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潘村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潘村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49年成立范庄、双山、苏曹三村,属潘村乡;1955年为初级社;1958年政社合一,为范庄、双山、苏曹三个大队,属先锋公社;1962年三个大队划属潘村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置范庄、双山、苏曹三个村,属潘村乡;1985年5月属潘村镇;2008年村级区划调整,范庄、双山、苏曹三村合并成立新的范庄村,驻地范庄,隶属潘村镇至今。

1949年成立柳塘、兴旺、新华三村,属潘村乡;1955年为初级社;1958年政社合一,为柳塘、兴旺、新华三个大队,属先锋公社;1962年三个大队划属潘村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置柳塘、兴旺、新华三个村,属潘村乡;1985年5月属潘村镇;2008年村级区划调整,柳塘、兴旺、新华三村合并成立新的柳塘村,驻地陈庄,隶属潘村镇至今。

1949年解放成立芦塘、石岗、张巷三村,属潘村乡;1955年为初级社;1958年政社合一,为芦塘、石岗、张巷三个大队,属先锋人民公社;1962年三个大队划属潘村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置芦塘、石岗、张巷三个村,属潘村乡;1985年5月属潘村镇;2008年村级区划调整,芦塘、石岗、张巷三村合并成立新的范庄村,驻地范庄,隶属潘村镇至今。

1949年成立中淮、引河两村,属太平乡;1955年为初级社;1958年政社合一,为中淮、引河两个大队,属先锋人民公社;1962年两个大队划属太平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置中淮、引河两个村,属太平乡;2007年5月随太平乡并入潘村镇;2008年村级区划调整,中淮、引河两村合并成立新的中淮村,驻地不变,隶属潘村镇至今。

1949年成立农庄村,属太平乡;1955年为初级社;1958年政社合一,为农庄大队,属先锋公社;1962年划属太平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复置农庄村,属太平乡;2007年5月随太平乡并入潘村镇,属其至今。

1949年成立张台、农科两村,属太平乡;1955年为初级社;1958年政社合一,为张台、农科两个大队,属先锋公社;1962年两个大队划属太平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置张台、农科两个村,属太平乡;1987年农科村更名为侉场村;2007年5月随太平乡并入潘村镇;2008年村级区划调整,张台、侉场两村合并成立新的张台村,驻地杨台子,隶属潘村镇至今。

1949年成立紫阳、朱刘、南曹三村,属紫阳乡;1955年为初级社;1958年政社合一,为紫阳、朱刘、南曹三个大队,属先锋公社;1962年三个大队划属紫阳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置紫阳、朱刘、南曹三个村,属紫阳乡;1992年随紫阳乡并入潘村镇;1995年复属紫阳乡;2007年5月复随紫阳乡并入潘村镇;2008年村级区划调整,紫阳、朱刘、南曹三村合并成立新的紫阳村,驻地不变,隶属潘村镇至今。

1949年成立钱西、魏渡两村,属紫阳乡;1955年为初级社;1958年政社合一,为钱西、魏渡两个大队,属先锋公社;1962年两个大队划属紫阳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置钱西、魏渡两个村,属紫阳乡;1992年随紫阳乡并入潘村镇;1995年复属紫阳乡;2007年5月复随紫阳乡并入潘村镇;2008年村级区划调整,钱西、魏渡、高嘴渔业村合并成立新的钱西村,驻地季庄,隶属潘村镇至今。

1949年解放成立殷桥、山郭、熊吴、赤山四村,属紫阳乡;1955年为初级社;1958年政社合一,为殷桥、山郭、熊吴、赤山四个大队,属先锋人民公社;1962年四个大队划属紫阳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置殷桥、山郭、熊吴、赤山四个村,属紫阳乡;1992年随紫阳乡并入潘村镇;1995年复属紫阳乡;2007年5月复随紫阳乡并入潘村镇;2008年村级区划调整,殷桥、山郭、熊吴、赤山四村合并成立新的殷桥村,驻地桥东,隶属潘村镇至今。

1949年解放成立曹塘、二郎两村,属紫阳乡;1955年为初级社;1958年政社合一,为曹塘、二郎两个大队,属先锋人民公社;1962年两个大队划属紫阳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置曹塘、二郎两个村,属紫阳乡;1992年随紫阳乡并入潘村镇;1995年复属紫阳乡;2007年5月复随紫阳乡并入潘村镇;2008年村级区划调整,曹塘、二郎两村合并成立新的曹塘村,驻地曹塘庄,隶属潘村镇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