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房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房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城关地区是房县历朝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古代以建城池施政四方,倚城门设关卡查私辑盗,保护一方平安,以街道建店铺加工贸易,因交易形成集镇。

城池以内东西南北街道、城门关卡以外东西北关街道形成房县中心集镇。

俗称“城里三关”。

简称“城关”。

城关镇作为政区设置,源于民国年间,国民党政府实行区、乡制,明确区、乡行政区域范围,加强社会管控,1932年将城关划为一区,区署设县城南街,辖城关镇、北海乡(三海堰)、高河乡(高枧)、羊包乡(白窝)、德化乡(观音台);1940年9月撤销一区区署,县政府直辖各乡镇,设城关区辖城区15保;1946年改“城关镇”为“忠孝镇”。

1949年1月房县解放,2月建立城关区人民民主政府。

1950年3月将两河区、五龙、桃园、孙家湾、宋解四村划入城关区管辖。

8月改城关区为一区;1951年7月改称城关镇,辖八条街道。

即:民主街、和平街、建设街、西大街、南大街、东关街、北关街;1958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的决定,改城关镇为城郊人民公社,辖5条街7个生产大队28个生产队;1961年6月复称城关镇,设立城关镇人民委员会,增划和平街;1975年3月,撤区并社。

将塘溪公社泉水大队划入城关镇;1984年6月设区建乡,城关镇辖四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温泉乡,将原红塔公社所辖三海、炳公、白露、联观、花宝、晓阳、八里、温泉和原高枧公社所辖桃园、莲花,原塘溪公社所辖泉水共15个生产大队,划归城关镇管辖,下辖四个街道办事处和温泉乡;1987年撤区并乡,下辖四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管理区;2002年房县乡镇进行机构改革,下辖街办管理区机构撤销,镇直辖村、居。

2003年将城区13个城镇居民委员会合并为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5年将镇所辖泉水、白路、联观、桃园、花宝5个村民委员会改设社区居民委员会。

现城关镇辖11个社区、7个村。

清嘉庆六年(1801)二月,筑房山寨,寨前有下店子市,光绪年间设军马铺直保,属西乡白土堰团;晚清,归白土堰团辖管;明国23年为一区所辖;1931年为军店区苏维埃乡政府所在地;1941年9月,军马铺与下店子合并为军店镇;1946年5月,军店镇辖25保;1949年10月,设军店区;1950年8月,改为第二区人民政府;1956年3月,改为军店镇,辖军店街、茅坪、羊峪、乐园、百家、化龙、军马“六乡、一镇;1958年11月,改为军店人民公社,辖7个管理区,51个大队,320个生产队;1961年6月,改为军店区区公所;1968年9月,成立军店区革委会;1975年3月,房县撤区并社,军店镇改为军店人民公社革委会,辖军店街、化龙公社、泗河公社、军马公社、竹桥公社的西岭、庄房大队;1977年11月15日,军店公社军店镇的三个大队(下店子、军店、军马铺)划归羊峪公社,并把羊峪公社改名为“军店公社”,社址为军店镇,军店公社改名为“化龙公社;1982年,军店公社辖25个大队,即一大队(下店子)、二大队(军店)、三大队(军马铺)、易沟、滴水、高山旗、油茶山(石坡)杜沟、方畈、灯草沟、三溪沟、官桥、六谷、油坪、新农村(下茅坪)郭庄、何家村、向湾、刘畈、月明、堆金(上茅坪),双柏、中村、双庙、回龙寺;1984年6月设区建乡,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建立区、乡、村、居民组,军店公社改名为军店镇,为县辖镇。

全镇版图面积为168.59平方千米,辖五乡(双柏、茅坪、羊峪、军马、泗河)一个办事处(军店街);1987年9月,将泗河乡划归化龙堰镇。

军店镇辖军店街,羊峪口、茅坪、双柏、军马五个办事处;1989年3月,又将办事处改为管理区,将军马办事处管辖的白果、指北、洞子三个村划为指北管理区。

全镇辖一个办事处,五个管理区,33个村(居)民委员会;2001年1月,撤销管理区和办事处,将全镇33个村民委员会合并为21个村(居)民委员会。

即:回龙寺,双庙村并为中村村,下店子、军店街、军马铺三个居民委员会合并成立军店街社区居民委员会。

杜家沟并入上茅坪,成立上茅坪村;灯草沟并入三溪沟村为三溪沟村;方家畈并入官桥村为官桥村;石坡村、滴水村并入易沟村为易沟村;土城村并入小峪村为小峪村;荒峪村并入军马村为军马村;洞子村并入指北村为指北村,保留的十二个村,有月明村、双柏村、白果村、刘家畈村、向家湾村、何家村村、郭家庄村、下茅坪村、高山旗村、土坎村、松柏村;2005年税费改革时,将21个村民委员会合并为13个村(居)民委员会。

