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镇ChuanKouZhen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镇,县府驻地。位于县境东北边缘,东与甘肃省接壤。人口5.2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42.8%,土族占2.2%。
总面积约8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66.5%,,平川、台塬占29.6%,河流占3.9%。地形呈东面,西北较高,中间较低的三级阶地。属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四季不甚分明。开发较早。历史悠久,乃青海之门户。辖享堂、史纳、山诚、米拉湾、南庄子、川口、吉家堡、红卫、东垣、边墙、驼岭、南山寺、牙合、果园14个村委会。明嘉靖十四年(1533年)筑上川口堡,惯称川口,属碾伯县辖。1931年建县后设川口镇,1958年与北山、马场恒乡合并成立红旗公社,1962年分设川口公社,1984年复设川口镇。地处湟水谷地,湟水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产业以商贸、运输、建筑和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以小麦、蔬菜种植为主。兰(州)青(海)铁路、甘(肃)青(海)公路穿境。经济较发达,年产值超过亿元。境内有新石器山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授予“中国乡镇之星”称号。
全境内多是疏松的黄土层,由于地势之差,土层薄厚不一。川口地处高原,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冬寒夏暑,昼热夜凉,温度变化剧烈,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平均海拔1786米,日照充足,气候适宜,年平均降水量360.7毫米,年平均气温7.8℃,无霜期190-200天,适宜种植小麦、青裸、豌豆、洋芋等粮食作物和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是全县重要的粮食、蔬菜、水果生产基地。 境内有廉川古城、东垣古塔、清真大寺、广隆寺、古山城遗址、吉家堡遗址、边墙遗址等名胜古迹。 |
古鄯镇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镇。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府驻地38公里。 人口1.3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土、藏族等。 面积98.8平方公里。 辖三姓庄、范家河、桦林滩、郭家山、小岭、七里、 复家河、菜子湾、联合、三岔、古鄯、尖岭、毛家山庄13个村委会。 东汉和帝时在此筑龙耆城,唐属鄯州,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设西宁卫古鄯驿,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所辖老鸦峡古鄯堡, 建县后设古鄯镇。1950年改乡,1958年成立古鄯公社,1984年复设古鄯镇。 地处湟水谷地南侧山地、沟谷地。产业以商贸、运输、建筑和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以小麦、油菜种植为主。 通县乡公路。 境内有“七里药泉”旅游胜地。 |
马营镇[MaYinZhen]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镇。
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府驻地65公里,全镇总面积为57.9平方公里,东西宽7公里,南北长约8.3公里,平均海拔2437米。总人口28631人,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3.2%。辖安家、洒大庄、沙楞沟、大滩、-、三联、菜园、罗家沟、鲍家山、朱家山、双泉堡、和平、马家、王家、阳山15个行政村,145个合作社。- -历史沿革清乾隆廿七年(1762年)以前,属河州边外地,道光三年(1823年)改隶西宁府循化厅,民和建县时归民和设-镇。1953年改设-街政府,1954年设-镇,1958与转导乡、大庄乡合并成立-公社,1984年复设-镇。
地处湟水水系和黄河水系分水岭的山地。产业以商贸、运输、建筑和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以小麦、油菜、蚕豆等种植为主。通县乡公路。 全镇国有林地面积为133765亩,集体林地面积67425亩。全镇涉及的南山绿化面积为3665.9亩,退耕还林面积9475.5亩,全镇森林覆盖率已达50%,已建成保护基本农田面积14170亩,占现有耕地面积的77%。 2003年-镇被市环保局确定为生态建设示范镇建设试点。 -旅游业正在逐步建设中的鸡峰山风景旅游区和龙凤山温泉旅游度假山庄将带动全镇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一些山区村也利用地处城郊的优势发展农业观光游和生态旅游、农家乐等新的旅游资源正在被不断开发。
马营地区主要生产马营豌豆手工粉条、马营陈醋等特色产品。马营陈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年前,自明清以来,马营镇为重要的茶马互市集散地。当时,山陕客商和临夏等地的能工巧匠,沿着丝绸之路南道相继进入马营地区,逐步形成马营集镇市场。民国初,随着集市的活跃,街面上出现醋坊、酒坊、药坊、糖坊等60家。当时较为著名的“渊发明”“敬心意”等商号就曾经销过马营陈醋。马营豌豆手工粉条被命名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马营地区名胜古迹有马营清真大寺。 |
官亭镇是青海省土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这里拥有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土族纳顿的诞生地,拥有“东方庞贝古城”的喇家遗址,也是我省有名的瓜果之乡。
