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西山区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西山区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西苑街道办事处辖区以西山区人民0办公大楼、碧鸡文化广场为中心,东从人民西路与西园路中心线交叉点为起点向西南沿老运粮河至二环西路与兴苑路交叉点,再往南沿二环西路至二环西路与成昆铁路交叉点止;西从成昆铁路与梁源三区围墙西南角起向北沿秋苑二区围墙至兴苑路交叉点止;南从二环西路与成昆铁路交叉点起向西沿成昆铁路至成昆铁路与梁源三区围墙西南角;北从秋苑二区与兴苑路交叉点起向东沿兴苑路至西山烟草大楼西南角兴苑路中心,然后转北沿西山烟草大楼西面道路、省交警高管支队西北面围墙延伸至秀苑路与康苑路交叉点,再向北沿康苑路、康苑巷、兴杰花园北面围墙延伸至西苑立交桥中心点向东至人民西路与西园路交叉点止。管辖区域面积约为1.7平方公里,现居住人口近7.8万人。办事处下辖梁源小区、秋苑、凯苑、碧鸡、春苑5个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人员26人。管辖区域内有西山区区委、区人大、区0、区政协、区纪委、省交警高管支队、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市城建股份等公共单位70余家。
马街街道办事处地处昆明市西南部,东与西山区西苑街道办事处、棕树营街道办事处相接壤、北与五华区黑林铺街道办事处、昆明高新开发区相依,西、南与团结镇、碧鸡镇相连,是2003年6月20日经省、市人民0批准撤消原“马街镇人民0”后建立的。2006年办事处行政区域总面积30.14平方公里,辖梁源、明波、大渔、张峰、积善、马街、普坪、春苑8家社区居委会, 62个居民小组,14个居民小区。总人口16万人,其中流动人口约10万人,常驻人口6.9万人。

2007年1月,春苑社区居委会划归西苑街道办事处,马街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27.96平方公里,7个社区居委会, 32个自然村,62个居民小组,14个居民小区,驻辖区中央、省级、市属企业单位共78家,区属企业单位共56家,个体私营企业5580家。驻处部队有武警昆明市森林支队、78315部队等九家(详细名单见表1)。全处总人口14万,其中流动人口约9万人。7个社区居委会正式在册总人口18033人,其中农业人口12361人,非农业人口5672人,各居委会具体人口情况见表2《马街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人口情况表》。

二、社区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街道共有7家社区居委会,均为2004年3月经过民主选举、在原有村(居)委会基础上翻牌后组建,依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展居民自治。新组建的每个社区居委会设党总支-、副-各1人、主任1人、副主任2人,下设3-7个管委会,分别是:经济管理委员会,城市建设土地管理委员会,科教、文卫管理委员会,治保调解管理委员会等(其中纯居民小区社区居委会则不设置经济管理委员会),其职能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市容市貌、社会治安、城建土地管理、计划生育、民政、民事调解等。所辖7个社区居委会均有办公场所,均为自筹资金建盖,建筑面积总计4830平方米。辖区内共有社区警务室和社区巡防队12个,人员共142名。各社区居委会共有各类活动场所40个,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学习、休闲和娱乐的场地。详细情况见表3《昆明市社区基本情况统计表》。

三、经济运行情况

2006年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13.14亿元,同比增长18.1%;乡镇企业实交税金1.76亿元,同比增长16.9%;工业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27%;工业现价总产值1.38亿元,营业收入118.77亿元;实现总体财政收入2.72亿元,其中地方收入8407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达6456元。

2007年实际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14.98亿元,同比增长14%;乡镇企业实交税金2亿元,同比增长13.9%;工业增加值2.07亿元,同比增长14%;工业现价总产值15.17亿元;营业收入120.68亿元;实现总体财政收入2.30亿元,其中地方收入7915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达6606元。

2006年实现招商引资10项,已有8项完工。实际到位资金3.0023亿元,其中市外到位资金2.5523亿元。已完工的8个项目均为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其中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项。