即:月明村、双柏村、双庙、回龙寺合并中村村为中村村;下店子、军店街、军马铺合并为军店街社区居民委员会;高山旗、灯草沟合并三溪沟村为三溪沟村;郭家庄村、下茅坪村合并为下茅坪村;刘家畈村合并何家村为何家村村;方家畈村、官桥村合并向家湾村为向家湾村;石家坡村、滴水岩村合并易沟村为易沟村;荒峪村、松柏村合并军马村为军马村;土坎村、土城村合并小峪村为小峪村;洞子村、白果村合并指北村为指北村;杜家沟村合并上茅坪村为上茅坪村,现全镇辖13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3.91万人,160平方千米。

1951年7月,新政权建立之后,划9个乡组建第三区(区公所设化龙堰);1952年8月调整为二区,辖24个乡;1956年3月,命名为化龙堰,区公所设化龙堰,辖马尾、窑淮、竹桥三个大乡,同年5月并入军店区;1958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决定,将原来的区、乡、高级农业合作社分别明确为人民公社、管理区和生产大队,成立化龙管理区,由军店人民公社所辖;1961年3月,成立化龙人民公社,由军店区所辖;1975年3月,撤区并社,将化龙公社并入军店公社;1977年11月,把军店公社更名为化龙公社,把羊峪公社更名为军店公社,把原军店公社所辖的军店镇划出,归新成立的军店镇所辖;1984年6月,撤区建乡,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建立区、乡、村、居民组,成立化龙区、辖化龙、窑淮、马尾、上营、竹桥、高川5个乡37个村民委员会228个村民小组;1987年,撤区建大乡,成立化龙堰镇,所辖乡称为管理区;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撤销管理区建制。

古时,在此地设有白洛铺、羊子铺,明清时期,房县下辖七路四十一塘,土城归正北路百济塘辖。

民国二十一年(1932)。

土城归八区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土城属五区属地;1950年土城属五区(设两河口)后改为两河区辖;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决定,将原来的区、乡、高级农业合作社,分别划分为人民公社、管理区、生产大队(公社属政社合一);将两河区改为通省人民公社。

土城归属通省公社龙坪管理区土城生产大队;两河区划分为13个人民公社,99个管理区,703个生产大队,3419个生产小队,1961年6月行政区划分调整,通省区增设土城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龙坪、土城两公社及百济公社的8个大队(穿山、百济、小堰、磨石、四棵树、桂坪、双沟、白果树),堤坪公社3个大队(堤坪、羊岭、班毛垭)合并为土城公社;1984年6月设区建乡,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建立区、乡、村、户组,土城公社为县辖镇,改“土城镇”。

同时,将龙坪、百济铺、通省馆、马蹄山合并至土城镇。

土城镇经过合并,下辖12村民委员会;2001年房县乡镇进行机构改革,撤队;两河区划分为13个人民公社,99个管理区,703个生产大队,3419个生产小队,1961年6月行政区划分调整,通省区增设土城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龙坪、土城两公社及百济公社的8个大队(穿山、百济、小堰、磨石、四棵树、桂坪、双沟、白果树),堤坪公社3个大队(堤坪、羊岭、班毛垭)合并为土城公社;1984年6月设区建乡,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建立区、乡、村、户组,土城公社为县辖镇,改“土城镇”。

同时,将龙坪、百济铺、通省馆、马蹄山合并至土城镇。

土城镇经过合并,下辖12村民委员会;2001年房县乡镇进行机构改革,撤销乡辖管理区,同时撤销通省乡,将通省乡的马蹄山等10个村划归土城镇管辖;2005年土城镇下辖土城,龙坪,花楼门,百济铺,穿山堰,葛坪河,小亭,通省馆,塘埂,马蹄山,大河湾,黄泥沟12个村委会,土城镇归县政府直辖。

现土城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3.37万人,370.67平方千米。

元天顺十二年(1352),红巾军起义,北方多战乱、饥荒,河南、山西、山东、河北农民南迁流往荆襄,荆襄流民沿汉江、堵河寻求生存之地,陆续定居于此地,开山辟地,櫵采而食生存繁衍。

遂伐山中大树,加工成栋梁,沿堵河、汉江放排外销,以建宫亭庙宇之用,遂称此地为大木厂。

明天顺八年(1464),河南西华县的刘通与石龙在此地梅溪寺(现天子赐寺),聚集数万人,揭杆祭旗发动荆襄农民起义,自称“汉王”,建号“德胜”,振动朝野。

明朝政府派兵镇压后,设置郧阳府,增设竹溪、保康二县,划房县,竹溪等五县归其所辖,明确大木厂区域归房县管理,县衙在此设乡里保甲,查户籍教化,催租赋徭役,并在板桥设巡检司,盘查过往行。

