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龙涓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龙涓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举溪村,古时,溪两岸长满榉树,村遂以树名称榉溪、至宋淳祐时期乡人阵成文中举人,改称为举魁、峯魁等名,后谐音为举溪。
安美村,安美原称庵美,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谐音雅化改为安美。
长新村,原称长林村,1961年从举溪村析出,取长岸与上、下林名称各一字,称长林。因与湖上乡长林村的村名重复,于1981年9月更改为长新。
古代乡民为防御外侵,组织民间团体共同抵御,因其宗旨为“里应共佐”,故称为“里佐”。又称其地开基祖原住漳平永福,后兄弟分家,在屋内筑灶,后移居龙涓乡,驻地之地取名内灶。又云,因其地陈氏祖祠的结构是“前厅里灶”,又称之为“内灶”,形成现在的一社双名。
灶坪村,古代内灶乡民们为防御外侵,组织民间团体共同抵御,因其宗旨为“里应共佐”,故把社名简称为里佐。陈氏统一后,因祖祠的结构是“前厅里灶”,又称之为内灶,形成现在的一社双名。内灶乡划分为两个村落,因都与“灶”字紧密关联,故把一个村落取名为“内灶村”,另一个村落取名为“灶坪村”。
赤片村,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分别为大片、赤墘、榄坑、白西坑,其中大片、赤墘的人口数占全村人口五分之四,由两个自然村各取一字,故取名赤片。
美岭村,原称山仔,又称秀溪村。李氏始祖从南安德教乡徒居此地。美岭村山清水秀,古称龙涓里秀溪村,村址所在地位于今溪美洋自然村落,村部处在二溪合一处,“四山环抱,双溪合流”故称。1956年与现碧岭村合并为一村,号名美岭村。
因其地形似坛,历史上种植檀木,至今尚有几棵古植树,原称仙坛,后改称山坛。
芹山村,系龙涓乡的东南部,四面近山,山清水秀,山林茂盛,资源丰富,其地萧氏开基祖是从芦田镇芹草洋迁到此地时,在山麓建祖宇,周围都是山。又称其地祖先告诫子孙要勤劳耕作而取勤山,谐音芹山。
鹤林村,因东部有座山,形似鹤,称白鹤山。鹤林与长泰县相邻。山腰林木茂盛。因此,鹤林由此得名。别称后林、厚林。
半林村,原村民称姓黄,于明崇祯年间已丑年从参内祜水迁此,开发一片森林,原已有钟、吴二姓居住,所以只能开发一半,故名。
龙房村,古称南坑,后因内房和龙卿两个自然村人口较多,各取一字称龙房。
碧岭村,原称赤岭头村,位于赤角棋山东南坡的山岭。1995年6月从美岭乡析出,因赤角棋山山腰森林茂盛,改称为碧岭。
珠塔又名找塔,传说长塔的塔尾,被风刮掉,而到珠塔找塔尾,珠塔社尾旧学校边有个小地名叫“塔勒”因此得名“找塔”。
石塔村,原名祈塔,与珠塔同村,1961年8月珠塔析为2个村,珠塔溪上游上社为珠塔村,下游为下社称石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石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