官亭镇[Guan Ting Zhen]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镇。位于县境南部,黄河北岸,南以黄河与甘肃省为界,距县府驻地90公里。 人口1.5万,以土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9.1%。面积67.1平方公里。辖东村、中村、西村、喇家、鲍家、赵木川、先锋、吾石、别洛、河沿、光辉、前进、寨子13个村委会。 民和建县前属碾伯县辖官亭堡,建县后设官亭乡,解放初设官亭镇,1956年成立官亭土族乡, 1958年与中川乡、杏儿乡合并成立黄河公社,1962年分设官亭公社,1984年复设官亭镇。 地处黄河北岸谷地,黄河由西向东流经境南。 产业以商贸、运输、建筑和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以小麦、豌(蚕)豆种植为主。通县乡公路。境内有昌家村新石器胡热遗址和喇家村马厂类型齐家文化遗址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驻地14千米。人口1.3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3.3%。面积57.7平方千米。辖巴州一、巴州二、祁家、上马家、下马家、万泉堡、洒力池、凉尔湾、麻家湾、羊羔滩、老官坪、巴州垣12个村委会。明洪武年间,因在巴州沟设驿站而称巴州驿,嘉靖年间改称巴州堡。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巴州堡,建县后设巴州乡,1958年与东沟、西沟、联合乡合并成立巴州公社,1962年分设巴州公社,1984年复设巴州乡。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0号文批复:撤销巴州乡,设立巴州镇。
巴州镇。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镇,位于县境北部, 距县府驻地14千米。人口1.3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3.3%。面积57.7平方千米。辖巴州一、巴州二、祁家、上马家、下马家、万泉堡、洒力池、凉尔湾、麻家湾、羊羔滩、老官坪、巴州垣12个村委会。明洪武年间,因在巴州沟设驿站而称巴州驿,嘉靖年间改称巴州堡。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巴州堡,建县后设巴州乡,1958年与东沟、西沟、联合乡合并成立巴州公社,1962年分设巴州公社,1984年复设巴州乡。 -具体介绍巴州镇资源丰富。有天然草场56万亩,牲畜饲料地11.42万亩 巴州镇 ;地下富含矿石、河流沙、膨润土、黄沙土;树木有:柳树、灌木等;草本植物有:碱草、三棱草、大叶章、山韭菜、马莲等;药材类植物有:黄芪、防风、芍药、玉竹等。全乡地上、地下水资源丰富,境内流经伊敏河、辉河两大水系。 草原风貌保存完整,是唯一汇集内蒙古九大类型草原的地区,也是中国北方草原最华丽、最壮美的地段,素有“天堂草原”之美称。这里,绿草如海,畜群如云,毡包如扣,河曲流银。所辖景点有集蒙古族衣食住行民俗文化为一体的“蒙古浩特”;有再现古老草原游牧民族生活景观的“游牧部落”;也有展示森林草原向草甸草原过渡带特色的“森林草原生态区”。这三处景点是海内外游客观赏秀丽草原景色、领略游牧民族风情的首选之地,到这里来旅游,会给您无限美好的精神享受。 -发展已经形成了以煤炭采掘加工为主的煤炭工业;以盐硝开采转化为主的盐化
硝化工业;以石膏、滑石粉、石灰岩开采加工为主的建材工业;以驼绒制品和手工地毯为主的纺织工业和以肉类苁蓉、锁阳为原料的酿造业及药品加工业。亚洲最大的-厂——泰达制钠分公司,全国第一个机械化湖盐厂“吉兰泰盐化集团”,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西北最大的燃料生产基地——阿拉善西北染厂,内蒙古重点化工厂企业“吉兰泰碱厂”、优质“太西煤”出口基地、全区探明储量最大的“珠拉金矿”均在我旗境内。 |
【满坪镇(man ping zhen)】 位于县境西南部,镇政府驻地满坪村,距离县城60公里,东、东南邻-镇、前河乡,南接甘沟乡,西连化隆县,北邻古鄯镇,总面积55.3平方公里。辖朵卜、陈家、河口、集场、满坪、清泉、大庄、山庄、沙拉坡、东湾、大滩、浪塘、新建、阳龙坪、傲沟15个村民委员会,75个合作社,3520户,16488人,其中农业人口1.3599万人。
-历史沿革境内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方言称“漫坪”,转音为“满坪”。解放初期设为太和乡,1950年改称“满坪乡”,1958年成立满坪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满坪乡。1985年改称满坪回族乡,年底又取消民族称谓,改为满坪乡。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0号文批复:撤销满坪乡,设立满坪镇。 -经济发展经济以农为主。1985年有耕地2.6894万亩,粮食总产量343.31万公斤,亩产144.12公斤;油料作物总产24.37万公斤,亩产48.72公斤。年总收入243.69万元,比1980年增长近1.6倍。其中农业收入135.41万元;林业收入1.95万元;牧业收入19.37万元;工业收入72.88万元;交通运输业收入3.95万元;建筑业收入3.06万元;商业饮食收入2.18万元。有大牲畜2983只(头),羊2792只;造林9000多亩。川官公路(川口镇至官亭镇)穿镇而过,交通便利。 -镇内设施镇政府所在村设有信用社、电信局、联通营业厅、移动营业厅、兽医站、卫生院、派出所、交警中队、文化站、林业站、综合治理站等。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5所;东湾村建有电视转播站。浪塘村有水库一座。其中海拔最高的山是浪塘山,海拔3500米。 境内有马厂、齐家、卡约、唐汪式等类型文化遗址和其他古迹7处,藏传佛教2个,本康滩寺和山佛寺,共有-15名。 |
