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羌地,三国蜀汉称“打箭炉”,隋为嘉良地,唐属雅州,元置宣抚司,宋明继之,崇祯十二年(1639)固始汗在木雅设置营官,清雍正七年(1729)置打箭炉厅,1913年设康定县,1939年为西康省会,1950年为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政府驻地,1955年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驻地至今。 2015年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成为四川藏区首个县级市。 |
泸定县在古代属梁州西部,周、秦、汉时代,称“笮国”。 两汉、两晋、南北朝为牦牛县。 隋代在嘉良范围内。 唐代设置嘉良县(今嘉庆河坝)、大渡县,大足元年改属黎州,唐统一废县后,境内曾设置羁縻州,属雅州的有东嘉良州(今冷碛地方)、西嘉良州(今嘉庆河坝)、当马州(今岔道)、罗岩州(今岚安乡),属黎州的有河东州(今冷碛镇)、大渡州(今沈村)、叶(野)川州(今湾东、磨西以下地区),并一直保持到宋代。 元朝时在烹坝境内设长河西营军万户府,河东地区隶天全六番招讨司,河西地区则隶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明代复置三土司:沈边长官司,辖佛耳岩以下河东地区的新兴、磨西、德威等地,以扯索坝观音岩为界;冷边长官司,辖佛耳岩以上至岚安河东地区;长河西千户所辖河西自扯索坝观音岩至今康定大藏桥。 清初沈边隶清溪县(今汉源县),冷边属天全州(今天全县)。 长河西千户所为青海和硕特部打箭炉营官兼并,康熙四十五年(1706)建成泸定桥,设巡检司管理铁索桥、烹坝和沈村两驿站。 康熙在为桥赐名时误把大渡河为“泸水”,意为泸河一带已安定,故赐名为“泸定桥”。 1912年建县,沈边土司和化林营汛防地改为化林县,冷边土司和咱里土司以桥名定县名,改为泸定县。 1913年改化林为县佐,属泸定县,泸定成为单一的县治。 1950年3月22日泸定解放,11月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政府成立,划泸定为其属。 1955年10月,撤销西康省建制,藏族自治州区划归四川省。 1956年1月,泸定县划为雅安专区。 同年10月又转划属甘孜藏族自治州。 2019年12月23日,撤销加郡乡、德威乡,设立德威镇。 撤销田坝乡,划泸桥镇所属;撤销杵坭乡,划属冷碛镇。 |
隋为嘉良夷地。 唐属吐蕃,并置羁縻东、西嘉梁州。 元属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明为哈依拉木演化禅师领地。 清置丹东、巴底两安抚司及巴旺宣慰司。 乾隆四十一年(177年)置章谷屯,属懋功直隶厅。 1912年置丹巴设治委员。 1926年置丹巴县,属西康屯垦区,后属西康行政督察区。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于此建格勒德沙(藏语音,意为少数民族)政府。 1939年属西康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 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
西汉属蜀郡西部都尉地,东汉属蜀郡都尉。 三国属汉、晋属汉嘉郡。 唐属吐蕃。 元属陕西长河西里管军招讨司。 明属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清置呷佴(尔)、湾坝二土千户;八哩(窝)龙、三岩龙、斜卡、子耳沟、小堡子、洪坝、江郎、恶拉(核拉)等土百户,为康定南境土司属地;清末改土归流后,隶属打箭炉厅。 宣统三年(1911)改土归流,拟设九龙县未成。 民国三年(1914)置九龙设治局;民国十五年(1926)置九龙县,属西康政务委员会。 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西康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州;10月西康省撤销,改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 |
东汉时为白狼国地,隋为附国地。 唐、宋属吐蕃,元属陕西行省,明属四川。 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置呷拉、雅曲喀土百户,之后,置八角楼、尼玛中、八衣绒、夺雅中等土百户,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在雅砻江境内设渡口,驻兵镇守。 雍正八年至十三年(1730-1735年)置德靖莹于河口。 1911年,“改土归流”时东划明正土司所属之尼马宗,八衣绒、白孜等地,西划理圹崇喜土司属地置治,定名为河口县,属康定府。 1914年,改名雅江县,属川边特别行政区。 1925年,属西康屯垦使署。 1939年,属西康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50年至1955年属西康省康定藏族自治区。 1955年属西康省康定藏族自治州。 同年十月西康省撤销,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 1958年理圹县之德差乡、新龙县之普巴绒乡划归雅江县。 1978年7月撒销乾宁县建制时,将其扎麦区两乡(木绒、瓦多)划归雅江县。 |