清光绪七年(1881),为强化地方治安,兴办民团,改前朝官民相间的乡里保甲制,为军民相间的民团联保甲制。

设大木团,辖杨子、泰山庙、板桥铺、高赞川、罄口、姚坪、安阳沟、椒园、五谷庙9个联保。

民国二十年(1931),贺龙率红三军开辟均房苏区,建立大木区苏维埃政府,辖双庙、五谷、孔家沟、白鸡、军地河、马蹄、东坡、小沟、陈家山、马进洞、板桥铺11个乡苏维埃政府。

1932年,旧政权复辟,民国政府设大木厂乡公所,归五区所辖。

1935年撤销乡公所,为大木联保。

1936年6月,废联保为乡,复为大木厂乡,归马进洞区所辖。

1943年12月将土城区公所移至大木厂。

1944年,国民政府将大木镇更名为大公镇,辖大木、砖桥、姚黄三乡。

1949年8月,建立新政权设大木区。

1950年4月称四区,辖14乡。

1951年,将辖区砖峪河乡划归郧。

1952年辖24乡。

1956年改称大木区,所辖区域合并为9乡(黄坪、五谷、姚坪、新进、公平、板桥、和平、新。

1958年11月,根据中央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的决定,将区、乡、高级农业合作社,分别创为人民公社、管理区、生产大队。

成立大木公社,辖9个管理区。

99个生产大队,482个生产。

1961年6月,再度设立大木区,所辖管理区改称人民公社,并增划高船公社,安坪公社,共辖11个公社。

1975年撤区并社,全县撤销13个区(镇),划为一个镇24个公社,撤销大木区公所,将辖区内大木、五谷、新民、前进4个公社合并为大木公社,将板桥,安坪,高船3个公社合并为板桥公社,将黄坪、姚坪2个公社合并为姚坪公社。

1984年6月设区建乡,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建立区、乡、村、居民组,成立大木区,辖1个镇7个乡,(大木镇北坡、马进洞、孔家沟、新路、五谷庙、板桥铺、高船),50个村。

1987年10月撤销区级建制,将全县106个乡镇,重新组建成7镇,17个乡和五台林场计25个乡镇场。

大木区改称大木镇,镇辖乡改为管理。

镇辖镇改成办事处。

2001年4月,乡镇机构改革,将板桥铺乡并入大木镇。

"现全镇辖13个村3.37万人,415.77平方千米。

青峰镇以青峰山为镇南屏障而故名,有房县东大门之称;明洪武初,张、刘、代、毛四姓氏从江西迁入,在青峰河两侧建立居民点,繁衍生息,故有明代洪武年间建镇之说。

明代置保,隶属东乡宜阳湾团,东路古驿道站设青峰镇;清嘉庆(1796)置青峰塘,设把总1名,兵丁18名,陡口塘,设兵5名,乌牛观塘,设兵4名;晚清,亦称青峰市。

民国二十年(1931),贺龙率红三军转战房县,开辟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苏区,设立青峰区苏维埃政府,辖青峰、马家河、刘家河、聂家坡等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三年(1934),设青玉镇,归二区所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撤销二区,设青玉镇,辖14保。

1949年1月,房县解放,改造旧政权,8月设立青峰区。

1952年改称七区,1956年复称青峰区。

1958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建立农村人民公社的决定,改称青峰公社,辖7个管理区,54个生产大队,325个生产队。

1961年1月恢复青峰区,辖7个人民公社。

1975年撤区改社,称青峰公社,辖25个生产大队,1984年恢复青峰区,辖青峰镇、红庙乡、峪坪乡等13个小乡镇。

1987年撤区建镇,2001年撤销中堰河乡并入青峰镇。

现全镇辖26个村民委员会,149个自然村落,3.6万人,辖区面积419.6平方千米。

晚清时期属泉水湾团狮子崖联保,联保署社上达河;民国十五年(1926)设四区,区署门古寺;民国二十年(1931)贺龙率红三军转战房县,开辟苏区,建立门古区苏维埃政府,辖秦口、石岭、巨峪三个苏维埃政府;1932年红军撤离房县,旧政权复辟,设六区,区署设门古寺,辖上谷(上达河)、万佛乡(门古寺)、巨宝乡(下坝)、太湖乡(范家垭)、平湖乡(太平河)、双九乡(九道梁);民国二十五年(1936)四区署转至范家垭,辖门古寺乡;1949年1月,房县解放建立新政权,8月设立门古区;1952年8月改称十二区,辖门古寺、黄柏、大柳等20个乡(1952年8月7日,全县划为一个镇,14个区,276个乡,门古为十二区辖20个);1956年3月复称门古区,辖5乡(1956年3月,全县由150个乡镇合并为96个大乡一个集镇,设门古区,建设农业生产合作社,辖5个乡新华、金荣、光辉、新建、先锋);1958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的决定撤销门古区成立门古公,辖6个管理区(1958年11月1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的决定,将原来的区、乡、高级农业合作社并成人民公社,管理区和生产大队。