李二堡镇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驻地17公里。人口0.9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3%。面积44.1平方公里。辖李二堡、祁家、范家、前庞家、焦土、康各代、乐园、马莲滩、牙儿、张家湾10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后设共和乡,1950年为第六区第二乡,1954年改称李二堡乡,1958年成立李二堡公社,1984年复设李二堡乡。地处湟水谷地南侧山地、沟谷地。产业以商贸、运输、建筑、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以小麦、马铃薯、豌(蚕)豆种植为主。通县乡公路。境内有马家窑、马厂类型罗巴垣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硖门乡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35公里。 人口1.1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回、土族。 面积104平方公里。辖李家庄、康扬、孙家庄、腰路、阳坡、石家庄、峡门、深巴、直沟、甘池、巴子沟、甲子山12个村委会。1931年设硖门乡,1950年为第六区第五乡,1958年并入松树公社,1961年分设硖门公社,1984年复设硖门乡。地处湟水谷地南侧沟谷地、山地。产业以商贸、运输、建筑、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以小麦、青稞、油菜种植为主。通县乡公路。 |
马场垣乡,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乡,省、县粮油、瓜果生产基地之一。 位于县境东北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12公里。 人口1.8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46%。面积109.6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
明清时期为牧马场,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下川口堡。解放初设自由乡,后改称马场垣乡,1958年与川口镇合并成立红旗公社,1961年分设马场垣公社,1984年复设马场垣乡。 -人文经济 马场垣乡是全县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之一。这里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海拨1782米,年平均降水量为360毫米,平均气温为7.9℃,无霜期190天至200天。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主要农作物以冬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西瓜、桃、梨、核桃、人参果、西甜瓜、辣椒、西红柿等。2011年来,乡党委政府根据县委关于全力打造马场垣乡金星核心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的要求,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先后在团结村、金星等村流转土地1200亩,大力发展人参果、西甜瓜、辣子、西红柿、油桃等特色农业,建成温棚达386栋,核桃育苗基地200亩,月菊、枸杞、丁香、沙柳、杏子等育苗基地500亩,韭菜生产基地100亩,番茄制种基地60亩;南瓜、西红柿、辣椒等露天蔬菜生产基地800亩,章丘大葱生产基地150亩,全乡现代农业格局基本形成。同时,为全县川水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带动辐射作用。- -马场垣遗址 马场垣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场垣乡边墙村及村西湟水南岸第二台地上。遗址面积64万平方米左右,文化堆积厚50-150厘米。地面散布有陶片,断崖处暴露有灰层、灰坑,灰层与灰坑中夹有较多的杂骨、陶片。所见陶片有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泥质红陶,绘有四大圆圈、蛙形纹、方格纹、网纹等图案的彩陶壶、彩陶罐等残片;辛店文化姬家川类型的加砂陶罐、鬲及绘有回纹的彩陶罐残片;还有少量的齐家文化与卡约文化上孙类型的陶器残片等遗物。遗址中心部位有一三角形大坑将遗址分割成东、西、北三部分。东部靠村庄除地面散布有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陶片外,并有墓葬。西部是马厂类型时期的墓葬地,边缘有少量的辛店文化姬家川类型的墓葬。遗址中部为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居住区。北部偏西有一椭圆形约800平方米孤立的台地,是辛店文化姬家川类型时期的居住地。 这里是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命名地,1924年被瑞典人安特生发现。
西自上川口,东至下川口,这处大台地统称马场垣。安特生以边墙村附近发现的墓葬出土陶器,用马场垣这一统称而命名为马厂(场)类型。实际上遗址位在边墙村,并非在马场垣村。马场垣(边墙村)遗址面积相当大,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它不仅包含了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为主的居住遗址和葬地,还包含了辛店文化的居住遗址以及少量的齐家文化、卡约文化遗址和墓葬。此遗址原来保存完整,1992年因平整土地将西部墓地几乎破坏无余。此遗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北山乡 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乡。位于县境北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22公里。 人口0.5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族、土族。 面积65.4平方公里。辖庄子沟、先锋、德兴、永进、牙合、罗家湾、宽都兰7个村委会。 1931年设河北镇,后改享堂乡。1949年沿旧制设享堂乡,1956年设北山乡,1958年与川口镇合并成立红旗公社, 1961年分设北山公社,1984年复设北山乡。地处湟水谷地北侧和大通河谷地西侧的山地、沟谷地。产业以运输、建筑业为主。农业以小麦、马铃薯、豌(蚕)豆种植为主。通县乡公路。 |