2007年到我处自带项目资金的投资共18家,其中省、市外投资商共有13家,市内投资商5家。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个,投资1000万元以下的有11个在街道办事处洽谈落地,当年投资建设当年完工14项,投资实际到位资金7.6074亿元。

截止目前,我处规模以上企业60家,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9家,年纳税50万元以上的企业20家,2007年纳税大户名单详见表4《2007年纳税企业统计表》及表5《马街街道办事处规模以上企业表》。

四、党建工作

2006年街道党工委积极组织9个党总支、65个支部、1248名党员认真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吃透六中全会精神,联系实际学习《-文选》,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在思想上有所提高,工作作风得到改进和加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集中举办“法制、平安、和谐”马街论坛10次,1280人次参加;8个社区和驻街道公共单位共开展论坛活动46次, 1.56万人次参加,达到了向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目的。继续在街道的所有支部广泛开展党员“政治生日”谈话, 2006年,街道9个党总支、65个基层支部已过“政治生日”的党员1246名,党员提出意见、建议786条,已经整改642条,正在整改144条。继续开展“0员户”星级管理分项挂星活动,2006年7个社区共有0员户849户,挂牌826户,五星户72户,四星户557户,三星户189户。

2007年继续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进一步保持0员的先进性。坚持党员“政治生日”谈话制度,2007年在街道9个党总支、74个支部中党员已过“政治生日”的有1265名。继续开展“0员户”星级管理分项挂星活动,强化对党员的监督管理,2007年街道7个社区共有849户0员户,挂牌826户,占总数的97.2%。坚持社区和机关干部《民情日记》记录考核制度,2007年共记载《民情日记》5246 篇,党员提出意见、建议 2726 条,2456 条已经得到了解决。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在 428名无职党员中设置了“治安巡逻岗”等10余种基本岗位,拓宽了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途径。认真做好非公经济党建工作,辖区内从业人员在100名以上的10家企业均建立了党支部。进一步完善公共行政服务体系,加大为民服务站建设力度。张峰社区为民服务站、梁源社区为民服务站挂牌成立,梁源社区居委会建成了数字社区管理平台,率先成为全省第一家数字化管理社区,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均做了报道。做好关爱困难党员工作,2007年街道党工委共慰问社区和辖区非公企业的困难党员、困难家庭,老干部和老军人107人,送去慰问金10700元,并积极向西山区“关爱党员资金”捐款35637.7元。截至目前,马街街道党工委共有党总支9个、党支部74个(包括4个直属支部)、党员1340名。

五、计划生育

2006年出生215人,死亡189人。避孕及时率85%;符合政策生育率100%;孕前检查率100%;适宜对象叶酸增补率95%;常住人口生殖健康服务覆盖率95%,流动人口服务率60%。坚持每年财政投入计划生育事业费年人均7元以上,全年各项计生工作经费投入44.24万元。继续做好“奖、优、免、补”各项工作,完成1557户享受 “一次性奖励金”的兑现工作,全处63名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在报考本省大专院校及高中时享受到加分优待,完成8户享受养老生活补助、666名享受教育奖学金以及144名享受一次性奖励的资格认证及审批申报工作。

2007年继续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生殖健康服务、实现优生优育为重点,全面完成区0下达各项指标,避孕及时率85%;全面按政策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奖、优、免、补数据录入工作准确率100%;孕前检查率100%;适宜对象叶酸增补率95%;孕前培训率成100%;无流动人口违法生育行为。认真做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的各项工作,抓好计生干部的培训,全面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全年完成计划生育率100%,符合政策生育率100%。

六、劳动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事务

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2006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0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800人,特殊困难群体就业人员211人,“4050”人员就业120人。开发有效就业岗位1655个。就业和再就业培训588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400人,劳动预备制培训188人。新办失业证422人,审证788人,办再就业优惠证332人,审证597人。

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550人,特殊困难群体就业人员200人。开发有效就业岗位1700个。就业和再就业培训140人,创业培训8人,参保失业人员培训和职介120人。新办失业证、再就业优惠证、失业保险手册等“三证”1500人,审核“三证”990人。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2006年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30人,其中省外就业72人,省内就业360人,市区内就业598人。

