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高祖年间,董、刘两家曾受皇上恩典,子孙修高皇庙祭奠,村以庙命名。 |
清道光十一年(1831),师姓兄弟析居,从师老家(今属新桥镇)迁此成村,以姓定名。 |
明代,李姓由山西洪洞移此成村,始名李堂。清宣统二年(1910),因人口发展,户数增多,始移于此。更今名。 |
明初,魏姓由山西洪洞移民来此定居,以经盐店为主,四乡盐贩多来此贩盐,故名。 |
原名崔李庄,住有崔、李两姓。明初,张姓由山西洪洞移民前楼(本镇),于清代从前楼迁居河里套崔李庄,后崔、李两姓绝,更名张庄。再后,张庄分前后两个聚落,位于后,故名。 |
明代,丁姓由山西洪洞移此定居葡萄湾(今秣陵西南隅),后从葡萄湾徒此定居,以姓定庄名。 |
明末,来祖张守法从太康县杨庙西火张营讨饭来此定居,成村后沿用原村名,称火张营。 |
明末,解姓来祖由山西洪洞移此成村,初名药花园(山西老家村名)衙经营瓦窑,曾名瓦窑村。因解姓族人在此村建祠堂,更名解堂。 |
清康熙年间,石、郭两家表兄弟由山西洪洞移此成村,后郭姓外迁,以石姓定庄名。 |
明末,张姓由广阳移民来此,为纪念老家,定村名为广阳。 |
清乾隆年间,张姓从沈岗寺南张奶奶庙迁此定居,因迁来地属陈州管辖,称今名。 |
明末,崔姓由山西洪洞移民来此,见有一坑塘,便坐下休息,看此处环境不错,即在此定居,成村名“到坑村”,后又改名崔庄。清咸丰十一年(1861)崔东鲁倡捐创修寨,名后崔寨(又名和合寨),简称崔寨。 |
清乾隆年间,此处有小孟庄,住有陈、孟、李等姓。后,孟、李两姓绝,陈姓住村东头,故名陈东头。 |
明历万年间,祁姓迁此成村,村东南角有砖桥两座,故名。 |
明初,崔姓由山西洪洞移民崔楼,后人财兴旺,建十八座堂楼,有800顷。此处系崔姓富户的喂马棚,养有很多马匹,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