全县为13个人民公社,99个管理区,702个生产大,3419个生产小队。

门古区改为门古人民公社,辖6个管理区新华、金荣、光辉、新建、先锋、巨峪);1961年6月恢复门古区,辖6个人民公社;1974年3月18日,门古区狮子岩公社和叶家河、宋家沟、半仄店大队合并叶家河大队;1975年3月,撤区并社,称门古公社,辖35个生产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仙家坪、大坪、门古、狮子岩4个公社合并为门古公社。

东河、秦口、巨峪、高塘4个公社合并为巨峪公社);1976年2月18日,“巨峪公社杉林场”、月日湾大队“转为“巨峪公社月日湾黑木耳场由公社直接领导。

12月22日建立大垭国营林场,将门古公社的大垭山大队、叶家河大队归房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划归大垭山国营林场;1984年6月设区建乡称门古区,辖9个乡(1984年6月,设区建乡,门古公社与巨峪公社合并为门古区,辖门古寺镇、秦口镇、狮子岩乡、仙家坪乡、太平乡、钥匙乡、巨峪乡、东河乡、河心乡);1987年10月撤销区的体制,。

将原门古区的巨峪,钥匙,秦口镇,中坝区的高塘河等4个小乡镇划出,增设秦口乡,辖高塘,巨峪,秦口,钥匙四个管理区,17个村;2001年4月,撤销秦口乡,并入门古寺镇,改为门古寺镇,辖61个村,279个组;2012年3月,小村并大村,门古寺镇将原来61个村合并为19个村,279个组,合并为96个组;2016年10月,杨叉山林场,代东河林区划归门古寺镇管辖。

现门古寺镇辖25个村民委员会,3.43万人,辖区面积522.48平方千米。

白鹤镇以白鹤观得名。

原名白窝乡,白窝乃山间小盆地,有着悠久历史,在远古时代,尧子丹朱避舜于房,曾住境内三十里地的蝴蝶寨下的“尧子垭”。

后丹朱迁彭水流筑城,建立权国。

舜封丹朱为房侯。

隶属房陵。

西周时徐州彭祖家族遇劫难,族人流落彭水流域定居,建立了彭部落方国,下辖高墩山即白窝;《元和郡县志》记载,春秋战国时,房县属防渚。

《春秋传说汇纂》记载防渚即房陵。

羊鼻岭(白窝)隶属房陵。

后被楚国所灭。

《史记正义》载,秦始皇八年流赵王迁于房陵。

赵王迁后裔定居于高墩山河北,即该镇的赵家湾。

赵幽缪王迁在房陵,思故乡心切,则为作山水之讴,闻之者莫不陨涕《淮南子》。

胡曾作《房陵》诗曰:“赵王一旦到房陵,国破家亡百恨憎。

魂断丛台归不得,夜来明月为谁升?”《咏史诗》。

汉末以为房陵郡,东汉因之。

时白鹤仙翁来此修行,民众建庙以示纪念,白鹤观由此留名。

三国时为新城郡,归蜀地,羊皮岭领北窝(白鹤镇)隶属于新城。

《水经注》:魏文帝合房陵、上庸,西城,立为新城郡,以孟达为太守,治房陵。

隶属房陵。

西魏废帝二年(553),改新城郡为光迁国,隶属于房陵郡。

北周武帝三年(563),废光迁国为光迁州,房陵郡改光迁县,隶属光迁县。

隋大业二年(606),改光迁县为房陵郡,隶属于房陵郡。

唐武德元年(618),改房陵郡为迁州,隶属于迁州辖。

唐贞观十年(636)废迁州,自竹山移房州,治于旧州。

其年为武陵县,改光迁赋房陵。

隶属房陵辖。

《旧唐书天后纪》记载,唐垂拱元年(684)3月武后迁庐陵王李显于房州,途中改迁均州。

秋9月又改迁房州,李显和韦后从均州出发,经草店到六里坪,从官山李家河入房界。

当时韦后有孕在身,路径房界梨花寨下,韦后胎动,临盆产下一女婴,因路途之中没有包裹婴儿料布,李显用剑割下身上一片棉袍包裹了女婴。

李显给这女婴起名“裹儿”。

这女婴便是后来权倾天下的皇太女安乐公主。

天宝元年(724),改房州为房陵郡,隶属房陵郡。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房州,隶属房州《明统志》记载,明朝时北乡白窝(统领)保四:羊皮岭,高墩山,包家河,东浪解家河。