2007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221人,其中省外就业70人,区内就业1151人。

企业保险核定:全处共核定436家单位,核定企业保险基金387.63万元。

社区服务站建设:处辖建设的10个服务站,有良好的办公场地,服务站均挂牌并逐步开展工作。2007年组织18人参加区劳动保障局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切实提高了服务站人员业务素质。

城市低保工作:目前我处有低保户715户1205人,月发低保金16.75万元。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我处除区划调整划出部分外,现有7个社区14182人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07年到期领取养老金1089人,领取金额81395.30元。

七、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全处辖区内共有幅宽6-50米道路93条,其中:40米以上道路3条,20-40米道路16条,6-20米道路74条,道路总

面积806320平方米。全处现有公厕148座,垃圾中转站8座,垃圾收集间172间,果皮箱326套,公益健身设施6套。全处辖区灯光全线亮化道路14条,共有路灯876盏。全处共有城市绿地面积15.63公顷,山体绿地370公顷,绿化率达12.91%。

辖区内共有城中村32个,各城中村总人口101526人,占地总面积5708.85亩,房屋总建筑面积293万平方米,各城中村平均容积率2.66,详细情况见表6《西山区城中村基本情况调查表(马街)》。

2006年先后投资近290万元,兴建了马街上村道路(长420m,宽12m)、四季阳光小区旁规划道路(长380 m,宽20m)。投资100万余元在大渔、明波、张峰、马街等社区居委会建盖公厕4座;投资38万元建盖垃圾收集间26间;协调区城管局安装、更换果皮箱210套;协调完成对人民西路、昌源路、马街中路道路人行道小块更换及路面的维修养护工作。建立周五义务劳动制度,共组织人员2100人次,对辖区道路进行卫生清扫整治,共清运垃圾170吨,清除、覆盖小广告3000余条,拆除违章广告牌(架)60块。完成马街上村道路路灯50盏、 “四季阳光”小区旁规划道路路灯26盏的建设安装工程。0完成明波社区110万平方米农房普查测绘任务及全处7个社区居委会、62个居民小组农房现状调查登记任务。

2007年紧紧围绕“四创”工作,以促进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管理、实现城市长效管理工作机制为目标,举措有力、务实创新地做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各项工作。投资近3000万元建成了宝珠生态公园。做好拆临拆违查缺补漏工作,拆除西部石材城石安公路沿线经营性商铺建构筑物面积12781.2平方米,拆除兴苑路张峰社区兴隆小组建构筑物面积304平方米。共组织人员3000人次,对辖区道路进行卫生清扫整治,共清运垃圾210吨,清除、覆盖小广告2080余条,拆除违章广告牌(架)76块。以马街片区、梁源片区及人民西路、春雨路、昌源路等片区路段为重点整治范围,大力整治占道经营、乱建乱盖、乱涂乱画等“十乱”行为。整治规范了人民西路、昌源路、秀苑路等十条道路沿线的店招店牌,拆除违章占道货亭3间,违章建构筑物2间,拆除违章广告牌(架)、雨棚72个,取缔占道经营1700余起。投资85万元,完成张峰上峰二组、积善积下村、大渔一组三座一类公厕的建设工作。配合区城管局完成积善海源庄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工作。配合区路灯处完成对辖区电机路、益宁路、马街上村道路、马街中村道路、新渔村、苏南路71盏路灯安装。投资20万元,建成垃圾收集间14个。投资3万余元,对梁源中路、人民西路等6条道路增设配置果皮箱48套。

八、草海生态公园基本情况

我处涉及草海生态公园的居委会有:1.明波社区居委会3个自然村7个居民小组772户,人口2279人。2.积善社区居委会3个自然村6个居民小组856户,人口2144人。3.普坪社区居委会4个自然村5个居民小组550户,人口1174人。以上涉及三个社区居委会共计10个自然村18个居民小组,人口5597人,总户数2178户。

我处高度重视草海生态公园的建设,目前对辖区内涉及到的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的土地进行了征用,并进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栽种名贵花草40多万株,完成部分企业、农户的搬迁工作。

