,合并建立大岩角村。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青龙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96号),撤销原大岩角村,调整建立大岩角村、大丫口村、建设坡村、四季岩村。

2013年7月,属玉水街道至今(2013年7月26日,经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3﹞175号)批复:同意撤销德江县青龙镇建制,设置玉水街道、玉水街道办事处)。

1950年2月,境内置第一区城关,属第一区。

1958年设立安家渡生产大队。

1961年9月,属城关公社(城关、南客、官庄生产管理区合置城关公社)。

1965年11月,属城关镇(城关公社改置为城关镇)。

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1984年,撤销安家渡生产大队,设立安家渡村民委员会,简称安家渡村委会。

1988年体制改革中,由于村太大,不便领导,经请示批准分村,分出水车坝村。

1992年10月,属青龙镇(姜司镇与南客、官庄乡合置青龙镇),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青龙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113号),撤销原团结村、水车坝村、安家渡村,合并建立安家渡村。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青龙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96号),撤销原安家渡村,调整建立团结村、水车坝村、安家渡村。

2013年7月,属玉水街道至今(2013年7月26日,经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3﹞175号)批复:同意撤销德江县青龙镇建制,设置玉水街道、玉水街道办事处)。

1950年2月,境内置第一区城关,属第一区。

1958年设立安家渡生产大队。

1961年9月,属城关公社(城关、南客、官庄生产管理区合置城关公社)。

1965年11月,属城关镇(城关公社改置为城关镇)。

1983年10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1984年,撤销安家渡生产大队,设立安家渡村民委员会,简称安家渡村委会。

1988年体制改革中,由于村太大,不便领导,经请示批准分村,从而设立水车坝村村民委员会。

1992年10月,属青龙镇(姜司镇与南客、官庄乡合置青龙镇),2007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青龙镇并村行政区域变更的批复》(德府函〔2007〕113号),撤销原团结村、水车坝村、安家渡村,合并建立安家渡村。

2010年11月,根据《德江县人民政府关于青龙镇调整村(社区)行政区域的批复》(德府函〔2010〕96号),撤销原安家渡村,调整建立团结村、水车坝村、安家渡村。

2013年7月,属玉水街道至今(2013年7月26日,经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3﹞175号)批复:同意撤销德江县青龙镇建制,设置玉水街道、玉水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