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四会市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四会市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1994年4月26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销四会市的四会、清塘两镇建制,改设龙甫镇和贞山、城中、东城3个街道办事处。

2004年5月,城中街道城中社区居委会分设花街社区居委会。

2004年10月,城中街道的仓岗、沙尾邨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

2012年11月,城中街道的高狮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

[详细]

1993年11月前,原属清塘镇管辖,称清莲片,辖陶冲、陶塘、清东、河东、清塘5个管理区。

1993年11月,撤销清塘镇,其中青莲片和会城镇东方红村合并组建成立东城街道。

2003年10月,新江镇并入东城街道。

[详细]

明清时期,贞山街道境域属四会县管辖。

1958年9月,属清塘公社。

1987年,属清塘镇,称西沙片。

1994年3月,与贞山风景旅游区组建成立街道。

2002年4月,将邓村镇并入贞山街道。

[详细]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龙甫镇境域分属龙头铺、甫田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龙首乡、上甫乡等。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合并为龙甫乡。

1958年9月,并入清塘公社。

1994年3月,四会县改市后从原清塘镇划分而建立,称龙甫镇。

[详细]

清光绪年间,属田东铺。

民国期间,属第二区。

1949年12日,四会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先属第二区,后属第十一区。

1958年,合并为地豆乡。

1958年9月,成立第二人民公社。

后改名为地豆人民公社。

1961年4月,划分为地豆、威整、罗源、迳口人民公社。

1983年8月,撤社建区。

1987年3月,撤区建镇。

[详细]

明隆庆元年(1567年),有黄、罗、许、胡四姓人士在黄洞坑鹅稠下设圩开市贸易,谓鹅涌圩。

清嘉庆二年(1797年),改称为隆庆市。

光绪年间(1871年),设威整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设威整乡,属第二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改为威整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设威整乡,属四会县第二区。

1952年5月,划分为威整、南洲、黄洞乡,属广四县第十一区。

1954年7月,改称白沙乡,复属四会县第二区。

1957年1月,并为威整乡。

1958年9月,划入第二人民公社(后称地豆人民公社)。

1961年4月,从地豆人民公社划出成立威整人民公社。

1983年8月,撒社改区。

1987年3月,撤区建镇。

[详细]

清光绪年间,属罗源铺。

民国时期,改设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初,仍为乡建制。

1952年5月,分设铁坑、石寨、洞心乡。

1957年1月,合并为罗源乡。

1958年,划入地豆人民公社。

1961年4月,从地豆人民公社分出设立罗源人民公社。

1983年8月,改为区。

1987年3月,撤区建镇。

[详细]

新中国建国初期,属四会县第二区。

1954年,广宁四会合县时改称十一区。

1957年,撤区并大乡时分为上凤、下凤、内凤、外凤四大乡。

1958年,属地豆公社。

1961年,从地豆公社分出称迳口公社。

1983年,改称迳口区。

1987年,改为迳口镇。

[详细]

清康熙年间,永宁乡的寺山都、马山都和隆伏都,俱属大沙镇范围。

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第一区,一直相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前夕。

1949年12月,为第三区。

1952年5月,因广宁,四会县合并,改称十二区区。

1954年7月,复称第三区。

1957年1月,撤区并4个乡,撤销大沙镇。

1958年1月,合并为大沙、黄岗乡;同年9月合并成立第三人民公社;同年10月改称大沙人民公社。

1983年8月,撤社改区。

1987年3月,撤区改镇。

[详细]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后,绥江右岸地区划入广宁县,左岸地区属四会县。

清光绪年间,属四会县铁场铺,属广宁县设程村铺。

民国时期,属四会县设广善乡,属广宁县设2个乡。

1954年7月,原属广宁县的乡划归四会县,属第四区。

1957年1月,撤区并为石乡。

1958年9月,与黄田乡联合建立第四人民公社(后改石狗人民公社)。

1983年,撤社建区。

1987年3月,撤区改镇。

[详细]

宋代属建东乡和平里。

元至明代属建东乡二都。

清季属西乡二都。

民国时期改属第四区谷双乡。

解放初期改属第五区(公所驻谷口)。

1958年,属谷口人民公社。

1970年,社址移至莪洋。

1984年10月,改为莪洋镇。

1990年3月,因国家建设水口水电站,镇址乔迁黄田,易名黄田镇,安置移民6600人。

[详细]

秦、汉代后,属四会县地。

南朝宋远嘉十三年(436年),在此置化成县,后改化穆县,属绥建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化穆并入四会县。

唐武德五年(662年),复置化穆县。

贞观十三年(639年),并入四会县。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属大圃都,部分地区划入广宁县,另有一部分地区仍属四会县。

清代,为留甫铺。

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初为上源乡,清源乡。

民国时期,为清源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7月,把原属广宁县的江谷乡划归四会县。

1958年9月,成立江谷人民公社(又称第五区人民公社)。

1961年,分出龙江、江林、下茆另立人民公社。

1983年8月,撤社改区。

1987年3月,改为镇。

[详细]

1949年12月,设上茆、下茆乡,属第四区。

1952年2月,设下茆等5个乡,属广四县第九区。

1954年7月,改属四会县第五区。

1957年7月,合并为上茆、下茆乡。

1958年1月,再合并为下茆乡。

1958年9月,属江谷人民公社。

1961年4月,由江谷人民公社分出成立下茆人民公社。

1983年8月,撤社建区。

1987年3月,撤区改镇。

[详细]

2021年8月,经肇庆市人民政府同意,变更四会市东城街道部分行政管辖范围,设立四会市大旺街道。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