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武汉青山区各街道地名由来

武汉青山区各街道地名由来

  “红卫”取自文革时期“红卫兵”的前两个字;“路”指道路;“街道”为辖区。 [详细]
  因辖区北面的冶金大道而得名。 [详细]
  以辖区内民国时期修建的一座便民交通设施“新沟桥”命名。 [详细]
  此区域原叫蒋家墩,因为历史原因改“蒋家墩”为红钢城。清光绪初年,国内动荡,兵连祸结。有黄州蒋姓兄弟三人由于生活所迫,一路逃难来到青山镇地界,见青山夾以西地广人稀,江边有一大片荒滩,无人耕种守护,便在此搭盖茅棚安顿下来。蒋氏兄弟三人昼夜不停地开垦荒地,勤奋劳作,希望早日收获种粮度过饥荒,天长日久,周围的人便把这个地方叫做蒋家棚。只因临江之处没有堤坝,每到春夏之际,大雨倾盆,江水暴涨,洪涝成灾,不但土地淹没,连草棚也被冲走。蒋氏兄弟为了生存,决计与之抗争,便利用农闲之季合力取土运石,在原地筑起一方数尺高的大墩台,并重新盖棚安家,从此被人称为蒋家墩。1954年,毛主席批准建立武汉钢铁公司,定址青山,来自全国10多个省的5万多名工人和7万多名家属集结在汉。伴随武钢的建设,武钢生活区相应规划出炉。武钢作为苏联援华的156个项目之一,在布局设计以及管理流程上都带有明显的苏式风格。武钢生活区的规划,基本上整体复制了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的模式。1956年,八、九、十街坊建成,这片红房子成为当时武钢最好的居住小区。红房子全部采用X街坊X门X户的形式统一来编排,这一惯例也沿用到后来的钢花新村和钢都花园。随着后期的发展,红房子达到十六个街坊之多,总面积50万平方米。红墙、红砖、红瓦、红屋顶、红窗户,每12栋红房子排列成矩形,中央是绿化带。这一团团红色的建筑,守护着武钢人。正是这个原因,这片区域也有了一个更为独特、更直接的名字——红钢城。“文化大革命”时期,在“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蒋家墩街改称红钢城街。“红”代表了红钢城建筑采用红墙、红砖、红瓦、红屋顶、红窗户的设计风格,同时也是中国最喜庆的颜色;“钢城”代表了因武钢而新建的城池。合并即代表了因武钢而生而兴的这座城市必将永葆喜庆、繁荣昌盛。 [详细]
  因辖区内武钢、一冶于1955年兴建的15万平方米职工简易住宅区而得名“工人新村”。后因避免与江岸区工人新村重名而更名为工人村。 [详细]
  因地处武昌之东而得名。 [详细]
  远在千年前这个临江小镇形成时,就因位于青山脚下而得名。当1955年建区后划分街道时,又因街道机关设在青山古镇而得名。 [详细]
  因毗邻白玉山而命名。 [详细]
  1985年2月10日,钢花新村工程破土动工,待到各街坊施工全面展开时,正值武钢4号高炉、3号平炉、3烧结第二系列和5号焦炉重点设备同步改造(时称“四同步”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标志着武钢钢铁“双400”万吨综合生产能力正式形成。武钢各冶炼厂、轧钢厂内到处钢花四溅,火红的钢材随着机车的高速运转而不停地飞舞。于是,武钢便将这片新建的职工住宅区命名为“钢花新村”。 [详细]
  为武钢建设的钢都花园多个街坊联合组建而成,因钢而兴,故名钢都,又因其建设风格偏花园式,引人入胜,故名。 [详细]
  来历有几种说法:一说以土质级别得名,此地土质级别为八级,没有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常发洪水,当地村民为求好运,将“级”改为“吉”,称八吉府;二说以官职和府邸得名,清朝蔚姓官员为前锋村人,在北京任职,为八级官员,后荣归故里,修建府邸,以官品命名,称八级府;三说因明清时期在此设八吉堡后演绎成八吉府而得名;四说因古代八吉府地势低洼,常闹洪灾,民不聊生,清朝顺治年间皇帝巡视江南,路过此地,询查民情,用斗量米,仅有八斤,便责令地方官员,丈量土地,修筑堤坝,改良土壤,豁免赋税,鼓励耕作,故名此地为八斤府,抗日战争时期,百姓祈祷平安大吉,改名为八吉府。街道名也是在撤乡设街道时改称八吉府街道。 [详细]
  因境内有青山而得名。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