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五里源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五里源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据县志记载,此村周边泉水河流众多,因此故名五里泉,又因泉、源意思相通,改名五里源。民间又叫五联营的原因是这里原有五个自然村,各因姓氏提名为丁庄、姜庄、康庄、马庄、闾庄,后随人口增多,联为一村,故名五联营。
因为紧邻五里源村南侧,且村庄较小,原称小南庄,后随人口增多,村庄扩大,去小称为南庄。
传南北朝时,有一位将军姓马名坊字子安,他途径此地,见此地有一甘泉,泉水清澈透明,景色宜人,就在此处暂时居住下来。后来外乡人及附近的人们,也陆续来此安居,逐渐形成村落。人们为纪念马坊将军,故名马坊村。
李固古称浊鹿城,东汉末年,曹丕篡位称帝,汉献帝刘协被贬为山阳公,住山阳县(今焦作市墙南村)浊鹿城(今修武县李固村南)。曹丕为防止汉献帝叛乱,派将军李固带兵住浊鹿城监视,因其为人正直,善待百姓,后人逐渐将浊鹿城叫为李固城,简称李固。
民国二十年县志载:明初焦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形成村庄,就以姓氏取名焦庄。又因郇封镇也有焦庄村,此焦庄在北,就改名为北焦庄村。
传很早以前,此地河流交错,湖泊遍地,物产丰富,居民聚居于此,择高处建房,故名水寨。后因村民相互争夺地盘,就在村中立石碑一块,石碑西为西水寨,以东就是东水寨。
传很早以前,此地河流交错,渠塘遍地,物产丰富,人们聚居于此,择高处建房,故名水寨。后因村民相互争夺地盘,就在村中立石碑一块,石碑西为西水寨,以东就是东水寨。
传唐朝以前和西板桥一个村,当时人口不多,居住分散,村的四周河沟纵横,人们为了交通之便,就在村口用石板架起了很多石桥,也叫成了板桥。唐朝时,当地官府在村中建了一座二郎庙。由于受迷信思想的影响,人们盖房都想远离寺庙,也因河沟的自然分别和人口的增多,逐渐就有了东、西板桥之分。如今人们还流传着“东板桥、西板桥,当中夹着个二郎庙”的传说。因在西板桥及二郎庙之东,故名东板桥。
传在唐朝以前和东板桥同一个村,当时人口不多,居住分散,村的四周河沟纵横,人们为了交通之便,就在村口用石板架起了很多石桥,这村也叫成了板桥。唐朝时期当地官府在村中建了一座二郎庙。由于受迷信思想的影响,人们盖房都想远离寺庙,也因河沟的自然分隔和人口的增多,逐渐就有了东、西板桥之分。如今人们就流传着“东板桥、西板桥,当中夹着个二郎庙”的传说。因在东板桥及二郎庙之西,故名西板桥。
明朝时,朱兴官封怀远将军,子孙世袭在此驻扎带兵,晚年以告老还乡在此定居,叫朱家营,简称朱营。
大堤屯原名大同村,在现在村东一里处,宋朝时获嘉县朱姓和武陟刘姓两户先后迁居于此,日久成村。当时县令往北巡视,常过此村,来往的百姓得跪拜接送,为了避免麻烦,将村西迁。因新迁处有一土堤,就把村名改为大堤屯。
传唐朝时在此修建一座很大的寺庙,几十座殿宇,僧人百余人。在寺院南边不远原有一家姓葛的在此居住,繁衍后代,渐成村落,故名葛寺。
传清初,此地在运河西北,地域宽广,有两户姓张的在此落户,得名小张庄。但此处的大部分土地是运河南岸庞屯吴家所有。有姓董的给吴家代种,为了种地方便,就在运河上架桥。后因嫌地远,董家就迁到张庄种地,将小张村改名为北吴村,后来吴家破产,将地卖给董、张两家,为了划清地界,就在桥边立碑为记,同时又将北吴村改成碑桥村,后简称碑桥。即桥边立界碑的村庄。
传明代曾在此处设置营所,因此处土地多躐礓石子,所以叫躐礓营。因二字难写,被改成烈江营,后又被误写为烈杠营。
传古代此处有一大河,河中有一小岛,当时人称钓鱼台。武王伐纣时,在此扎营。后岛上逐渐有了居民,日久成村落,故名钓台营。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