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湘乐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湘乐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79年从宇村大队析出,成立于家大队,属湘乐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时更名为于家村,属湘乐乡;1985年撤乡设镇,属湘乐镇。

中华民国时期,属陕甘宁边区新宁县第三区第四乡(欠家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三区第四乡;1956年,属湘乐乡;1958年成立瓦罐窑大队,属湘乐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时更名为瓦罐窑村,属湘乐乡;1985年撤乡建镇,属湘乐镇。

2003年5月,欠湾村并入瓦窑村。

中华民国时期,属陕甘宁边区新宁县第三区第四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宁县第三区第四乡;1950年成立小坳子乡,1956年并入湘乐乡;1958年成立小坳大队,属湘乐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时更名为小坳村,属湘乐乡;1985年撤乡建镇,属湘乐镇。

中华民国时期,属陕甘宁边区新宁县第三区第五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三区第五乡(常家沟门);1958年成立柏树底大队,属湘乐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时更名为柏树底村,属湘乐乡;1985年撤乡建镇,属湘乐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三区(湘乐)第四乡(小坳子);1956年第三区并入九岘区,成立湘乐直属乡,湘乐村随属;1958年成立湘乐大队,属湘乐公社。

1983年政社分设时更名为湘乐村,属湘乐乡。

1985年撤乡建镇,属湘乐镇。

中华民国时期,属陕甘宁边区新宁县第三区第六乡(沟门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三区第六乡(沟门前);1956年撤销沟门前乡,属湘乐乡;1958年成立莲花池大队,属湘乐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时更名为莲池村,属湘乐乡;1985年撤乡建镇,属湘乐镇。

中华民国时期,属陕甘宁边区第三区第六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三区第六乡(沟门前);1958年成立庞川大队,属湘乐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时更名为庞川村,属湘乐乡;1985年撤乡建镇,属湘乐镇。

中华民国时期,属陕甘宁边区新宁县第五区第五乡(地儿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三区第七乡;1958年成立方寨大队,属湘乐公社宇村管理区;1962年,属宇村公社;1965年,属湘乐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方寨村,属湘乐乡;1985年撤乡建镇,属湘乐镇。

2003年,朱家村并入方寨村。

中华民国时期,属陕甘宁边区新宁县第五区第三乡。

当时南仓村的社火搞得十分热火,民国33年(1944)11月,村长刘志仁出席陕甘宁边区文教英雄大会,荣获“特等艺术英雄”称号,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给他颁发了“新秧歌运动的旗帜”奖状,毛泽东还接见了他,送给他一条毛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仓村先后隶属常家沟门乡,湘乐乡;1958年成立南仓大队,属湘乐公社;1974年,从南仓大队析出北仓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更名为南仓村,属湘乐乡;1985年撤乡建镇,属湘乐镇。

中华民国时期,属陕甘宁边区新宁县第五区第四乡(宇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三区第七乡(宇村);1958年成立任劳大队,属湘乐公社宇村管理区;1962年,属宇村公社;1965年,属湘乐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时,更名为任劳村。

2003年,堡子村并入任劳村。

1974年从南仓大队析出,以村委会驻地村命名为新庄大队,属湘乐公社;1982年更名为北仓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北仓村,属湘乐乡;1985年撤乡建镇,属湘乐镇。

中华民国时期,为陕甘宁边区新宁县第五区第四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宁县第三区(湘乐)第七乡;1952年属湘乐区,1961年成立宇村公社,1965年并入湘乐公社,宇村大队随属;1983年政社分设时更名为宇村村,属湘乐乡;1985年撤乡建镇,属湘乐镇。

中华民国时期,为陕甘宁边区新宁县第五区第一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三区第七乡;1958年成立樊湾大队,属湘乐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时更名为樊湾村。

中华民国时期,属陕甘宁边区新宁县第五区(宇村)第三乡(张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三区第七乡(宇村);1958年成立冯咀大队,属湘乐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时更名为冯咀村,属湘乐乡;1985年撤乡建镇,属湘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