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桐梓县黄莲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桐梓县黄莲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解放前,湖南洞村属五区黄莲乡管理。

解放初期分别建立黄莲、螺蟹两个乡。

1950年隶属八区,驻地松坎。

1955年,改各区数序称谓,冠以区驻地地名,四区称松坎区。

1956年撤螺蟹乡扩大黄莲乡。

1958年湖南洞村建高潮大队。

1964年公社化后,建立黄莲公社,隶属于松坎区。

1984年调整体制,并区设乡镇,黄莲公社改为黄莲乡。

高潮大队改为湖南洞村,隶属于黄莲乡。

1992年,桐梓县实行建镇并乡撤区,黄莲乡与白露乡部分村合并建立黄莲乡,驻地黄莲坝。

2003年至2006年,根据省、市要求,实施撤区合村并组,湖南洞村维持原建制。

解放前,大溪河村属五区黄莲乡管理。

解放初期分别建立黄莲、螺蟹两个乡。

1950年隶属八区,驻地松坎。

1955年,改各区数序称谓,冠以区驻地地名,四区称松坎区。

1956年撤螺蟹乡扩大黄莲乡。

1958年大溪河村建联合大队。

1964年公社化后,建立黄莲公社,隶属于松坎区。

1984年调整体制,并区设乡镇,黄莲公社改为黄莲乡。

联合大队改为大溪河,隶属于黄莲乡。

1992年,桐梓县实行建镇并乡撤区,黄莲乡与白露乡部分村合并建立黄莲乡,驻地黄莲坝。

2003年至2006年,根据省、市要求,实施撤区合村并组,大溪河村维持原建制。

解放前,上螺蟹村属五区黄莲乡管理。

解放初期分别建立黄莲、螺蟹两个乡。

1950年,隶属八区,驻地松坎。

1955年,改各区数序称谓,冠以区驻地地名,四区称松坎区。

1956年,撤螺蟹乡扩大黄莲乡。

1958年上螺蟹村建团新大队。

1964年公社化后,建立黄莲公社,隶属于松坎区。

1984年调整体制,并区设乡镇,黄莲公社改为黄莲乡;上螺蟹大队改为上螺蟹村,隶属于黄莲乡。

1992年,桐梓县实行建镇并乡撤区,黄莲乡与白露乡部分村合并建立黄莲乡,驻地黄莲坝。

2003年至2006年,根据省、市要求,实施撤区合村并组,上螺蟹村维持原建制。

解放前,下螺蟹村属五区黄莲乡管理。

解放初期分别建立黄莲、螺蟹两个乡。

1950年隶属八区,驻地松坎。

1955年,改各区数序称谓,冠以区驻地地名,四区称松坎区。

1956年撤螺蟹乡扩大黄莲乡。

1958年下螺蟹村建桂新大队。

1964年公社化后,建立黄莲公社,隶属于松坎区。

1984年调整体制,并区设乡镇,黄莲公社改为黄莲乡;下螺蟹大队改为下螺蟹村,隶属于黄莲乡。

1992年,桐梓县实行建镇并乡撤区,黄莲乡与白露乡部分村合并建立黄莲乡,驻地黄莲坝。

2003年至2006年,根据省、市要求,实施撤区合村并组,下螺蟹村维持原建制。

解放前,大路井村属五区黄莲乡管理。

解放初期分别建立黄莲、螺蟹两个乡。

1950年隶属八区,驻地松坎。

1955年,改各区数序称谓,冠以区驻地地名,四区称松坎区。

1956年撤螺蟹乡扩大黄莲乡。

1958年大路井村建春森大队。

1964年公社化后,建立黄莲公社,隶属于松坎区。

1984年调整体制,并区设乡镇,黄莲公社改为黄莲乡。

春森大队改为大路井,隶属于黄莲乡。

1992年,桐梓县实行建镇并乡撤区,黄莲乡与白露乡部分村合并建立黄莲乡,驻地黄莲坝。

2003年至2006年,根据省、市要求,实施撤区合村并组,大路井村维持原建制。

解放前,大路井村属黄莲乡管理的四五六保。

解放后建立后深、道竹、白露三个乡。

1950年隶属八区,驻地松坎。

1955年,三乡合并为白露乡,驻地白露街。

公社化后,将羊蹬区管辖的水银公社以河为界,一半划给白露公社,一半划给塞口公社,后又将划给塞口公社的一半并为白露公社,驻地不变。

1958年,后深溪建立新台大队。

1968年,恢复水银、白露公社原建制。

1972年,驻地搬迁至瓦窑坪。

