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乐至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乐至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2019年,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撤销天池镇、放生乡,将天池镇黄花园村、金子堰村、浸水湾村、团店村、牛栏店村、南冲寺村、田家沟村、排柏村、香炉沟村、大林寺村、新观音村、报国寺村、灵泉寺村、王家沟村、棉花湾村、仙鹤观社区、北郊社区、西郊社区、瓦窑沟社区和童家镇安乐村、群乐村、石板垭村、打鼓庙村、徐家桥村、黄岭铺村、刘志垭村及放生乡新庙村、宝鼎村合并,设立天池街道,天池街道办事处驻县城迎宾大道818号。

原天池镇部分社区村参与组建南塔街道,原放生乡部分社区村划入童家镇。

2019年,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撤销天池镇、孔雀乡,将原天池镇邹祠村、雷音村、六方村、金顶村、接龙村、印家村、皂角村、石庙村、幸福村、李寨村、安宁村、东街社区、南街社区、西街社区、北街社区、曙光社区、文庙沟社区、东郊社区、南郊社区和佛星镇龙口村、观音岩村、大石包村、店子湾村及原孔雀乡广盐村、精忠庙村、金地村合并,设立南塔街道,南塔街道办事处驻县城东街139号。

清宣统二年(1910年),石佛场改乡。

民国初,乡改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场改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85年,乡改区辖镇。

1958年10月,设回澜乡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85年,乡改镇。

1992年8月,马锣、土桥2乡并入。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资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9号):撤销龙溪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回澜镇管辖。

五代后蜀建集市。

宋成集镇。

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石湍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镇改乡。

1985年7月,乡改镇。

民国初设童家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乡改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镇改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92年8月,乡改镇。

1949年,属第8区,驻宝林场。

1950年,属第七区,驻宝林场。

1984年,设宝林乡,驻宝林场。

1992年8月,乡改镇。

清咸丰三年(1853年),设大佛镇。

民国初,镇改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场改乡,属乐至县一、四、七区。

1950年,属放生区。

1956年,属良安区。

1958年9月,改大佛镇公社。

1961年10月,设大佛区。

1984年5月,改大佛乡。

1985年7月,乡改镇。

1949年,设良安乡,属中江县17区即全胜区。

1953年,金顺、全胜两区14乡划归乐至县。

1956年,金顺、全胜2区合并为良安区,驻良安场。

1992年8月,区改镇。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资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9号):撤销全胜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良安镇管辖。

1949年,属中江县16区。

1953年,属乐至县第10区。

1955年11月,设金顺区。

1956年1月,并入良安区,设金顺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92年8月,乡改镇。

清光绪年间,建场。

1949年,设中和乡,属中江县。

1953年,划归乐至县。

1958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92年8月,改为中和场镇。

清咸丰三年(1853年),设复兴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场改乡。

1949年,属宝林区。

1958年,乡改公社。

1959年11月,更名劳动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92年8月,乡改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废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中天乡。

1949年,属童家区。

1958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92年8月,乡改镇。

清光绪年间建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临江乡。

1958年9月,乡改公社。

1984年2月,公社改乡。

1992年8月,乡改镇。

清属川北道潼川府(现三台县)。

1956年1月,属石佛区。

1956年1月,属回澜区。

1961年11月,属石佛区。

1992年8月,设蟠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