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小金县各街道乡镇辖区面积排行榜

小金县各街道乡镇辖区面积排行榜

  两河口镇,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城以北,位置东经102°32,北纬30°28,面积为1035k㎡,有牧草56.3万余亩,是属全县占地面积、牧草面积和林地面积最大的一个乡镇,距县城70km,海拔3060m,全镇辖8个村,24个村民小组,另加一个国营牧场,人口4720余人。全镇现有耕地面积6997亩,粮食总产量124万公斤。牲畜存栏17000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784.8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1361.……。
  四姑娘山镇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辖镇。1952年置日隆乡,1959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旗公社,1978年复日隆乡,后更名为日隆镇。位于四川小金县境东南部,距县城56公里。东与世界珍惜动物大熊猫的故乡——卧龙自然保护区接壤,北与理县杂谷脑为邻,南与雅安地区宝兴县蜂桶寨自然保护区交界,西与红军长征一、四方面军会师地点达维乡相连。总面积480平方公里,辖金锋、长坪、双碉、双桥、沙坝5个村……。
  结斯,嘉绒藏语结斯满音译,意为沟的下半截。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别思满屯属懋功四屯,辖大坪、登春、招牛、木洛、官寨、达扎、王家、木龙、得胜、双柏、向花坡11寨。民国元年(1912年),三街十二沟设总保,总保下设乡约,乡约下设牌首。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辖11寨300余户,除结斯沟外,并管辖木坡乡一带地区。1951年,设别思满屯防匪生产委员会,属抚边区。1954年,设结斯乡,划归达维区……。
  清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动乱后,取安抚边疆之意得名。1953年,设抚边乡。1959年,乡改抚边公社。1966年,更名红征公社。1978年,改抚边乡。小金县辖乡。1953年置抚边乡,1959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征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3公里。面积455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粮台、营门、高卡、墨龙、庄房、段家山、胥家山、菜园、前进、先锋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蚕豆、马铃……。
  小金县辖乡。1952年置达维乡,1958年改继英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374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达维、冒水、简槽、夹金、胆扎、滴水、打滚坡、石鼓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蚕豆,兼产油菜子、马铃薯。乡内的会师桥,是红军长征时一、四方面军会师的地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以美诺河为界,河以西属美诺厅管辖,河以东系沃日土司管辖,新中国成立后河两岸区域从美兴、沃日两乡析出置乡,取两乡前一字称美沃。1954年,置美沃乡。1958年,乡改公社。1966年,更名新峰公社,茂阳大队划归美兴公社。1978年,更名美沃公社。1986年,公社改美沃乡。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美沃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新峰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
  窝底乡因境内窝底村得名。窝底,藏语,含下面之意。1949年,属汗牛乡。1954年,析置窝底乡。1958年,乡改公社。1962年,窝底、汗牛2公社分为3公社,阿斯隆以上为汗牛公社,潘安河坝以下为潘安公社,窝底公社居中。1966年,更名永胜公社。1978年,改为窝底乡。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窝底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永胜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90公里。面积351平……。
  汗牛乡境内大哇村有一高原湖泊,湖中有“牛”形巨石,似牛失足深陷于间,故使名“陷牛”,“陷”字本地方言中读音如“汗”,汗牛由此得名。清乾隆时期,属汗牛屯。民国十年(1921年),属小金乡第五区,后划归第三区。1952年,设汗牛乡,辖今窝底、潘安。1954年,以春卡为界,春卡以下置窝底乡。1958年,改汗牛公社。1962年,窝底、汗牛2公社分为3公社,阿斯隆以上为汗牛公社,潘安河坝以下为潘安公社,窝底……。
  木坡,藏语“木潘”“木簸”音译,意永不衰败之意。清乾隆时期,属别斯满屯,后汉族居住区划归抚边屯。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抚边特区,后更名第四区,汉族居住区划归抚边特区。1954年,设政置木坡乡。1958年,乡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光公社。1978年,改为木坡乡。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木坡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光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2……。
10、日尔乡 [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 180平方公里
  日尔,藏语音译而来,意山楞。因乡人民政府驻地在日尔村而得名。1954年,设日尔乡。1962年,乡改公社。1966年,更名胜利公社。1978年,改为日尔乡。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日尔乡,1962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胜利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日尔、四大安、木桠、上马厂、木纳斯、董马6个村委会。农业产小麦、玉米、马铃薯。.……。
11、潘安乡 [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 153平方公里
  藏语潘安是“彼岸之意”,因乡人民政府驻潘安村而得名。1949年,属汗牛乡。1954年,属窝底乡。1962年,析置潘安公社。1966年,更名永进公社。1978年,改为潘安乡。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潘安乡,1962年建潘安公社,1966年更名永进公社,1978年复潘安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98公里。面积153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潘安、纳东、火地、城门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大理石和……。
12、宅垄镇 [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 135平方公里
  因所辖区域为清乾隆兴兵金川后设美诺直隶厅所辖“宅雍屯”而得名。宅垄系藏语音译,意为大沟。清乾隆时期,兴兵金川,设宅雍屯,辖今宅垄、新格,属美诺直属厅四屯。1953年,置宅垄乡。1954年,析置新格乡。1959年,与新格乡合并为新宅公社。1962年,分为宅垄、新格2公社,新之波罗、日落2大队划归宅垄,宅垄元营、蕊峰大队划归新格。1966年,更名新民公社。1978年,改为宅垄乡。2019年12月,撤销……。
13、沙龙乡 [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 135平方公里
  沙龙乡因辖沙龙沟得名。沟口山崖古柏巨根形似虬龙,故名沙龙。清乾隆时期,属美诺厅。民国三年(1914年),属乡内八团。民国十年(1921年),为第3区署治所在地。1950年,设沙龙清匪生产委员会。1954年,置沙龙乡。1959年,乡改公社。1966年,更名新胜公社。1978年,改为沙龙乡。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沙龙乡,1959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新胜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西南部,距县城1……。
14、美兴镇 [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 128.3平方公里
  小金县辖镇。县府驻地。1952年建美兴镇,1959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会镇,1978年复美兴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营盘街、新街、后街、三关桥4个村委会和营盘、新街、后街3个居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兼产蔬菜。建于民国初年的天主堂是1935年红军长征一、四方面军会师会议会址。.……。
15、新桥乡 [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 126平方公里
  新桥乡境内有一沟,南北沟向,南北宽,东西窄,地形狭长。以前沟口新架一木桥,称新桥塘,沟因之称新桥沟。清乾隆时期,改土归流,移民设屯,设东、河西2屯。民国三年(1914年),全县设8轩,新桥设河东、河西2团。民国十年(1921年),全县设6区,新桥属第4区,辖新格、宅等到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红军长征经小金,设第4区苏维埃政府,驻新桥。1952年,置新桥乡。1958年,乡改新桥公社。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