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桑珠孜区曲美乡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桑珠孜区曲美乡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多仁”藏文意为“石碑”。因从前该地曲美拉康寺庙的七万僧伽,从东门出发后去到今纳塘附近立石碑的地方而得名为“多仁”。多仁村东邻岗西村,西与曲冲村相接,南与宗村相连,北靠拉琼村。设有多仁1个村民小组。面积16.6平方千米,人口260人。海拔3881米。
“拉贵”藏文意为“位于羊圈角落处的村庄”。因本村位于一个叫杂热的羊圈角落处而得名。1988年5月设立。

拉贵村东邻帕伦村,西与那当村相连,南与拉琼村相接,北靠夏瑞村。设有拉贵1个村民小组。面积12.5平方千米,人口394人。海拔3859米。

桑珠普,藏文意为山沟里的福地。之前因本村位于山沟腹地而得名,本村于2000年整村搬迁至318国道沿线。1988年5月设立。

桑珠普村东邻卡热社区居委会,西与夏瑞村相连,南与班久伦布村相接,北靠德勒社区居委会。设有桑珠普1个村民小组。面积15.8平方千米,人口228人。海拔3906米。

夏瑞,藏文意为逃跑之鹿。相传,从前该地有一个叫贡布多吉的猎人在打猎时,将箭射到一只母鹿的乳部,受伤的母鹿在奔跑时从乳房不断漏出鹿奶,在沿途撒了一地,因此得名为夏瑞,如今本村沿途山峰边际依旧可见较长的白色的痕迹。1988年5月设立。

夏瑞村东邻塔杰村,西与康萨村相连,南与那当村相接,北靠桑珠普村。设有夏瑞1个村民小组。面积17.9平方千米,人口322人。海拔3954米。

”那塘”(又写为“纳塘”),藏文含义为“像鼻平地”。传说,公元1042年,佛教大师觉沃杰▪巴丹啊底峡传法游历之此地时,预言在这地貌形状如象鼻一样的平地,将来定会新建一座大寺庙,后来果然在此处立起了一座大寺庙,后人便命名为“纳塘寺”,而该地也因此得名为“那塘”。1951年前称为那当谿嘎。

1988年5月设立那塘村。

那塘村东邻拉贵村,西与仁青林村相连,南与曲冲村相接,北靠夏瑞村。设有纳当1个村民小组。面积40.4平方千米,人口1028人。海拔3917米。

因本村原先为曲美宗政府所在之地,因此命名为“宗”。1988年5月设立。

宗村村东邻德村,西与曲美村相连,南与达措村相接,北靠拉琼村。设有宗1个村民小组。面积14.6平方千米,人口546人。海拔3907米。

“德”意为“安逸”,故名。1988年5月设立。

德村村东邻边荣村,西与达措相连,南与安布村相接,北靠宗村。设有德1个村民小组。面积32.9平方千米,人口230人。海拔4005米。

“曲美”意为“泉水”,故名。1960年名为曲美乡,1988年5月更为曲美村。

曲美村东邻宗村,西与切白村、加日村相接,南与热丹林村相连,北靠仁青林村。曲美乡人民政府驻地。设有曲美1个村民小组。面积35.7平方千米,人口325人。通曲美乡到曲美村的公路。海拔3898米。

“达措”藏文意为“看到既可感受到”的意思,故名。1988年5月设立。

达措村东邻德村,西与热丹林村相连,南与安布村相接,北靠宗村。设有达措、杂2个村民小组。面积28.37平方千米,人口162人。海拔3923米。

相传因本村从前为曲美卓玛拉康寺庙聚集七万僧伽举行法会时,烧火用料荆棘与怪柳等物存放的地方,因而得名为”切白。1960称为切白乡。

1988年改为切白村。

切白村东邻达措村,西与卡堆村相连,南与孜村相接,北靠仁青林村。设有切白1个村民小组。面积30.4平方千米,人口402人。海拔3946米。

“仁青林”意为“珍宝之地”,故名。1988年5月设立。

仁青林村东邻纳当村,西与加列村相连,南与加日村相接,北靠夏瑞村。设有仁青林1个村民小组。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222人。海拔4005米。

“热旦林”意为“坚固”,故名。1988年5月设立。

热旦林村东邻达措村,西与切白村相连,南与帕冲村相接,北靠曲美村。设有热丹林1个村民小组。面积29.6平方千米,人口325人。海拔3922米。

“帕伦”藏文意为“盐碱泡地”。因本村为盐碱泡湿地而得名。1988年5月设立。

帕伦村东邻岗西村、顶村,西与夏瑞村相接,南与拉贵村相连,北靠塔杰村。设有帕伦1个村民小组。面积14.6平方千米,人口312人。海拔3867米。

因本村位于由美卓玛拉康寺庙的外围而得名。1988年5月设立。

加日村东邻曲美村,西与卡堆村相接,南与切白村相连,北靠仁青林村。设有加日1个村民小组。面积47.5平方千米,人口307人。海拔3959米。

”拉琼”意为“小神仙”,故名。1988年5月设立。

拉琼村东邻岗西村,西与纳当村相连,南与曲冲村相接,北靠拉贵村。设有拉琼1个村民小组。面积13.5平方千米,人口415人。海拔387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