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红水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红水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解放前期原地是一片荒滩,原红水乡的农民到本地开荒种田。

到1998年景电二期工程开发动工,景泰县移民搬迁至此,建成后命名为四个山乡,下辖西坝、窑洞梁、刘家窑村;2002年1月西坝、窑洞梁、刘家窑三村合并为泰安村。

原属四个山乡管辖,2004年因撤乡并镇后,划归红水镇管辖,沿用至今。

1990年由景泰县大安乡先锋、大安、中心、三村移民搬迁组成,因早先有梁氏家族在此地耕种田地,俗称“谢家梁”,以此为依据,于1991年9月命名为谢家梁村。

原属四个山乡管辖,2004年撤乡并镇后属红水镇管辖,2017年12月更名为莲花村,沿用至今。

曾家井村是1990年由景泰县寺滩乡大庄村、永泰村、绿化村移民搬迁组成。

1990年11月命名为曾家井村,属四个山乡,为四个山乡曾家井村;2004年撤乡并镇,属红水镇,为红水镇曾家井村,沿用至今。

1989年景电二期移民搬迁,1990年由景泰县寺滩乡宽沟、永泰两大队移民搬迁而来,命名为小山村。

建成后原属四个山乡管辖,2004年撤乡并镇后属红水镇管辖,沿用至今。

界碑村是1990年由景泰县丰乐村移民搬迁组成,当时按照甘肃与内蒙交界立碑,1990年11月命名为界碑村。

红光是1991年由景泰县芦阳镇红光村移民搬迁组成,以原籍地名命名为红光村。

白石照是1991年由会宁县移民搬迁组成。

当时按照甘肃与内蒙交界立碑,并且碑以白色涂底,依此为根据命名为白石照村。

2005年5月原界碑、红光、白石照三村合并,组建界碑村,沿用至今。

城华村是1990年由中泉崇华村移民搬迁组建,模仿“崇华”谐音,命名城华村,宏梁村是1990年由草窝滩镇陈槽、梁槽村移民搬迁组建,取名为宏梁村,属四个山乡;2003年由原城华村、宏梁村合并,命名为城华村,沿用至今。

解放前,宋氏家族在开荒种地,俗称宋家庄子。

景电二期项目建设后,中泉乡龙湾、葫麻水、脑泉、正路乡东井、台子泉和大安乡福禄村移民至此,1990年正式使用村名宋家庄村。

原属四个山乡管辖,2004年撤乡改镇后归红水镇管辖,沿用至今。

羊城村是1990年由景泰县寺滩乡三好移民搬迁组成。

于1990年11月命名为羊城村。

2002年1月泰源、中和、长安、福安、羊城五村合并,重新命名为羊城村,沿用至今。

1990年10月20日4时07分,景泰、天祝、古浪三县交界处发生6.2级地震,为妥善安置灾民,在景电二期灌区四个山乡总六支重建家园,驻景泰的人民解放军守备五团官兵与灾民并肩奋战,共修大业,1991年建成新家园后为了纪念此事件,故命名为共建村,原属四个山乡管辖,2004年撤乡并镇后属红水镇管辖,沿用至今。

清河村是1990年由景泰县中泉三合、脑泉、葫麻水、赵家水、野狐水、会宁移民、正路移民搬迁组成。

因北面有一条沙河全是清沙,河是河灌地,就起名叫“清河”,依此,于1990年11月命名为清河村。

2005年5月与红兴、双和村合并,重新命名为清河村,使用至今。

据查,是1990年由永靖县王台村搬迁至景泰县红水总四支32斗,总五支37-38斗的移民村,沿用原地名“王台村”,划归永靖县;1999年6月划归景泰县,命名为永乐村,沿用至今。

1990年由景泰县正路黄崖、三墩子移民搬迁至此,因原址是大咀子火车站,故于1990年11月命名为大咀子村;2002年1月与红会村合并,重新命名为大咀子村,沿用至今。

1990年前属红水乡,包括小红岘,松林,昌林,和平,三道沟,井子沟,松山,1990年后二期灌区搬迁成立了红砂岘,拓梁,黑石岭,三道沟,松林村,属二期灌区红水乡;1991年正式设立红砂岘村,2004年撤乡并镇后上述五村合为红砂岘村,属红水镇,沿用至今。

1978年属永靖县小岭乡;1992年从永靖县搬迁至红水镇总干19-23斗,沿用原地名“团结村”,属红水乡管辖;1999年正式命名为靖安村,属红水乡管辖;2004年撤乡并镇后,属红水镇管辖,沿用至今。

1958年之前昌林村原村民居住在昌林山脚下,山上牦牛成群,村民养殖牦牛,故而起名牦牛圈。

1958年以后以昌林山为依衬,改村名为昌林村,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