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观山湖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观山湖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明代(1368—1644年),金华镇境属贵阳军民府、贵州卫管辖置,有上卖糕堡、下卖糕堡、何官堡。

清代(1636—1912年),属贵阳府贵筑县西上里范围。

民国三年(1914年),废贵阳府置贵阳县,属贵阳县口。

民国二十年(1931年),金华镇、上卖糕乡、下卖糕乡、苍坡乡、下视乡、翁贡乡、翁井乡、集贤乡、何官乡属贵阳县第六区范围。

民国三十年(1941年),贵阳撤县设市,原贵阳县更名贵筑县,县政府移属贵筑县,辖地包括白云区金华保、翁贡保、何官保、狗场保、虎洞保、翁井保、下视乡。

1949年11月,今金华镇隶贵筑县白云区金华乡。

1951年3月,废除保甲制,建小行政村,贵筑县第五区(金华区)辖金龙、虎洞、翁井、富芝、下视、何官、仓坡、翁贡等小行政村。

1952年,贵筑县划分为11个区,今金华镇属第五区金华乡、蒿芝(塘)乡、三铺、栗木乡范围。

1955年4月,今金华镇划属贵阳市郊区,属金华区三铺、栗木、金龙、蒿芝(塘)范围。

1958年2月,贵阳市建花溪、乌当两郊区,属今金华镇乌当区。

同年7月,今镇境内建金龙、三铺、蒿芝、下羔、上视等5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年底,废乡置火箭人民公社。

1960年,火箭、星火、红旗3个人民公社合并建立金华人民公社。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体制,生产大队改建为村民委员会。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8年),镇境属详舸国辖地。

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属荆楚之范围,两汉时期隶属夜郎样舸郡。

唐朝时期(618—907年),在乌江以南设羁縻州,属矩州。

宋代(960—1279年),称贵阳为贵州。

宣和元年(1119年),更矩州为贵州,属贵州。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顺元路宣抚司,翌年改为顺元路宣慰司,镇境属顺元路宣慰司。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置贵州等处长官司,为顺元路宣慰司治,先隶属四川行中书省,后隶属湖广行中书省。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顺元路宣慰司与八番宣慰司合并,镇境属八番顺元路宣慰司。

明洪武四年(1371年),镇境属贵州宣慰使司。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镇境属贵阳军民府。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贵阳军民府为贵阳府镇境属贵阳府。

民国三年(1914年),废贵阳府设贵阳县,镇境属贵阳县。

民国三十年(1941年),撤贵阳县设贵阳市,另置贵筑县,镇境属贵筑县。

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同年11月23日成立贵阳市人民政府。

1954年,贵筑县划归贵阳市管辖。

1958年,撤贵筑县建置,将市郊划为花溪、乌当两区,朱昌镇属乌当区管辖。

2001年10月,贵阳市政府在野鸭乡、金华、阳关一带建设金阳新区。

2008年,朱昌镇由乌当区划归金阳新区管辖。

2012年12月,贵阳市金阳新区正式命名为观山湖区,朱昌镇属观山湖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为五里乡。

1953年,分为五里、桂花两个乡。

1958年,为三屯、中心、桂花三个生产管理区。

1961年,为五里公社。

1963年,分出桂花公社。

1967年,分出云归公社。

1984年,为百花湖乡。

1992年,由原五里区百花湖乡和云归乡合并为百花湖乡。

2011年11月15日,从清镇市划出,隶属观山湖区。

2017年7月,贵州省政府同意撤销观山湖区百花湖乡,设立百花湖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