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居委会建于福全镇政府机构搬迁前的1993年。 因此,金三角居委会实际上在1994年镇政府搬迁前已经形成,并建立了相关行政机构,2018年10月19日改为金三角社区居委会。 |
1950年6月福全乡建政后至1994年福全镇政府迁址金三角之前,大生村一直为乡(镇)政府驻地。 1961年9月为福全公社大生大队。 “文化大革命”始为五星公社大生大队。 1980年10月复名福全公社大生大队。 1983年10月为福全乡大生村。 1990年12月为福全镇大生村。 2003年6月行政村规模调整,仍为大生村。 2017年10月为福全街道大生村。 |
公社化时为徐山大队,文革结束后直至今日称为徐山村。 |
原据老年人传下来叫郑家渡,后村居全灭。 清朝时由兰亭镇皇游汤村分居下来尹氏叫尹家坂村,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尹家坂村为双山乡三保即尹家坂村,文革时为红星大队,文革结束后复名尹家坂村,2003年5月行政村规模调整,由原尹家坂村与小任家坂两个自然村合并为尹家坂村至今,于2013年调整了尹家坂村行政区划,并成立小任家坂居行会。 |
2003年5月行政村规模调整,由迪埠、洪家墩两个村组成了新迪埠村。 |
容山村村址属地,建国初期为梅里乡,建立初级合作社,1956年合并建立高级合作社,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为容山村、梅里村、下俞村、猫山头村四个自然村,2003年5月行政村规模调整,此四个村合并称为容山村。 |
福全山旧名覆船山是我国近代著名女革命家秋瑾的祖籍。 明清以来,秋家世居覆船山村。 后取谐音名之曰“福全山”一直沿用至今。 |
2003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前,为龙尾山村、山南洲两个自然村;2003年5月行政村规模调整后两个自然村合并为称为龙尾山村。 |
在原赵家坂大自然村上一分为三形成了信诚、赵建、欣华三个村。 2003年5月三村合并为信诚行政村。 |
1955年前称赵家坂村。 1955年互助合作社成立时取名“欣华”,故名欣华村,沿用至今。 1957年赵一社、信诚社、欣华社3社合并成金星农业高级社。 1961年9月为福全公社欣华大队。 “文化大革命”始为五星公社欣华大队。 1980年10月复为福全公社欣华大队。 1983年10月为福全乡欣华村。 1990年12月为福全镇欣华村。 2003年6月行政村规模调整,仍为欣华村。 2017年10月为福全街道欣华村。 |
1958年大跃进时,赵家坂分为信诚、欣华、新建3个村,因县域内“新建”村名重复,故改名为赵建村。 1961年9月为福全公社赵建大队。 “文化大革命”始改称五星公社赵建大队。 1980年10月复名福全公社赵建大队。 1983年10月为福全乡赵建村。 1990年12月为福全镇赵建村。 2003年6月行政村规模调整,仍为赵建村。 2017年10月为福全街道赵建村。 |
1949年起从各个互助组并为4个初级合作社,1956年原6村(峡山、蒋家池)成立高级社到1958年转为胜利管理处,峡山核算单位,1960年转为胜利公社峡山大队。 1962年蒋家池自然村独立为蒋家池大队,1966年文革期间改为东风大队。 1970年恢复峡山大队。 1982年更名为胜利乡峡山村,1992年并入福全镇峡山村,2003年5月与蒋家池自然村合并为峡山村直至现在。 |
原称峡山港口,因是党领导农民翻身得解放,渴望富裕起来的村民,遂于1956年改村名为富强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漓渚区解放乡。 1950年6月重新划分乡镇,在解放乡析出部分村,建政胜利乡七村,隶属于漓渚区胜利乡。 1954年农业合作社初级阶段,成立金星社、和平社、牛岭社、第一社、欣信社5个合作社。 1956年合并建立富强高级合作社。 1961年9月为胜利公社富强大队。 1983年10月为胜利乡富强村。 1992年5月为福全镇富强村。 2003年6月行政村规模调整,仍为富强村。 2017年10月为福全街道富强村。 |
2003年5月行政村规模调整前,为陈家葑一村、陈家葑二村、陈家葑三村、坂里金村四个村,村内以陈、金氏为大姓;2003年5月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四村合并称为五洋村。 |
2003年5月绍兴县行政村规模调整,由原对旗山二村和韩家桥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取名新对旗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