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松桃县普觉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松桃县普觉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嘉靖年间文武官员在此议事歇脚者众,得名“堡脚”。1912年,进士梁汝霖倡议更“堡脚”为“普觉”,取普遍觉醒义,始名普觉。
因村驻地干背河自然寨而得名。此寨位于河坎,河沟长期元水,故名。
因村驻地甘佃而得名。传说明洪武年间,在寨东面一里处设银香杏场,有人在此开店,供赶场人宿食,但很少顾及顾客,故名。意即赚不到钱的店铺。
明朝时期,该地位于驻军中心防区西边,名为西门坎,因村驻地西门坎而得名。
因村驻地真旗屯而得名。相传,明洪武年间为四十八旗军屯地,故名。解放后与普觉为一个大队,1983年12月划真旗屯村。
因村驻地真武堡而得名,明洪武年间名为雷旗屯,此后因曾有人在此练过武而改为真武堡。
因村驻地高坎而得名。此村田地不平,住家多砌高石坎,故名。
原为新庄,因有同名,后改东门。
因此地有一溶洞,洞口住一姜姓人家,故名。1980年前属大坪区平头乡,1980年后以划属普觉区大嗣乡至今。
此寨位于山脚,山名棉花山,寨以山名。
此地蕴藏水银,并设厂开采,故名。
因此寨的西南有一座山,形如猫,故名。
寨南有条小河,流出后又倒入另一条小河,故名倒塘,常写作道塘。
此处有一块较大的土地,呈圆形,后为百姓耕作的菜地,故名。
因该村居名点前面有一池塘,故得名岑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