隶属北乡。

《湖北通志》载,白鹤观在县东北二十里,铺司一名,铺兵三名;隶属北乡辖。

《大清一统志》记载,粉水,在房县东北,名曰粉渍河,又名粉青河。

包家河上游白火石(石英石)尖为发端,细碎的白沙随流而下造就了粉水,又称粉河。

清同治版《房县志》载,白窝堰城北二十里,白窝,城北十五里。

隶属白窝堰。

清光绪七年到宣统三年(1881—1911)白窝保四:羊皮岭,高墩山,包家河,东浪解家河。

隶属北乡。

民国元年1912年,沿清制。

民国二十年(1931)贺龙率红三军来到房县,开辟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红军在白鹤观建立羊包乡(白窝)苏维埃乡政府。

当时红三军指挥所就设在白鹤观内,后迁县城西街天柱堂。

民国二十五年(1936)羊包乡改名为白窝乡,隶属一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5月白窝乡改为树停乡(东起三棵树至北边小亭)辖21保,隶属城关镇。

民国37年(1948年)5月14日撒树亭乡为和平乡,隶属一区。

1952年8月7日白窝恢复建制,宿小到白窝四村,隶属一区。

1956年3月全县合并大乡,长胜区设在赵家湾,隶属长胜区。

1958年11月11日建立农村人民公社时,白窝划为管理区和马栏管理区河北8个大队合并下辖16个生产大队。

隶属长胜公社。

1961年6月20日行政区划调整,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公社管委会相当于原来乡政府,区设立区公所。

各区仍用原名。

原双河公社和马栏公社河北8个大队合并白窝公社、归长胜区所辖。

1984年6月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建立区乡、村,居民组;设区建乡时,红塔区所辖的白窝乡、石堰乡、双河乡和三树乡合并白窝乡,辖伏溪堰村、赤岩村、傅家村、白鹤观村、堰河村和立石寺村等6个村,堰河、立石寺2个村(1984年从土城公社撤并过来)合成白窝大乡。

1987年撤区并乡建白窝大乡,又把白窝、石堰、双河和三树4个小乡合并在一起。

2002年撤通省乡,把通省乡的黄堰和东浪两个管理区合并到白窝乡,白窝的四至边界正式定位。

2005年白窝乡改白鹤乡。

2010年白鹤乡改名白鹤镇,沿用至今。

现白鹤镇辖14个村民委员会,3.33万人,辖区面积230.78平方千米。

晚清时期,桥上乡属房县南乡,属沿观堰三海团辖:木瓜河、白崖河、博磨坪、松香坪、千家坪。

杜家川团辖:元土坪、后山坪、银杏坪、石头庄。

长坪团辖:仙家坪、三尖山、六淌河、青阳河、宋洛河横溪;民国23年,我镇为三区辖川白乡;1949年1月,房县解放;1950年8月,我镇划分为第八区,辖16个村;1952年8月7日,全县划为1个乡镇,14个区,我镇为第9区,辖15个村;1956年3月全县由195个乡合并为96个大乡,我镇更名桥上区,区公所设谭家湾,辖乡:杜川、木瓜、东蒿、安阳、七里、西蒿、碾盘、运动;1958年11月,全县划为13个人民公社,桥上人民公社辖8个管理区,50个生产大队222个生产队,分为:碾盘管理区、杜川管理区、东蒿管理区、运动管理区、七里管理区安阳管理区、木瓜管理区;1964年底,全县划为12个区,1个镇,108个公社,744个大队,桥上区辖10个公社,56个大队;1975年3月撤区并社。

将黄金、安阳、七里3个公社合并为安阳公社;木瓜、银坪、东蒿、西蒿、杜川5个公社合并为桥上公社;1982-1984年,桥上公社辖:桥上、挂榜、三岔、鱼腮、红场、清溪、大庙、荒河、木瓜、杜川、股泉、西蒿、横峪、群力、七中、东蒿、长岭、丰坪、矿物、马里;安阳公社辖:安阳、七里、驼河、柏杉、垭里、甘霞、高阳、黄粮、金斗、毛河;1984-1985年,设区建乡,桥上区辖7个乡,即:安阳坪、七里乡、黄粮坪乡、桥上乡、木瓜乡、东蒿乡、西蒿乡。