松树乡[SongShuXiang],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13公里。人口0.7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土族。面积44.4平方公里。辖店子、松树、百姓、崖湾、家仁庄、路家堡、杨家牙合、胡拉海、飞禽山、山背后10个村委会。
松树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乡政府驻地崖湾村,距县城13公里。东邻川口镇,南邻核桃庄乡,西和新民乡交界,西北与乐都县洪水乡交界,北与北山乡为邻,1950年建政时为元区第七分,1956年撤区并乡时叫松树乡,1958年叫松树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松树乡。松树乡下辖:湖拉海、店子、松树、百姓、崖湾、加仁、路家堡、牙合8个行政村,36个合作社,2132户,8199人。总面积为76.00平方千米,总人口为0.79万人。平均海拔2170米,东经96°,北纬30°,年平均气温8℃左右,最低气温零下20℃左右,最高气温可达35℃左右,年降水350毫米左右,总面积76平方公里。兰西高速公路、甘青铁路、109国道及天然气管道从乡北穿过,耕地总面积757公顷,其中:山地505.97公顷、水地251.03公顷。全乡退耕还林总面积为953.33公顷。主要民族有汉族、回族、藏族。主要姓氏以李、杜、马、白、余为主。
松树乡主要有马家窑、马厂、唐汪氏、辛店等文化遗址35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境内有民和古八景之一“莲台夕照”,有藏传佛教寺院莲花台寺,该寺亦称“莲花寺”,藏语称“莲花台具喜十地兴旺洲”。由李家-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原设有参尼、居巴、丁科、曼巴四个仓和印经院,规模较大。同治年间毁于兵燹,民国七至九年重建,莲花台寺仅有参尼扎仓,另有李家拉让(-府邸)、吉哇拉让、管家米家昂及张家昂等。 |
西沟乡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25千米。人口1.1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9.5%。面积72.5平方千米。辖南垣、官地、马家河、三方、腰岘、凉坪、大滩7个村委会。建县前为碾伯县辖西沟堡,建县后设西沟乡,1949年沿旧制仍设西沟乡,1958年并入巴州公社,1961年分设西沟公社,1984年复设西沟乡。 |
总堡乡[Zong Bu Xiang] 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乡。 位于县境东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42公里。 人口1.1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2.6%,土族占0.3%。面积64.3平方公里。辖垣坡、三家、高家、深巴、台儿哇、占沟、总堡、哈家、三垣、总垣、中垣11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大总堡,建县后设总堡乡,1949年沿旧制设总堡乡,1958年并入隆治公社,1961年分设总堡公社,1984年复设总堡乡。地处湟水谷地南侧山地、沟谷地。产业以商贸、运输、建筑和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以小麦、马铃薯、豌(蚕)豆种植为主。通县乡公路。 |
隆治乡[Long Zhi Xiang]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乡。位于县境东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38公里。 人口0.9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族、土族等。 面积103.7平方公里,辖桥头、张家、铁家、前山、后山、李家、白武家、永平、顶顶山、秦家岭10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红嘴堡,建县后曾设红嘴、铁李等乡,1954年设隆治乡,1958年设隆治公社,1984年复设隆治乡。地处湟水谷地南侧山地、沟谷地。 产业以商贸、运输、建筑、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以小麦、马铃薯、豌(蚕)豆种植为主。通县乡公路。
|
大庄乡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乡。位于县境中东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60公里。人口1.3万, 以回族为主, 占总人口99%以上。 面积67.7平方公里。辖李家岭、丁家嘴、崔家湾、大庄、哈家圈、魏家台、唐卡、塔卧、台集、三家湾、马家川、东山、韩家岭、高兴湾、孟家15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西纳堡,建县后设大塘乡,1950年更名前进乡,1956年成立大庄回族乡,1958年并入-公社,1961年分设大庄乡,1984年复设大庄回族乡,1985年改称大庄乡。地处湟水谷地南侧山地、沟谷地。产业以商贸、运输、建筑、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以小麦,马铃薯、豌(蚕)豆种植为主。通县乡公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