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冕宁县泸沽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冕宁县泸沽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55年隶属于泸沽公社卫星大队,1981年成立泸沽镇东街居委会,2004年成立社区,更名为泸沽镇东南社区委员会,属泸沽镇政府管理至今。

2020年5月19日,冕宁县人民政府批复将东南社区更名为水井坡社区。

1955年隶属于泸沽公社卫星大队,1981年后生产队撤销,归居委会管理,成立南街居委会,2004年成立社区,更名为泸沽镇西南社区委员会,属泸沽镇人民政府管理至今。

2020年5月19日将西南社区更名为台登社区。

始建于2005年初,建成于2005年10月,2020年5月19日,冕宁县人民政府批复将西北社区更名为梳妆台社区。

1958年成立泸沽公社,下辖七一大队,包括菜园子、新堡子、梳妆台、关索城,后来七一大队分成西街居委会和北街居委会,北街及关索城划归北街居委会。

2004年以孙水河和108国道为分界线,将泸沽镇的东北片区正式命名为泸沽镇东北社区委员会。

2020年5月19日将东北社区更名为关索城社区。

1958年两村合并更名为双河大队,1988年合并先锋公社时叫双河大队,先锋公社改为先锋乡后又叫双河村。

2020年5月19日,冕宁县人民政府批复将双河村、长新村合并为双河社区。

以前为孙水大队,后改名为孙水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

2020年5月19日将孙水村、汉罗村和果胜村合并为孙水关社区。

1998年合并先锋公社后取名中和大队。

先锋公社改为先锋乡后又叫中和村。

2020年5月19日,将中和村更名为中和社区。

以前是白杨村,后因人口遂步增多,进入了大跃进食堂化。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改名为五一大队。

1982年土地承包到户,成立为五一村沿用至今。

1950年2月冕宁解放后,改名为文华村、南方改名为新华村,1955年前为高级社,互助组,又改名为新文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当时叫一大队,后改名为上游大队,沿用至1982年土地承包到户。

又改名为王家祠村,沿用至今。

1982年改设村委时命名为安宁村村民委员会。

1997年改设村委会并由泸沽镇上报冕宁县人民政府审批命名为大田村村民委员会。

新中国成立后。

此处成立了先锋公社。

于1998年合并先锋乡后取名兴隆大队。

先锋公社改为先锋乡后又叫兴隆村至今。

1950年收回房子成立白泥农工会,1964年属先锋公社白泥大队,1988年合并先锋公社时叫白泥大队,先锋公社改为先锋乡后又叫白泥村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此处成立了南山公社,当时本地地名四大队。

1998年合并先锋公社后取名南山营大队。

先锋公社改为先锋乡后成立南山村至今。

2020年5月19日将大春村和大坪村合并为洛瓦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