29个村,161个组;1987年,撤区并乡,桥上乡与安阳分开,桥上乡辖四个管理区,即:桥上管理区、东蒿管理区、西蒿管理区、木瓜管理区,安阳乡辖三个管理区,即:安阳管理区、七里管理区、黄粮管理区;2001年,合乡并村,将桥上乡、安阳乡合并为桥上乡,乡政府设在桥上乡,将原来的26个村合并为现在的18个村。

即:木瓜村(荒河村并入)、大庙村、鱼腮村(三岔村并入)、桥上村(清溪村并入)、杜川村(横峪村并入)、西坪村(矿物村、柒中村并入)、三座庵村、股泉村、马里村、东坪村(长岭村并入)、千坪村、甘霞村、七里村、驼河村、安阳村、垭里村、黄粮村、毛河村(金斗河村并入);2010年1月18日,经省政府批准将桥上乡更名为野人谷镇。

现野人谷镇辖20个村民委员会,1.39万人,辖区面积395.34平方千米。

1949年1月本县解放,为城关区管辖;1950年至1951年改为一区所辖;1952年8月,全县划为一个镇,14个区。

称为第八区,辖七河、白土、三海、炳公、南坛、鱼鳃、马栏、晓阳、联观、兴胜等10个乡;1956年3月,为纪念土地革命战争将期,贺龙、邓中夏、柳直苟率红三军开辟房县苏区,以及为保卫苏区而牺牲的红军战士,在凤凰山下建起红军烈士纪念塔,将原八区所辖区域命名为红塔乡,归长胜区所辖;1956年3月,小乡合大乡,隶属长胜区,辖白窝、红塔、高枧、马栏、塘溪等5个乡;1958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的决定,将原来的区、乡、高级农业合作社分别划为人民公社、管理区和生产大队,更名为红塔管理区;隶属长胜区;1961年6月,更名为红塔人民公社;1975年3月,撤区并社,将南坛公社,塘溪公社的高碑、李湾、马栏、向阳4个队合并为红塔公社。

辖20个大队,归县直辖;1984年6月,撤社建区,设红塔区辖七里河、塘溪、高枧、付家畈、双河、白窝、南坛、马栏、三树、石堰等10个乡;1987年撤区建乡,红塔区改为红塔乡,辖七里河、南坛、马栏、高枧、付家畈、塘溪沟等6个管理区;2005年撤销管理区,红塔乡辖26个村民委员会;2012年红塔乡改为红塔镇。

现红塔镇辖27个村民委员会,4.35万人,辖区面积225.5平方千米。

清光绪七年(1881)到宣统三年(1911),房县共划分为12团69联保。

马尾塘、陈家铺归西乡白土堰团管辖;化鱼河归九道梁团管辖;民国时期:1931年贺龙率红三军来到房县,开辟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宣布成立了房县苏维埃政府,设14个区,105个乡苏维埃政府。

窑场八区苏维埃政府。

窑场八区辖:窑场乡、八道河乡、铺沟乡、山岔乡、大柳乡、西沟乡、大畈乡、和平乡、碾盘乡、岳池乡;1932年红军撤离房县,旧政权复辟,民国政府将本县划为8个区,其中五区设马尾;1934年,本县又并为5个区,区辖乡镇为:一区辖德化乡(观音堂);1935年12月,本县恢复为八个区,五区设马尾;1935年12月15日,撤销区公所,并成5个区署,49个联保,431个保,窑淮划归四区,区署地址:中坝,辖三教堂8个保,铺沟12个保,化鱼河被划为五区,区署地址:土城,辖界牌垭7个保;1936年6月3日废联保为乡,仍为5个区,区署地址有变动,五区设马金洞,辖马尾、陈家铺、界山、化鱼河;1946年5月本县为25个乡,328保。

窑淮正隶属德化乡管辖,管12个保;1952年8月7日,全县划为一个镇,14个区,276个乡,除城关镇,其余用数字排列,其中三区辖:马尾、金沟、东沟、西沟、窑场、横水、界山、长峪。

四区辖和平;1958年为军店人民公社所辖(马尾管理区、窑淮管理区);1975年3月,撤区并社,撤销13个区(镇)公所,大木区的和平公社,军店区的窑淮公社,马尾公社、竹桥公社的摆上、桥上、竹园合并为窑淮公社;1982年至1984年6月定型为窑淮公社,辖25个大队;1984年6月设区建乡,撤销公社、大队,建立区、乡。

窑淮公社的马尾乡、窑淮乡划为化龙区。

化鱼河划为姚坪区;1987年撤区并乡时由姚坪区的和平乡,化龙区的窑淮乡、马尾河乡合并成立窑淮乡,下辖窑淮、马尾、化鱼河三个办事处;1989年三个办事处改为三个管理区;2002年撤销管理区;2012年经省民政厅批准将窑淮乡改为镇。