隋为附国桑梧地。 唐属吐蕃。 元置宁远宣抚司。 清为明正安托司和霍尔孔撒、甘孜麻书、瓦述鱼科、丹东等安抚司地。 雍正六年(1728)后置道坞汛。 宣统三年(1911)设道坞设治委员。 1912年改置道坞县。 1913年更名道孚县,属川边特别行政区。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建波巴依得瓦(藏语意为藏族)政府。 1939年属西康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 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1978年乾宁县撤销,所辖协德、扎坝两区划入。 |
隋为附国桑梧地。 唐属吐蕃。 元属吐蕃等处宣慰司。 清为霍尔章谷安抚司辖地。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置炉霍屯。 属打箭炉厅。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置章谷设治委员。 1912年置炉霍县,属川边特别行政区。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于此置波巴依得瓦政府。 1939年属西康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建置炉霍县。 1951年3月7日成立炉霍县人民政府,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州,1955年10月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 |
甘孜县为藏族人民聚居,历史悠久。 东汉为白狼夷地,唐属吐蕃,元置朵甘思。 甘孜属霍尔地区。 清宣统三年改流,遂将霍尔孔萨、霍尔麻书、霍尔白日、霍尔朱倭、霍尔东谷五司辖地归并,设置甘孜委员,属边北道邓柯府。 1912年改为甘孜州,属康安道。 1913年建甘孜县。 1950年4月和平解放,1951年3月成立县人民政府,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 1955年10月撤销西康省后,一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
古为白狼国地。 隋属附国。 唐、宋属吐蕃。 元至元十年(1273),封“瞻对本冲”,为瞻对第一代土司。 至元二十五年(1288),置喇马儿刚等处招讨司。 明洪武七年(1374),设沙可万户府和兆日千户所。 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喇滚安抚司。 雍正六年(1728)至乾隆十年(1745),先后分授上、中瞻为长官司、下瞻对安抚司,故称“三瞻”。 道光二十八年(1848),中瞻波日·工布朗结控制全瞻对。 宣统三年(1911),置瞻对委员。 1912年置怀柔县。 1916年,改为瞻化县。 1936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经瞻化,成立瞻化县博巴政府和雄龙西、尤拉西、甲拉西等待1个乡博巴政府。 1939年,属西康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 1951年,更名为新龙县。 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
"古为""董族""地。 西汉为""动黏""地。 隋唐之初分属白兰和附国。 唐贞观十二年(638),属吐蕃辖下多康六岗之色莫岗。 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以俄反为中心置朵甘思田地里管军民都元帅府。 明洪武六年(1373),置朵甘卫,翌年升为怵甘行都指挥司,增置朵甘思宣慰司。 清雍正六年(1728),置林葱安抚司、德尔格忒安抚司;雍正十一年(1733),升德尔格忒安抚司为宣慰使司。 宣统元年(1909)置德化州于更庆今(更庆镇),属登科府。 民国二年(1913),置德化县(今更庆)。 民国三年(1914)改名为德格县;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西康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1950年,人民解放军进驻德格,本县获得解放;1951年成立德格县人民政府,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西康省与四川省合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78年,邓柯县撤销,划入德格2个区、8个乡。 1990年,德格县辖6区、26乡、1镇,县治更庆镇;2020年,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德格县辖10镇,13乡,162村,3个社区。 "。 |
白玉辖境历史悠久。 西汉前,本地为血缘骨系部落。 东汉为白狼夷地。 隋为附国地,隋末唐初,吐蕃继续向东发展,附国为其所灭,逐属其统治。 唐末,吐蕃势力崩溃,本地复为部落。 北宋中期为格萨尔王征服,属林国辖地。 清代白玉全境为德格土司所辖,解放后,1951年7月成立白玉县人民政府,隶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州;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划属四川省甘孜州自治州;1966年试建人民公社时,将原有白玉乡分建为3个人民公社。 由此,形成全县辖4区,17乡的建制。 2020年6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全县由17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减少为16个乡(镇)130个行政村2个社区。 |