九、残联工作

目前,全处残疾人共3543人,其中肢体残疾人1771人,智力残疾人354人,视力残疾人423人,精神残疾人373人,听力语言残疾人325人,综合残疾人297人。残疾人中男性2109人,女性1434人。2007年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共200户,纳入民政年定期救济的60人,纳入民政月定期救济的共87人,城镇残疾人贫困户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非城镇残疾人都纳入了帮扶对象,属五保户的实行了全供养。目前, 7个社区居委会都建立健全了残疾人工作委员会。

十、滇池管理工作

我处地处滇池草海北岸,辖区内入滇池河道共有新运粮河、老运粮河、昌源河、郑和路沟等12 条,其中新、老运粮河为主要入滇池河道,其他河道为支流河道。各入滇池河道总长约3万米,共设专职河道保洁员48人。各入滇池河道详细情况见表7《马街街道办事处辖区入滇池河道及支流情况表》。

2006年街道办事处建立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工作目标与奖惩挂钩”的机制,成立了专业的保洁队伍,实行全日保洁。一年来共组织1250人次对老运粮河(梁源小区段)、郑河路沟支流(小渔村段)、老运粮河(海源庄段)等十多条河道进行疏挖,共计清除垃圾、淤泥、漂浮物110吨。同时,加大河道整治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对阻水河道进行改扩建工程,拓宽河道,增加进水量,消除水灾隐患。

2007年,共出动河道保洁员12000 人次 , 打捞船只两只 ,清运河道水葫芦、垃圾漂浮物、割除河岸杂草共计 160吨 , 使河道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高度重视滇池保护的宣传,全年共在我辖区机关、企业、社区、居民小组宣讲滇池保护讲座十次,发放资料1100份。加强汛期河道清理整治,扩大河道的排污泄洪能力。针对大渔社区雨季排水系统存在问题,组织云安集团对大渔村辖区内卖菜沟全长192米的排水沟进行改造,扩大过水断面,配套完善排水系统。

十一、土地管理工作

我处辖区内因各类企业较多,土地已基本被开发利用。现各类用地中,农村宅基地占地2710亩(各社区居委会农村宅基地具体占地情况见《马街街道办事处辖区农村宅基地占地统计表》);乡镇企业占用集体土地263宗,面积1984.6亩;已完善用地手续、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国有土地346宗,面积7366.73亩(含闲置16宗686亩)。负责我处辖区范围内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是西山国土资源局马街国土资源管理所,现有工作人员5人。

2006年以地籍管理为重点,全面加强了土地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完成3117宗土地地籍档案的装订归档,认真开展土地清查工作,共清查用地609宗,面积7284.7亩,其中,非法用地12宗,面积78.9亩。每周对辖区进行动态巡查,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10件,发出停工通知书10份。清理整顿辖区范围内的地下水开采情况,清查登记辖区内矿产资源采矿权,配合区国土资源局进行地质灾害的调查检查,编制完成防治地质灾害群防群测预防网络和体系。按时完成明波立交桥周边交通环境整治工程、乌龙河截污综合治理工程和拆临拆违建绿工程三个工程项目的征地工作任务。

2007年继续加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力度,有力地维护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正常秩序。 一年来共发出停工通知书16份,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0起,有效遏制了违法滥建现象,保护了耕地。针对辖区内杨家山、白沙地、普坪大箐山等地质灾害隐患点随时可能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与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居委会和居民小组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并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的值班执勤制度,在雨季期间,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坚持做好观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逐级上报。

十二、民政工作

目前在办事处民政科领取各种补助金的民政对象共有167人,其中在乡老复员军人和带病-24人,革命伤残军人53人,三属对象19人,老乡干部9人,60年代精减退职人员13人,五保供养对象14人,农村低保户25人,投诚起义人员2人,遗属8人。