下辖14个行政村。

分别是:观音堂村、铺沟村、淮水村、窑场村、里乐城村、三岔村、东沟村、西沟村、界山村、陈家铺村、长峪河村、阳坪村、后河村、化鱼河村。

"现窑淮镇辖14个村民委员会,1.8万人,243.92平方千米。

汉末,此地是荆州通往川蜀的必经之路。

宋末,房县改属襄阳郡;明民洪武年间设驿道。

在此地形成居名点,多有荆襄难民沿驿道西行,沿大道两旁深山开荒种地。

增设两个管理区:珠藏洞管理区和玉堤店管理区。

珠藏洞管理区辖长青,胜利,河心,保林,塘岭,联合,红星,红光,高峰大队。

玉堤管理区辖青平,玉堤,榔峪,白峪,安徽,七星,白马大队;1961年6月,行政区划调整,设榔口人民公社,归属青峰区管辖;1975年3月,撤区并社,将玉堤,珠藏洞,榔口,双沟,台口5个公社合并为榔口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明朝中期设保甲乡里,治理地方;清光绪七年(1881)设榔口乡,归青峰联保所辖。

民国二十三年(1934),归二区所辖;民国24年改称玉提店联保;民国三十五年(1946)变为沙河乡辖11保,归县直辖;1949年8月;至1950年4月归属青峰区所辖;1952年8月,全县改1个镇14个区,归属7区,辖高枧,珠藏洞,榔口,小河,榔峪,玉堤,中堰7个乡;1956年3月合并为珠藏洞乡管辖;1958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的决定,将原来的区乡,高级农业合作社分别划为人民公社,管理区和生产大队。

榔口增设两个管理区:珠藏洞管理区和玉堤店管理区。

珠藏洞管理区辖长青,胜利,河心,保林,塘岭,联合,红星,红光,高峰大队。

玉堤管理区辖青平,玉堤,榔峪,白峪,安徽,七星,白马大队;1961年6月,行政区划调整,设榔口人民公社,归属青峰区管辖;1975年3月,撤区并社,将玉堤,珠藏洞,榔口,双沟,台口5个公社合并为榔口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建立区、乡、村、居民组,设榔口乡,归青峰镇所辖;1987年10月,撤区建大乡,设立榔口乡,辖玉堤、榔口、珠藏洞3个管理区,14个村民委员会,由县政府直辖;2012年2月经省民政厅同意,批准撤销原榔口乡,设立尹吉甫镇,沿用至今。

现尹吉甫镇辖8个村民委员会,1万人,98.5平方千米。

解放初为大木区所辖,1958年为大木公社的和坪、公坪、黄坪、姚坪管理区;1961年为大木区的4个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将和坪、公坪、黄坪、姚坪公社合并为姚坪公社;1984年撤社设区建乡,成立姚坪区,下辖化鱼河、对寺河、姚坪、黄峪口、磨山、安阳沟6个小乡,共44个行政村;1987年9月撤区并乡时,原安阳沟乡、化鱼河乡分别划归板桥、窑淮管辖。

新成立的姚坪乡下辖对寺河、姚坪、黄峪口、磨山四个管理区和一个乡办林特场,共31个行政村;2001年体制改革,撤销4个小区和林特场,重新合并为16个行政村至今。

现全乡1.75万人,辖区面积201.7平方千米。

汉末,此地是荆州通往川蜀的必经之路,宋末房县改属襄阳郡,明洪武年间设驿道,在此设有店铺驿站遂形成居民点,多有荆襄难民沿驿道西行,沿大道两旁入深山开荒种地,明朝中期设保甲乡里,治理地方。

清光绪七年(1881),设八道河联保,由沙河团所辖。

1934年成立沙河乡,归二区所辖。

民国二十四年改称八道河联保下辖6保,归青峰镇所辖。

1936年废联保为乡,改称八道河乡。

1946年复为沙河乡辖11保,归县直辖。

1949年8月,成立沙河区。

1950年4月改称六区。

1956年3月改称沙河区,辖沙河、班河、双坪、万峪、大兴、长青、苏坪、峪河、建山9个乡。

1958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的决定,将原来的区、乡、高级农业合作社分别划分为人民公社,管理区和生产大队,改沙河区为沙河人民公社。

1961年6月复为沙河区,辖11个人民公社,70个生产大队。

1975年3月撤区并社,撤销沙河区,将建山,沙河,双坪,大兴四个公社合并为沙河公社,归县直辖。

1977年4月,沙河公社与万峪公社合并,称“万峪公社”,公社管理委员会设万峪河。

1981年2月,“万峪公社”更名沙河公社,公社管委会转八道河。

1984年设区建乡,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建立区、乡、村居民组,成立沙河区,辖魏家坪、五塘、朱家坪、沙河店、三岔河、班河、峪河、万峪河、老人坪9个小乡,58个村民委员会。

