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河村早年叫三马庄,传说兄弟三人到介休谋生,兄长住在三马庄,二兄在马女村,三弟在下庄村各自创业,几百年来乃至上千年三村相处犹如一家人,十分融洽友好。三马庄鉴于特殊地域,地下水甚多,自然形成三个泉,第一叫葫芦泉,第二叫扁担泉,第三叫漂布泉,形成了三条极大的河流,当时三马庄的村民除自己种植水稻用水外,清澈见底的滔滔河水,直奔三马庄下游进入汾河,日复一日,后人用神奇的三条河,改名为今天的三道河村。 |
传说宋古村原名叫顺胡村,北宋太宗皇帝赵光义到雁门关视察经村南官道进介休县城,在进城前到郭林宗祠院大王庙观看,在大王庙的看家楼上远望顺胡村,高大的村堡墙,雄伟的门楼,庙群令其龙心大悦,对村里的庙宇古迹高度赞赏。宋太宗随口问了一句,村里姓胡的人多不多,村长说不多,宋太宗沉思了一下说把顺改为宋朝的宋,把胡字的月和古位置交换一下,叫宋古。 |
1951年-1960年赵家堡、李家堡、花园3个村庄,因规模较小并且紧邻而合并成一个大队,1961年分开为赵家堡大队,后虽无赵姓,但仍沿旧称。 |
因原地处汾河之南,早年村民张姓多,故名。汾河之北有“北张家庄”。 |
位居沙河(龙凤河下游)东岸,早年居民段姓多,故名。亦传隋末唐初,武将段锦柱曾屯兵于此,其间,山洪爆发,将营地冲为两段,该村居河之东,由此得名。 |
因村位居沙河(龙凤河下游)西岸,早年居民段姓多,故名。也传隋末唐初,武将段某曾屯兵于此,开荒种地,其间山洪暴发,将营地冲为两段,该村居河之西为西段屯。 |
洪善村原名叫薛家庄,薛家女与江西景德镇罗家人士结婚,婚后选定落脚点建立了洪善村。该村旧址席家庄,以巨户姓氏得名,后又相继迁来王、罗两巨户,罗姓巨户居官兼商,多文人学士,意愿“洪福齐天”,“行善积德”,该村名洪善村。 |
从1961年至1983年名叫宋安大队,分第一小队、第二小队、第三小队、第四小队、共分四个小队,从1984年至今更名为宋安村民委员会,分第一组、第二组,共分两个组。该村早年宋姓居多,村民意愿“安居乐业”,故取名宋安村。 |
相传在宋代两个村庄之间有一条小溪,上面驾着木制小桥供人们出行,在木桥的南面为南桥头村,北面为北桥头村,经过若干年以后的改造,现南桥头在汾河的北岸。 |
说在光绪3年前一次发大水,从上面冲下几个坐着一个编制的笼子的人并留在此处,因该村是上站村的派生居民点,比上站地势较低,故称“下站”。 |
自唐太宗李世民从太原到西安的官道驿站分为上站、中站、下站。原名七里庄(俗称“站落”),因距县城七里而得名,这里原为介休通往汾阳的大官道,又距汾河渡口不远,为方便过往行人车辆,早年曾在此设站,建有歇马店,现村郊有地名“卧马疙瘩”可证,后派生新的居名点,依地势高低分称,这里地势较高,故称上站。 |
据《水经注》:汾水西南逕界休县故城西,其中有左部城,侧临汾水。有据《山西历史地名录》:载:“板桥成在介休县西北十八里,《太平寰宇记》:介休县有板桥城。《郡国志》:刘渊击刘琨于此,其城阻水,以板桥为渡,又称韩版村。疑即今韩屯。”分析上述记载,所述韩版村与今韩屯,方位、地形相符,而距离有差,但新旧理制不同,且年隔久长,城址位置亦有变迁,故古之韩版村即今之韩屯,乃无疑也。 |
因居民李氏居多,故名“李家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