2006年积极开展冬寒衣物发放、农村贫困户春节慰问活动、农村群众春荒调查、农村危房调查以及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调查工作,办理五保、残疾人定期生活补助15户。走访慰问农村五保户、特困户、残困户、孤儿109户,发放慰问金1.18万元;走访慰问老乡干部、原生产队、办事处、居委会离职干部、困难党员65人次,发放慰问金6500元;慰问社区干部、两委委员74人,发放慰问金7400元;发放冬寒救济衣物115件(套),办理特困户、低保户临时生活、医疗救济16户,危房修建救济3户,救济金额1.66万元。认真开展优抚对象矛盾排查、烈属调查以及辖区内原-、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二次入伍-、企业残疾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93年以来复员干部、失业下岗志愿兵、士官信息采集调查等工作。组织开展烈属自行扫墓活动,发放7名烈属扫墓补助金7 000元,为13户优抚对象办理医疗困难、生活困难临时救济,救助金额9600元。认真完成8 个社区居委会、13个住宅小区、57个公共单位的门牌普查编号工作。继续开展 “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赠活动,接收捐款1.48万元,衣物3026件。继续抓好农村殡葬改革的巩固,防止土葬发生,全年死亡96人,火化96人,死亡火化率100%。

2007年先后开展了冬寒衣物的发放、农村贫困户春节、中秋节慰问活动、农村群众春荒调查、精神病人和智残人员调查、农村低保实施以及水库移民调查登记等工作。春节、中秋节共走访慰问农村五保户、特困户、残困户、孤儿94户,发放慰问金9400元;走访慰问办事处机关复退转军人和离退休人员80人次,发放慰问金23200元;慰问老乡干部、原生产队、办事处、居委会离职干部、困难党员79人次,发放慰问金7900元;同时发放冬寒救济衣物115件(套),办理特困户、低保户临时生活、医疗救济36户,危房修建救济1户,救济金额26650元。为14名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换发了五保定救证,为13名因各种原因迁入我处的水库移民办理了移民定期生活补助,为17户25人患有特重大疾病或严重残疾的特困家庭申请办理了农村低保。

十三、司法调解工作

2006年,共调处矛盾纠纷 727 件,调解成功 715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 98%,履行715件,履行率100%,其中:公民与公民之间纠纷605件,公民与法人及社会组织之间纠纷122件。专项性定期矛盾排查二次,例行排查10次,共排查出各类矛盾34件,防止矛盾激化2件,劝阻群众-7 件,阻止群众性械斗2 件。共举办社区居委会普法骨干培训班8期,培训骨干560余人。利用宣传车、展板、黑板报等,以居委会为单位,开展了4次大型法律知识综合宣传。

2007年,继续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结合普法教育和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做好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维护社会稳定,全年共调处矛盾纠纷459件,调解成功444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7% ,履行399 件,履行率90%,其中:公民与公民之间纠纷422件,公民与法人及社会组织之间纠纷37 件。在维护基层的社会稳定中,真正起到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同时,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年共进行专题法制宣传7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万余份,广播宣传13次,宣传车宣传2次,黑板报31期,放映录相8场次,受教育群众14万余人。

2006年,我处严格按照市、区司法局要求,认真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目前我处司法所已完成规范化建设工作,达到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相关标准。

十四、社区帐务办事处监管工作

为强化集体资产管理,2006年12月21日我处正式挂牌成立了马街街道办事处社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到岗。监管中心成立以来,工作人员协同居委会、居民小组和农经工作人员,认真做好“社区帐务办事处监管”工作,监督、指导各社区管理好集体资产,坚持推行重点项目招投标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开展社区帐务办事处监管工作,既强化了相关的监督约束机制,又保障了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更有利于辖区的社会稳定大局。2007年1-11月份全处七个社区居委会、62个居民小组共申请审批284笔款项,累计审批金额为2.2490亿元,其中,审核批准各社区居委会及各居民小组发放生活补助费58笔,累计金额1.8386亿元;审批七个社区、48个居民小组2006年年终分配方案,2006年底上述48个居民小组参加分配人口15123人,分配金额4059万元。

