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嵩明县嵩阳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嵩明县嵩阳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65年成立嵩阳镇居委会,有工作人员3人,后因多种因素居委会工作全面停滞。

1997年10月9日经县委常委研究以(1997)11号文件批准,于当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嵩阳镇人民政府,安排1人负责。

日常工作租借嵩明县工会俱乐部二楼房屋办公。

1998年9月1日根据组织部(1998)9号文件,任命主任、文书各1名,居委会工作人员增至三人。

2000年,批复更名为嵩阳镇居民办事处。

2003年4月28日改称嵩阳镇嵩阳社区。

2003年12月9日成立了嵩阳社区党支部。

2010年2月26日成立了嵩阳社区党总支。

今西南街社区、东北街社区,1950-1957年属杨桥区嵩阳镇(县城区)。

1958年10月-1984年3月属嵩阳人民公社嵩阳生产大队。

1984年,为适应城镇发展和管理的需要才分为西南街、东北街两个片区。

1984年4月成立西南街办事处。

2000年11月改为村民委员会。

2008年8月改为西南街社区,下辖7个居民小组,属嵩阳镇。

2011年起属嵩阳街道。

1950年至1957年属杨桥区嵩阳镇(嵩明县城区)。

1958年10月-1984年3月,属嵩阳人民公社嵩阳生产大队。

1984年4月为东北街办事处,下设10个村民小组,属嵩阳镇。

2001年1月改设东北街村民委员会。

2008年8月改为东北街社区,下设10个居民小组,属嵩阳镇。

2011年3月起属嵩阳街道。

1950年属杨桥区嵩阳镇。

1951年5月成立上墩乡。

1958年10月成立伍村管理区,1961年7月改称伍村生产大队,属嵩阳(红旗)人民公社。

1963年1月与回辉大队合设伍村(小)公社,属杨桥区。

1966年7月复名伍村大队,属嵩阳公社。

1987年4月更名为嵩阳镇晁家村办事处。

2000年12月改为晁家村民委员会,属嵩阳镇。

2008年10月,更名为晁家社区,属嵩阳街道。

相关。

1950年7月设云溪乡。

1951年5月更名小山脚乡。

1953年5月与东村等村合设东山乡,属杨桥区。

1958年10月成立山脚管理区。

1961年6月分设山脚生产大队和普沙生产大队,属嵩阳(红旗)人民公社。

1963年1月合并成立山脚(小)公社,属杨桥区。

1966年7月复名山脚大队。

1984年3月建立山脚乡,属倚伴区。

1987年12月,建立山脚办事处。

2000年11月改设山脚村民委员会。

2008年9月改设山脚社区,属嵩阳镇。

2011年3月起属嵩阳街道。

1950-1957年,先后属杨桥区边泉乡(上禾、河边村一带)、上墩乡。

1958年10月成立回辉管理区。

1961年8月改称回辉生产大队,属嵩阳(红旗)人民公社。

1963年2月与伍村大队合设伍村(小)公社,属杨桥区。

1966年7月复名回辉生产大队。

1984年4月成立回辉回族乡,属倚伴区。

1988年1月成立回辉办事处。

2001年1月办改为回辉村委会。

2008年10月改为回辉社区居委会,属嵩阳镇。

2011年3月起属嵩阳街道。

1950年-1957年,先后属杨桥区复兴乡、杨桥乡、永胜乡(杨桥、木作)。

1958年10月成立木作管理区。

1961年8月改为木作大队,下辖6个生产队,属杨桥(万能)人民公社。

1963年1月与白鹤、甸心大队合设木作(小)公社,属杨桥区。

1966年8月撤销小公社,复名。

1984年改为木作乡,属倚伴区。

1988年改为木作办事处。

2001年改为木作村民委员会。

2008年9月改为木作社区,辖下木作、上木作、牛墩、普矣四个居民小组,属嵩阳镇。

2011年3月属嵩阳街道。

1950年属杨桥区月丰乡。

1951年5月,成立倚伴乡。

1953年3月,与寺脚合并成立倚伴乡(半山乡)。