1984年,调整体制,并区设乡镇,白露公社改为白露乡。

新台大队改为后深溪村,隶属于白露乡。

1992年,桐梓县实行建镇并乡撤区,黄莲乡与白露乡部分村合并建立黄莲乡,驻地黄莲坝。

2003年至2006年,根据省、市要求,实施撤区合村并组,后深溪村维持原建制。

解放前,向坪村属黄莲乡管理的四五六保。

解放后建立后深、道竹、白露三个乡。

1950年隶属八区,驻地松坎。

1955年,三乡合并为白露乡,驻地白露街。

公社化时,将羊蹬区管辖的水银公社以河为界,一半划给白露公社,一半划给塞口公社,后又将划给塞口公社的一半并为白露公社,驻地不变。

1958年,向坪村建立向坪大队。

1968年,恢复水银、白露公社原建制。

1972年,驻地搬迁至瓦窑坪。

1984年调整体制,并区设乡镇,黄莲公社改为黄莲乡;向坪大队改为向坪村,隶属于黄莲乡。

1992年,桐梓县实行建镇并乡撤区,黄莲乡与白露乡部分村合并建立黄莲乡,驻地黄莲坝。

2003年至2006年,根据省、市要求,实施撤区合村并组,向坪村维持原建制。

解放前,银山村属黄莲乡管理的四五六保。

解放后建立后深、道竹、白露三个乡。

1950年隶属八区,驻地松坎。

1955年,三乡合并为白露乡,驻地白露街。

公社化后,将羊蹬区管辖的水银公社以河为界,一半划给白露公社,一半划给塞口公社,后又将划给塞口公社的一半并为白露公社,驻地不变。

1958年,银山村建立银山大队。

1968年,恢复水银、白露公社原建制。

1972年,驻地搬迁至瓦窑坪。

1984年调整体制,并区设乡镇,黄莲公社改为黄莲乡,银山大队改为银山村,隶属于黄莲乡。

1992年,桐梓县实行建镇并乡撤区,黄莲乡与白露乡部分村合并建立黄莲乡,驻地黄莲坝。

2003年至2006年,根据省、市要求,实施撤区合村并组,银山村维持原建制。

解放前,新庄村属黄莲乡管理的四五六保。

解放后建立后深、道竹、白露三个乡。

1950年隶属八区,驻地松坎。

1955年,三乡合并为白露乡,驻地白露街。

公社化后,将羊蹬区管辖的水银公社以河为界,一半划给白露公社,一半划给塞口公社,后又将划给塞口公社的一半并为白露公社,驻地不变。

1958年,建立大队。

1968年,恢复水银、白露公社原建制。

1972年,驻地搬迁至瓦窑坪。

1984年调整体制,并区设乡镇,黄莲公社改为黄莲乡,新庄大队改为新庄村,隶属于黄莲乡。

1992年,桐梓县实行建镇并乡撤区,黄莲乡与白露乡部分村合并建立黄莲乡,驻地黄莲坝。

2003年至2006年,根据省、市要求,实施撤区合村并组,新庄村维持原建制。

解放前,道竹村属黄莲乡管理的四五六保。

解放后建立后深、道竹、白露三个乡。

1950年隶属八区,驻地松坎。

1955年,三乡合并为白露乡,驻地白露街。

公社化后,将羊蹬区管辖的水银公社以河为界,一半划给白露公社,一半划给塞口公社,后又将划给塞口公社的一半并为白露公社,驻地不变。

1958年,道竹村建共和大队。

1968年,恢复水银、白露公社原建制。

1972年,驻地搬迁至瓦窑坪。

1984年调整体制,并区设乡镇,白露公社改为白露乡。

共和大队改为道竹村,隶属于白露乡。

1992年,桐梓县实行建镇并乡撤区,黄莲乡与白露乡部分村合并建立黄莲乡,驻地黄莲坝。

2003年至2006年,根据省、市要求,实施撤区合村并组,道竹村维持原建制。

解放前,黄莲坝村属五区黄莲乡管理。

解放初期分别建立黄莲、螺蟹两个乡。

1950年隶属八区,驻地松坎。

1955年,改各区数序称谓,冠以区驻地地名,四区称松坎区。

1956年撤螺蟹乡扩大黄莲乡。

1958年黄莲坝村建高峰大队。

1964年公社化后,建立黄莲公社,隶属于松坎区。

1984年调整体制,并区设乡镇,黄莲公社改为黄莲乡。

高峰大队改为黄连坝村,隶属于黄莲乡。

1992年,桐梓县实行建镇并乡撤区,黄莲乡与白露乡部分村合并建立黄莲乡,驻地黄莲坝。

2003年至2006年,根据省、市要求,实施撤区合村并组,黄莲坝村维持原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