十五、热线办理和信访工作

为尽快适应城市管理权限下放和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新形势、新情况,我处确定了以办事处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各分管领导为具体负责人、指定专人为联络员的市长、区长热线办理工作机制。同时,建立了由各社区居委会、办事处各科室站所及派出所、工商、税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等部门参与的三级网络联动,配备了传真、电话等办公设备,与区长热线办公室实行了电话联网,从硬件上保障市长、区长热线办理的畅通,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2006年,共接市长、区长热线交办件121件,电话反映15件,自办件32件,办结率100%。2007年,共办理回复市长热线19件、区长热线23件、电话自办件72件,同时办理网上交办件6件,办结率100%。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确保社会稳定的一系列通知精神,我处从狠抓信访工作机制入手,加强对信访工作督办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6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59批次,约289人次,街道办事处信访办处理信访案件 59起,结案率100%,全处未发生重大集体访、越级访案件,维护了社会的稳定。2007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81件次, 518人次,承接办理省、市、区重要信访件4件,调解涉法经济纠纷案3起,处置举报信5封,其中集体访8批380人,群体访3批约550人次,个人访38人次,重复访91人次,办结率95%。与2006年同比,呈现来访群众下降、但上级承转信访件增多、群体性-规模大的特点。

十六、卫生工作

办事处卫生院成立于1954年,卫生院现有职工7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2人,初级职称6人。管理辖区内7个社区居委会的7所社区卫生所。各社区卫生院共有乡医12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人,中专学历10人。办事处辖区内共有区级以上医院2所、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所、私营诊所30余家。

多年来,卫生院在办事处及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指导下,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安排,认真做好辖区内的各项卫生服务工作。2006年,共计为3216人完成诊疗工作,开展学校卫生体检2860人次、儿童体检1086人次。全年共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6045例、脊髓灰质炎疫苗21800例、白百破疫苗4890例。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全年发放健康宣传资料14种、31200份,举办健康知识讲座2次,400人次参加。认真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辖区内所有居委会均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2006年全处共有1615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007年,共计为3600人完成诊疗工作,开展学校卫生体检3160人次、儿童体检1393人次,全年共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4410例、脊髓灰质炎疫苗18419例、白百破疫苗5040例、乙脑疫苗390例。2007年举办健康知识讲座4次,750人次参加,发放健康宣传资料16种、34000份。2007年全处共有18196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

十七、下一步发展思路

我处是昆明市的老工业基地和西大门,在西山区乃至整个昆明市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昆明城市发展不断提速,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我处已由原城郊结合部融入昆明主城区(北城),成为现代新昆明建设的核心区之一。为抢抓机遇,加快我处片区发展,再创马街辉煌,推动现代新昆明建设步伐,我处经过大量调研认为,我处的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建设现代新昆明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塑造新马街形象为目标,以打造现代新昆明的次商务中心为核心,立足区位优势,抓住规划龙头,以“四创”工作为契机,着力改善基础条件,构建一流的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其次,要突出商贸文化特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城市经济,重点培育以商贸为主,集物流、餐饮、房地产和旅游为一体的第三产业。通过5至10年的努力,使我处真正具备现代新昆明次商务中心的功能和作用,成为我省重要的商贸聚集区,以此推动我处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现代新昆明建设实现“一湖四片”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为此,我们的工作思路是:夯实基础,打造枢纽;盘活土地,集约发展;优化结构,做大三产;整治环境,塑造形象;完善配套,增强服务。

(一)夯实基础,打造枢纽。

加大片区对外联系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好公交车站和线路、旅客服务中心等配套项目建设,实现城外交通系统与城市公交系统的无缝对接,使马街成为昆明主城区连接东南亚、南亚的交通枢纽,成为滇西地区与昆明主城区经济交换、物质交流的枢纽,成为昆明主城区与其他城区快速连接的枢纽。

(二)盘活土地,集约发展。

引导片区内工业企业逐步搬出马街,到海口、长坡等地集中发展,腾出土地用于商贸、物流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现有交易市场、餐饮服务业的整合力度,促使其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为更多企业的进入留出空间;加快“城中村”改造,在改善片区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