东汉羌地。 隋为附国地。 唐属吐蕃。 北宋林国地。 元属朵甘宣慰司。 明为朵甘卫行都指挥使司。 清为德格土司北部辖地。 宣统元年(1909)“改土归流”,设石渠设治委员。 宣统三年(1911)改置石渠县,地名沿用至今。 |
色达历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已有人类繁衍生息于此,古藏族六大氏族之一的董氏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当地人称“阿嘎洛麦”即猿人之意。 他们游牧的区域包括今色达大片草原。 唐为吐蕃,宋元因之,属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 明为乌斯藏据,属朵甘行都指挥使司辖区。 明末,瓦修骨系一部迁于色达杜柯,游牧于色柯上游。 清时康区改土归流,赵尔丰多次札谕色达归诚未遂,故清朝视为“野番”居地。 民国时期无变化。 1952年8月和平解放,195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
理塘县隋属利豆,唐属吐蕃。 元属陕西行省,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李唐州,后设奔不儿亦思刚招讨使司,至元二十五年(1288),设钱粮总管府。 明置裹塘宣抚司,后为扎思东思麻千户所。 明末清初青海顾实汗属地,设裹塘营官。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设正副营官。 康熙五十七年(1718)内,属四川省。 雍正七年(1729)置裹塘正副宣抚司,属打箭炉厅。 乾隆五十七年(1792)于此立粮务委员。 裹塘土司制度始于元,至清而兴。 清光绪三十二(1906),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改土归流,置顺化县。 光绪三十四年(1908)拟升裹化厅,设同知。 宣统三年(1911)奏准。 统稻城、定乡、顺化等县。 1912年设理化府。 1913年废府改置理化县,属边东。 1914年属川边特别行政区。 1925年属西康屯垦使行署。 1939年属西康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 1952年5月更名为理塘县。 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1978年义敦县撤销,其东南部划入理塘县。 |
"""昔为古白狼国之地。 汉为白狼羌楼簿部。 唐属吐蕃。 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拉藏汗和五世达赖置第巴(俗称巴德娃)于此。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四川永宁协副将岳钟琪招抚巴塘。 三十二里、西松共与大拉山内属巴塘。 雍正六年(公元1728)置粮台。 雍正七年(公元1729)置巴塘巡抚司。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改土归流。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置巴安县,是为建县开始。 光绪三十四年(1908)七月升巴安府,属康安道。 1913年为巴安县,属边东道。 1923年属川边特别区。 1925年,属西康屯垦署。 1928年属西康临时政务委员会。 1932年“大白事件”后金沙江以西原属巴塘各村完全离治。 1935年属西康建省委员会。 1936年红二军团长征过境。 1939年属西康省第五督察区。 1949年12月解放。 1951年10月经西康省康定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巴安县更名为巴塘县。 “巴安”之名始于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改土归流后,改巴塘宣抚司为巴安县。 因巴安含有强行征服和民族歧视的“安抚”、“安边”之意,故更名为巴塘县。 1950年8月1日成立巴塘县临时政府,属西康省康定军管会。 11月属西康省康定自治区。 1955年西康省撤销,改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 藏语意为“绵羊声坝”,藏族传说绵羊叫声为吉祥。 古白狼国地。 唐属吐蕃。 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置巴塘宣慰司。 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置巴塘粮务委员。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为川滇边务大臣驻地。 三十三年“改土归流”,于巴塘土司治地置巴安县,翌年升巴安府。 1913年废府,改置巴安县,属川边特别行政区。 1925年属西康屯垦区。 1939年属西康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 1951年更名巴塘县。 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1978年义敦县撤销,其西北部划入巴塘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