1957年9月,成立小倚伴(红旗)高级社,属杨桥区龙街乡。

1958年10月成立倚伴管理区,1960年12月,改为倚伴生产大队,属嵩阳(红旗)人民公社。

1963年1月建立杨桥区倚伴(小)公社,属杨桥区。

1966年5月,建立倚伴大队,属嵩阳公社。

1984年4月改为倚伴乡。

1987年12月改称倚伴办事处。

2000年12月更名为倚伴村委会。

2008年9月又变更为倚伴社区,属嵩阳镇。

2011年3月起属嵩阳街道。

1950年属杨桥区月丰乡。

1951年5月成立寺脚乡。

1953年3月并入倚伴乡。

1958年10月,今寺脚社区辖区成立袁家(寺脚)管理区。

1961年7月合设寺脚、罗锦两个生产大队,属嵩阳(红旗)人民公社。

1963年1月撤大队,合组寺脚人民公社,属杨桥区。

1966年6月复名寺脚大队,1968年4月更名为东风大队,属嵩阳公社。

1984年4月改设寺脚乡,属倚伴区。

1988年1月改为寺脚办事处。

2000年12月改设寺脚村委会。

2008年9月改设寺脚社区居委会,属嵩阳镇。

2011年3月起属嵩阳街道。

1950-1957年,先后属杨桥区云溪乡、小山脚乡、东山乡。

1958年10月成立东村管理区。

1961年7月改称东村生产大队,属嵩阳(红旗)人民公社。

1963年1月,改设东村(小)公社,属杨桥区。

1966年5月改为嵩阳公社东村生产大队。

1984年4月改为倚伴区东村乡。

1988年1月改为东村办事处。

2000年12月改为东村村民委员会,属嵩阳镇。

2013年4月改为东村社区,属嵩阳街道。

1961年前新春邑属寻甸县羊街公社。

1962年12月由寻甸划归嵩明县杨桥区,与同期由寻甸县划入的普渡、尖山、大营、龙院、接界等村合设新龙公社,下辖4个大队。

新春邑大队辖新春邑、接界、蛤蟆井、马场4村。

1963年2月改设新春邑公社,隶属杨桥区。

1966年5月改立新春邑大队,属新春邑公社。

1984年成立新春邑乡,属倚伴区。

1987年12月成立新春邑办事处,隶属嵩阳镇。

2000年12月成立新春邑村民委员会。

2013年4月改为新春邑社区,属嵩阳街道。

1961年前接界,新春邑、龙院、大营、尖山、普渡六个自然村,隶属寻甸羊街公社领导。

1962年12月划归嵩明县管辖,合设新龙公社,为全县15个公社之一,下设龙院、大营、普渡(上游)、尖山、新春邑5个大队。

1963年1月成立龙院人民(小)公社、下辖龙院、大营两个自然村,属杨桥区。

1966年5月改为永新大队,属新春邑公社。

1972年2月,龙院、大营分设大队,龙院大队下辖龙院、马家松园两个自然村。

1984年3月,改为龙院乡,属倚伴区。

1988年1月改为龙院办事处。

2001年改设龙院村民委员会,属嵩阳镇。

2013年6月改设龙院社区,属嵩阳街道。

1961年前属寻甸县羊街人民公社。

1962年12月划归嵩明县,成立大营生产大队,属新龙公社。

1963年1月,与龙院大队合设龙院(小)公社,属杨桥区。

1966年5月改称永新大队,属新春邑公社。

1972年2月龙院、大营分设大队,属嵩阳公社。

1984年4月建立大营回族乡,属倚伴区。

1988年1月改设大营办事处。

2001年1月改为大营村民委员会,属嵩阳镇。

2013年4月改为大营社区,属嵩阳街道。

1961年前属寻甸县羊街公社。

1962年12月划归嵩明县杨桥区新龙公社。

1963年1月改设(小)公社,属杨桥区。

1966年7月改设上游大队,属新春邑公社。

1971年隶属嵩阳公社。

1984年4月改设普渡乡,属倚伴区。

1987年12月撤乡改称普渡办事处。

2000年12月改为普渡村委会,隶属嵩阳镇。

2013年4月改为普渡社区,属嵩阳街道。

大庄,原属寻甸县,1967年3月划归嵩明县,设前卫大队,由新春邑公社管辖。

1972年1月撤销新春邑公社,由嵩阳公社管辖。

1984年4月,改设大庄乡,属倚伴区。

1988年1月,改设大庄办事处。

2001年1月改为大庄村民委员会,属嵩阳镇。

2013年6月改为大庄社区,属嵩阳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