(三)优化结构,做大三产。

实施“三产振兴”战略,加大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吸引昆明老城商业饱和区商户和其他生活资料批发零售企业进入,在为昆明旧城改造提升创造条件的同时,实现马街商贸业的发展;整合安石路生产资料市场等现有商贸资源,提升商贸业的质量和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借助各种0、大型商贸企业的力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以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马街支柱产业,使马街成为西山区继螺丝湾之后的第二商圈。

(四)整治环境,塑造形象。

通过搬迁污染企业、改造“城中村”、完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面山绿化、片区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引导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等手段,推进片区环境改造,实现马街人居环境的提升,力争使马街成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的生态建设实验示范基地,塑造马街全新的城市形象,使之成为现代新昆明亮丽的西大门。

(五)完善配套,增强服务。

既要按照建设现代新城区的标准,做好马街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更要做好与主城其他区域、西城公共服务体系的对接;既要搞好区域内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同时也要关注原有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改建和完善;既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更要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我们的发展目标和核心任务是:塑造新马街形象,打造现代新昆明次商务中心。

(一)新马街:

建设“产业新、文化新、面貌新和环境新”的全新马街。

——产业新。就是要改变过去以粗放型工业、农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的产业结构,确立以发展现代商贸业为主,兼有新型工业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适应马街由城郊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型,为马街的崛起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文化新。就是要对马街商旅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和重现,大力宣传和弘扬其商贸文化,营造马街独有的商贸文化氛围,从而更好地带动、促进商贸产业的发展,重塑马街独特的文化形象。

——面貌新。就是要改变马街过去缺乏规划、布局混乱、城乡不分的城市形象,将其改造为发展和谐、布局合理、富有现代气息的现代化新城区,成为现代新昆明建设的亮点。

——环境新。就是要改变过去“脏、乱、差”和生态污染严重的状况,将其改造为卫生整洁、绿化覆盖率高的全新生态城区,努力实现马街城市面貌的大改善。

(二)现代新昆明次商务中心:

——新昆明重要的商贸积聚区。通过城市发展环境的改善和马街商旅文化底蕴的发掘,以打造马街商贸品牌为目标,通过吸引国内外商家入驻,构建类型齐全、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的现代商贸业,将马街打造成辐射全省的重要商品集散地。

——昆明主城区连接东南亚、南亚和滇西地区的门户枢纽。发挥马街良好的区位优势,积极改善马街的基础设施条件,扩大辐射范围,使其变成昆明主城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努力将其打造成为连接昆明主城区与东南亚、南亚和滇西、滇西北地区的门户枢纽。

——昆明重要的湖滨生态区。通过对草海的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的水体环境,努力在草海沿岸构造生态缓冲区;切实引导片区居民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开展城市环境保护建设,最大限度减少面源污染;努力推进“城中村”改造、环境综合治理,加大面山环境整治和绿化力度,使马街成为城市重要的观光区和展示未来城市形象的名片。

——昆明重要的高尚住宅区。通过对马街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的改善,努力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在靠山近水地带发展高尚生态住宅,吸引省内外成功人士到马街居住,将马街建设成昆明重要的高尚住宅区。

[人口] 2006年全处总户数3.77万户,人口9.95万人。其中男性4,97万人、女性4.98万人;城镇人口9.88万人,农村人口70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9‰。

[党建工作] 街道党工委有下属党(总)支部30个、社区党(总)支部14个,自主择业军队-管理服务中心党总支1个,机关党支部1个、离退休干部支部4个、“两新” (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支部7个、直管居民小组党支部3个,共有党员865名,其中社区支部党员576名。全年街道党工委通过集中学习、讲座、参观、党课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主要开展以学习党章、“-”等为内容的专题教育活动,坚持副科以上街道党政领导为基层讲党课制度。同时,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每月各基层党(总)支部-、副-例会制度,认真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充分征求意见、了解民意,交心谈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5月,选举产生出席西山区第九次-会代表18人。开展“争先创优”评比活动,“七一”前夕,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上年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党支部10个、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5个、优秀党员10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0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20人。8月上旬,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20人;组织基层党(总)支部-培训班,开展工作经验交流和讨论,选派领导、机关干部、社区居民干部共28人外出学习培训。

