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新罗区白沙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新罗区白沙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万安溪边有一沙坂,称东坂,由于河水长年累月冲刷,河沙雪白,故名。
该地取南山圳、卓贤2个自然村首字为名。
在村上头有座高耸的狮崆岩,又称狮子岩,村庄位于狮崆岩东方的下面,故称“岩下”。
原从罗坪迁居时为“大窠”,树木茂密,房屋周围都是树木,山鸟多,故为“大窠”,解放后改为大科。
因驻地自然村名为大罗坪,故称罗坪村委会。
传说最早为郭姓族人在此开辟荒山发展生产,定居繁衍,故名。
地处山顶,故名。
原名吉长洋,有吉祥之意,因村子比雁石大吉村小,故改名小吉。
以前无桥过溪,采用渡船,在渡船处正是头,故称渡头。
自古以来是一片菅草丛地,“菅”与“官”龙岩方言谐音,得名官洋。一说为“官田洋”之缩语,即此地原为官府所有的洋田(即“官田”),故名。
解放前一片几百亩的田洋,无人居住,农民种田的休息地点,名为坑头坪,解放后为响应“建设新农村”的号召,在1956-1959年由山尖峰、九层岩两个偏僻的自然村搬迁到坑头坪建房居住,取村名为“田坑”。
捷步营又名两埔营,包括官洋、东埔、营边,在捷步营大溪边,故称营边。
与渡头村间有一石岩之隔,且处于石岩之上,故名。
原是藿溪流域溪边的一个沙坂,而又是黄姓族人先到此地居住,故名。
人少,房屋分散,故称散坑,后改为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