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侯庙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3]

侯庙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3]

明万历年间,孙氏先祖自山西洪洞县迁至山东寿张西南,因其多为孙姓,且所居之地位于黄河支流渡口西侧,故名孙口。1989年,因与孙口镇同名,又位于侯庙镇西侧,更名为西孙口。
明末清初,有满氏来此居住建村,取村名满庄。
明洪武五年(1372)始祖赵安由山西洪洞县城东南八里杏仁庄,迁居山东阳谷县城南二十五里地赵台村。明天启元年(1621),一世祖、三祖分居,迁至此处居住。当时荒地有一眼井,井边有一石槽,因此得村名为“石槽”。
明洪武七年(1374),王氏始迁祖王永德由山西洪洞县迁居山东阳谷县城南十五里王家庄。明末清初,四世王重华又从王家庄迁此定居,王重华系清初进士,好酒,能日饮一甏,故称村名“王甏庄”。后村中几个长老对村名“甏”字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一致认为其一“甏”字难写难认;其二憨喝酒成“甏”,低俗欠高雅;其三缺少地名文化含量,于是决定易名村。于是按照绘制地图“上北下南”的规则,村北的一条东西河就是字最上边的“一”,村北与小河之间的南北路就是“||”,村落正方形除去村北路口,即似“凸”。这个“凸字上面一横两边出头”的象形字,仍读“bènɡ”于是村名“王甏庄”演变成“王‘凸字上面一横两边出头bènɡ(简称王‘凸字上面一横两边出头bènɡ)。后因通用规范汉字中无此字,又更名为“王泵”。
清咸丰十年(1860),魏姓人来此建房定居,后富裕盖起楼房,外人称“魏家楼”。后陆续有黄、潘、刘等姓族人迁移到此。清光绪元年(1875)因村内多为刘姓人,且位于刘楼西部,故更名西刘楼。
明洪武年间,袁氏先人奉旨由阳谷城南袁楼迁至山东东平府寿张西南二十里许于洼定居,因袁姓人多,故以原籍村名袁楼称之。
明初,张氏先祖由山西洪洞县迁往山东省阳谷县邵楼村,繁衍七世。明末,兄弟七人其三支祖张芬先迁居到此地立村,因此地有一座红色庙宇,故名。
明洪武年间,宋氏始迁祖由山西平阳县高村上寨迁入山东省阳谷县城东八里石门宋,后人因居住不便,又迁居阳谷南关。至十一世,再迁至阳谷县城南五十里宋家坑今址,简称宋坑。传说建村时土起落坑,兵保宋氏家族产业永久而得名。
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此建村,因此处为大片沙堌堆,种植榆树,人称榆园里。清咸丰年间,村中一黄姓人招兵买马揭竿起义,后被清军镇压兵败。为纪念黄姓起义军将领,改名为黄堌堆。
明弘治五年(1492),傅氏先祖傅大成由山西省洪洞县迁移到山东阳谷县城南十华里千户寨村。明万历十年(1582)部分居民逃荒南迁来此定居,由于后来生活富裕盖起楼房,且处前傅楼之后,名后傅楼。久之,“傅”演变为“付”。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柳姓后人携家从山西移民至此,立村定居,由于当时此地谷柳遍地而定名谷柳庄。清康熙八年(1669)刘姓始迁祖迁此,族旺人多,改为谷刘庄。1984更名为刘庄。
明代徐姓人随移民大军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处。据传当时此地有沙堌堆,故徐姓落户后命村名为徐沙沃。数年后,徐姓因故外迁,后又有刘姓、何姓等相继来此定居。为保留乡愁印记,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沿用徐沙沃村名。
明万历年间,薛氏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姓氏命村名。
明万历十年(1582),傅氏四世祖带领部分群众由山东阳谷县千户寨村迁至此村。后生活富裕盖起楼房,因地处后傅楼前,起名前傅楼。久之,“傅”演变为“付”。
明万历年间山西洪洞县朱姓移民迁至范县朱庄,后又迁至此地建村,因土质为飞沙地,故称。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