1987年撤区并乡,成立沙河乡,辖沙河店、峪河、朱家坪、三岔河、五塘、魏家坪6个管理区27个村。

2001年4月,房县乡镇进行机构改革,撤销管理区,合并村、组,沙河乡辖13个村。

现沙河乡辖12个村,0.83万人,230.58平方千米。

清朝多沿明制,清朝光绪七年(1881)至宣统三年(1911),属东乡老鸦峪团辖。

属栗子坪联保、黄柏沟联保区域;民国元年民国二十年(1931)贺龙率红三军来到房县,开展土地革命,在万峪河建立了列家坡苏维埃乡政府,地址是现万峪河乡老人坪村列家坡;民国二十一年,属二区;民国二十三年,青玉镇(青峰),雷栗乡(栗子坪);民国二十四年12月,又恢复二区设玉堤店;民国二十四年12月15日,撤销区公所,并区署,青峰镇(二区),下属栗子坪联保,辖6保;民国二十五年6月3日,废联保为乡,区不变,属栗子坪乡;民国三十二年12月10日,撤销青峰区署乡不变;民国三十五年5月,属雷栗乡辖10保;1949年1月,全县解放,属沙河区;1950年8月,为沙河六区,辖11村;1951年7月,改村为乡,乡下为闾;1952年8月7日,属沙河六区辖13乡,其中长青、雷坪、平原、班河、双岭、万峪属现在万峪河乡辖区;1953年,乡下闾改为初级社,1955年由初级社改为高级社;1956年3月,全县由195个乡(镇)合并为96个大乡,属沙河乡区辖9个乡,其中班河、万峪、长青属现在万峪河乡;1958年11月11日,将原来的区、乡、高级农业合作社改为人民公社,将沙河区改为沙河公社,辖9个管理区,其中班河管理区、万峪管理区、长青管理区;三个管理区中黎明、双岭、小岭、天坪、黄柏、民主、金仓、平原、白米、旱田、中院、黄土、山咀、红岩、红光、远景、碾湾、林沟、上坪、大堰、雷坪、藨湖等大队属现万峪河乡辖区;1961年6月20日,恢复沙河区(六区),增划双沟、清河公社;1975年3月,撤区并社。

将原万峪、峪河、班河、长青公社合并为万峪公社;1977年11月5日,撤消沙河区建制,沙河公社与万峪公社合并为万峪公社,社址万峪河;1981年2月18日,万峪公社更名沙河公社,社址八道河;1982年沙河公社移址魏家坪。

其中迎新、民主、天坪、黎明、中心、联盟、双岭、平原、建设、光明、黄土、燎原、山咀、曙光、红岩、建国、大堰、工农、碾湾、上坪、红光、远景、藨湖等大队属现万峪河乡辖区;1984年6月,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建立区、乡、村、居民组。

恢复沙河区,其中班河、万峪河、老人坪三个乡为现在的万峪河乡;1987年,撤区并乡后由(万峪河、班河、老人坪)三个小乡合为万峪河乡,辖下25个村和一个林场(旱田、中院、谷场、白米、大堰、老人坪、长滩河、小坪、栗子坪、代家坡、山咀、黄土、红岩、筒子沟、林沟、碾湾、雷坪、藨湖、双岭、天坪、大水田、建设、金仓、班河、古竹园、采育场);2001年3月19日,万峪河乡由原25个村合并为十一个村和一个林场(旱田与黄土合并为旱田村,中院、山咀合并为中院村,谷场与红岩合并为谷场村,白米与代家坡合并为白米村,大堰、藨湖村一组合并为大堰村,雷坪、藨湖村二、三组合并为雷坪村,老人坪、碾湾、林沟合并为老人坪村,长滩河与筒子沟合并为长滩村,小坪、双岭、天坪、合并为小坪村,栗子坪、古竹园合并为栗子坪村,金仓、班河村四组合并为金仓村,大水田、建设、班河村一、二、三组与采育场合并为白云观林场),划分为三个片(万峪河、班河、老人坪);2005年,万峪河乡由十一个村和一个林场合并为9个村,长滩、老人坪、旱田、谷场、白米、中院不变,大堰与雷坪合并为大堰村,小坪与白云观林场的建设、大水田、合并为小坪村,栗子坪、金仓、白云观林场的原班河与采育场合并为栗子坪村。

现全乡辖9个村民委员会,0.87万人,192.2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