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东林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东林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56年由陈家墩等11个初级社组成泉庆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建泉庆大队,1961年属锦山公社,1984年改村属锦山乡。

1996年属锦山镇,1999年10月并入东林镇。

1957年由泉一、泉二、联丰3个初级社合建泉益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建泉益大队,1961年属锦山公社,1984年改村属锦山乡。

1996年属锦山镇,1999年10月并入东林镇。

1957年由张家浜等7个初级社合成泉心高级社,高级社,1958年建泉心大队,属菱湖公社锦泉管理区,1961年属锦山公社。

1984年改村属锦山乡。

1996年属锦山镇,1999年10月并入东林镇。

2001年9月,泉利村朱家墩(含朱家墩港南)、姚二田、田横郎、西放田、南墩5个自然村并入。

解放初属锦山乡。

1955年,鲁家埭、漾口门等初级社合建高级社。

1958年沿用高级社名建星火生产大队,属菱湖公社锦山管理区,1961年属锦山公社。

1984年改村,属锦山乡。

1996年属锦山镇,1999年10月并入东林镇。

解放初属锦山乡。

1956年冬,由何家埭等7个初级社合建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沿用高级社名。

建星敏生产大队,属菱湖公社锦山管理区,1961年属锦山公社。

1984年改村,属锦山乡。

1996年属锦山镇,1999年10月并入东林镇。

解放前属锦骧乡,抗战胜利后属东林乡。

解放初属锦山乡。

1956年,由沈家墩村等合建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沿用高级社名。

建星联生产大队,属菱湖公社锦泉管理区,1961年属锦山公社。

1981年首次地名普查时更名“锦联”。

1984年改村,属锦山乡。

1996年属锦山镇,1999年10月并入东林镇。

2001年12月调整行政村,复“星联”村名。

解放前属锦骧乡,抗战胜利后属东林乡。

解放初属锦山乡。

1956年冬由三家村等4个初级社合建高级社。

1958年建星群大队,属菱湖公社锦山管理区,1961年改属锦山公社。

1984年改村属锦山乡。

1996年属锦山镇,1999年10月并入东林镇。

解放前属锦骧乡,抗战胜利后属东林乡。

解放初属锦山乡。

1958年为星华生产大队,属菱湖公社锦山管理区,1961年属锦山公社。

1981年首次地名普查更名“锦华”,1984年改村属锦山乡。

1996年属锦山镇,1999年10月并入东林镇。

2001年12月,水产村并入,复名“星华”。

解放初属东林乡,1955年成立东林山、和尚湾两个初级社,1956年并为东明高级社。

1958年成立生产大队,属菱湖公社东林管理区。

1961年改东林公社东明大队。

1984年改村属东林乡,辖龙山径、强家浜、老市里、横埭、九百亩、草棚里、和合庄、沙滩、和尚湾9个自然村。

1996年属东林镇。

2001年,原保利、保安、水产三村并入。

1956年成立保利高级社。

1958年成立生产大队沿用高级社名,属菱湖公社东林管理区,1961年属东林公社。

1984年改村属东林乡。

2001年,保和村并入。

1992年属东林镇。

解放初属东保乡,1955年成立东诸、西诸、惠丰3个初级社,1956年并为高级社。

1958年成立生产大队沿用高级社名,属菱湖公社东林管理区,1961年属东林公社。

1984年改村属东林乡。

解放初属东保乡,1955年成立红星、沈南、沈北、东北等5个初级社,1956年并为高级社。

1958年成立生产大队沿用高级社名,属菱湖公社东林管理区,1961年属东林公社。

1984年改村属东林乡。

解放初属东林乡,1955年成立先锋、光明、红旗等6个初级社,1956年并为高级社。

1958年成立生产大队沿用高级社名,属菱湖公社东林管理区,1961年属东林公社。

1984年改村属东林乡。

1996年1月改东林镇。

解放初,地属东保乡,1955年成立钳东、钳西、钳新三个初级社,1956年并为保卫高级社。

1958年成立生产大队沿用高级社名,属菱湖公社东林管理区,1961年属东林公社。

1984年改村属东林乡。

1992年属东林镇。

2001年,西邻保增村并入保卫村。

古名“七堡村”及“沈家湾、金家湾(金家村)、车家田(车家村)、俞家田(俞家村)、顾家路(顾家村)、石桥浜(石桥村)、水南村”等。

解放初属东林乡,1956年并为东华高级社。

1958年成立生产大队沿用高级社名,属菱湖公社东林管理区,1961年改东林公社东华大队。

1984年改村属东林乡。

1996年属东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