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礼县石桥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礼县石桥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明成化九年礼邑置县后,发展形成,洪武年间,修了佛寺,寺内泉水不断,每年八月十五中秋子夜,月亮不偏不斜,直射寺内的水泉之中。交相辉映,形成奇观,后称该地为圣泉村。
据史载,西汉初全国设“郡县制”初设“汉阳郡”,后沿用至今。
明代刘、张、马姓建村,刘马两户筑渠引谷峪河水,建造水磨、油坊,并灌溉农田,在过境路出,采青石搭桥,故取村为石桥。
范姓人多,约百分之九十八,全村处于山下的一个坝里,故名。
据查宋代时期设谷峪镇,后历代称其谷峪口,解放后改为谷峪村。
据查宋代时期设刘庄村,后又称刘家庄,解放后改为刘庄村。
据传一场洪水爆发淹了故里,人民无居住场所,依山而住,长期在瑶里住,因此以瑶为名,故而得瑶峪。
据地形传说,村后王家保子山是条龙头,由于自然形成山头后猛变小变低就像龙被斩断,故称斩龙。1958年隶属石桥公社斩龙大队,1983年设立为。
据庄村老人古言数百年前,居住牟、胡、刘、田四姓人,由于当时,田姓人口多兴旺发达,故而得名,田坪村。
该村为五代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仁裕的出生地,当时为王家坪,解放后改为王坪。
刘坪多居刘姓,是汉之后裔。杨坪,多居杨姓,是宋之杨家后裔。因当时1987年石桥为方便之记,取两村的姓氏合称“刘杨村”。
早年间,雍氏于此一带建村,后称雍山村。
宋朝年间,建村时村中有寺庙名为‘古泉寺’,故命村名为古泉。
明朝洪武年间,共有八图、故命村名八图村,约1904年前后,因八图先后去世,最后只剩二图,改村名二图村,共有八人结拜为兄弟,一图代表一人,后来“图”逐渐演变为“土”。
晚清时期,因谢姓大户曾在此居住,村中有一小河,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