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汉语字义,即成立社区自治组织,通过服务居民,使居民们之间心连心、手拉手共建美好家园。根据组织形式命名为连木沁社区居委会。 |
此地原来有一个高达30米的白土墩(古烽火台),故,故名。 |
因本村道路两边居民密集,形成一条长街,故名。 |
本村以前只有4户人家。后来鲁克沁王将一部分人近到这里居住,比村发展较早,是原来的老汗都。故维语称艾斯力汗都。为了便于组织管理,故名。 |
由于以前这个村坎儿井比较多,一共有8道(日浇地64亩),所以被称为汗都坎村。由于坎儿井多,人口也逐渐增多,为了便于组织管理,故名。 |
1840年本村只有少数几户人家,后面人们陆续迁移过来,形成小街市,取名为夏买里,1988年为了便于组织管理成立汗都夏村村村民委员会(另一说法是,据传这里有汉代建造的一座烽火台,俗称大墩,因而得名)。汗都夏村系维吾尔语,“汗都”原为“汉墩”,汗都夏村意为城街村。根据组织形式命名为汗都夏村村民委员会。 |
尤库日买里系维吾尔语,意为上边村。根据组织形式命名为尤库日买里村村民委员会。 |
本村原名“曲冈勒克尔(枣刺之地),早先这里的地埂上都长有小枣树,后演变为”曲旺克尔。为了便于组织管理。 |
1830年时,这里是一片草场,只有九户人家居住,因地处风沙地带,故维语称库木买里,意为沙子村,故名。 |
连木沁巴扎村,故名。 |
连木沁坎村维吾尔语,“连木沁坎”意为潮湿草泥坎儿井,故名。 |
有个从哈拉和卓来的苏里糖素非达尼什满途径这里住宿,以后听说这个人还住过哈卡和卓和阿斯坦,连木沁阿斯坦合哈密阿斯坦等地,凡是他住过的地方都称阿斯坦,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