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得荣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得荣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生活在这里康巴人笃信藏传佛教且崇拜太阳,他们将自己的故乡称为扎西尼玛龙,意为吉祥的太阳谷。 [详细]
  瓦卡,藏语意为“渡口”,为滇藏茶马古道出滇进川入藏的重要渡口。 [详细]
3、白松镇 [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 藏语,意为三兄弟。
  白松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得荣县辖乡。1958年置白松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  白松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370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白松、门扎、亨子、当日、地日、日堆、来依、仁白、夺松、日热、同归、松依、点仲、夺绒贡14个村委会。  白松乡农业主产小麦、青稞、大麦、红米。经济林木有核桃、梨、桃等。名贵药材有虫草、贝母、黄芪、党参等。有水晶矿藏。-发展 ……[详细]
4、日雨镇 [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 藏语,意为山形倾斜。
  2020年,撤销日龙乡、曲雅贡乡,设立日雨镇,以原日龙乡和原曲雅贡乡所属行政区域为日雨镇的行政区域,日雨镇人民政府驻顿珠村1组5号。日龙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辖乡。1958年置日龙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日龙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99.7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日堆、日免、如共、龙绒、麻衣、甲子、丹麦、直干卡、邓归9个村委会。日龙乡农业主产小麦、青稞、玉米。……[详细]
5、八日乡 [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 藏语意为山的另一边。
  八日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辖乡。1958年置日主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更名八日乡。  八日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301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学巴、共巴、布当、白顶、日西丁、通古、子洼、嗄里、嗄拥让古、亚岗、通都、黑里、纳龚13个村委会。  八日乡农业主产青稞、玉米、小麦、大麦、荞麦。经济林木有核桃、花椒、苹果等。产虫草、贝母、知母、黄芪、丹皮等珍贵药材。民族工艺……[详细]
6、徐龙乡 [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 藏语,意为山谷。
  徐龙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辖乡。1958年置劳动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更名徐龙乡。  徐龙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42公里。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徐麦、布中、雪堆、嗄校、尼中、丁业、扎绒、莫丁、鱼波、张仁、宗绒11个村委会。  徐龙乡农业主产小麦、玉米、青稞。经济林木有桃、核桃、橘子、梨、苹果等。手工艺品有土陶。……[详细]
  奔都乡,因乡政府驻奔都村而得名。 [详细]
  藏语,意为米山两熟区。因乡政府原驻地为古学村而得名。 [详细]
  贡波乡,“贡波”为藏语,意为“山岗”。因乡政府驻山岗上而得名。 [详细]
10、茨巫乡 [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 藏语,意为美丽的夜莺。
  茨巫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辖乡。1958年置茨巫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  茨巫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5公里。面积408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卡工、亚郎、杆拉、吉冲、曲岗、兰九、绒都、支拉、日拥、绒贡、卡色、郎达12个村委会。  茨巫乡农业主产小麦、青稞、玉米、荞麦。牧业以羊、牛为主。出产虫草、贝母、当归等珍贵药材。有熊、鹿、豹等野生动物。……[详细]
  “得荣”旧称“得隆”,原为巴塘土司辖地,译作“峡谷之地”。元代,属朵思甘宣慰司都元帅府辖。清雍正七年(1729年),属巴塘宣慰司。民国二年(1913年),置得荣县。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