不断扩大非公经济党建工作覆盖面,浙江企业联合会发展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加入党组织3人;云南尊龙(集团)经贸有限公司建立党支部。同时,积极开展社区党建协调工作,9月14日,成立金碧街道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辖区31个公共单位和14个社区党(总)支部参加,社区党建协调工作逐步规范。

开展一系列廉政建设活动,4月,举办廉政文化进社区书画展览;5月,组织廉政文化黑板报比赛;9月,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文艺展演、廉政文化书画作品展。全面推行直接办理制、窗口服务制、首问负责制、审批告知制、社会服务承诺制和有问必答制等制度,有效地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

[干部选拔任用] 2月,街道办事处结合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办事处内设机构进行调整改革,按照配置合理、效率优先和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共有9人参加,选出中层干部8人。

[经济简述] 全年完成总体财政收入1.001亿元,完成区0下达任务数的117.25%,比上年超收373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13万元,完成区0下达数的111.41%,超收288万元。上划中央两税2582万元,完成区0下达数的104.53%,超收112万元。实现财政税收突破亿元大关,主要经济指标成两位数增长。完成零商税收入805万元,比上年增长3.3%。

[调整产业结构 优质服务企业] 认真分析处情,制定“十一五”规划,明确未来5年发展指导思想、目标、战略、措施,不断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模式,打好经济发展基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辖区实际,突出房地产业、大型商场、文化产业、餐饮业、科技信息业和楼宇经济等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做好优质配套服务工作,争取更多、更大投资商。年内,协助云南中天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向市、区文产办推介申报云南省文化产业门户网站;上报云南省音像制品批销中心和文物、艺术品市场等项目3个。

[财税工作] 继续坚持党政领导定点联系企业制度,搞好服务和指导。结合“属地征收、税种分层”实际,在建立健全辖区经济户口档案的基础上,对辖区企业进行分类,确定纳税重点企业和项目。办事处党政领导坚持每季度听取和研究分析完成税收任务进度、招商引资、产业纳税户稳定等情况,做到及时掌握,心中有数,搞好对策,督促落实。10月,组织15个社区进行税户和税收状况清理、统计工作。经清查、核实,全处有纳税企业5 010户;企业在金碧、税收在区外的有100户;企业在辖区外、税收在金碧的有1 202户;地税年纳税额10万元以上企业99户,50万元以上7户;国税年纳税额10万元以上企业25户,50万元以上6户。

[招商引资] 全处有个体私营企业5080户,其中商贸服务业4 279户,占企业总数的90% 。大力发展商贸、旅游文化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处5080户企业中,第二产业31户,占总户数的0.61%;第三产业4 279户,占总户数的84.23%;第三产业占经济总收入的85%,第二产业占经济总收人的15%。全年实际完成招商引资1.616亿元,完成任务数的808%,共引进企业11户。其中引进市外资金1.601亿元,市内资金150万元。

[城市建设与管理] 以“三创”和创省甲级卫生城市工作为契机,按照 “两级0,三级管理,四级网络,重心下移”的城市管理体制,理顺关系,不断完善和强化城市建设和管理长效机制,辖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处辖区划为1个一级网格、15个二级网格、150个三级网格、543个四级网格,每一个四级网格设置责任区管理人员1人。其次将辖区主要道路分为若干个路段,实行“路段长”责任制。网格化“片”与路段“线”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数字化设备系统,实现人力、物力合理配置。

改造修建气象路中段、后新街、鱼科司街、石桥铺;出资10万余元维修养护安康路、石桥铺、西华北路;对5条“有路无灯”道路进行亮化工程建设,另对6条道路新装路灯300组,方便市民出行;综合治理西华农贸市场、西坝路、新闻路周边市容环境,设置绿化带、补种行道树,划分行车线,设置机非隔离墩及人行道防护栏,保障居民出行安全,有效改善辖区环境,受到市民一致好评。发动辖区单位参与“园林单位”创建工作,经评审,昆明财贸学校及西华小学被命名为第一批市级“园林单位”。

[拆迁工作] 7月28日,在全市率先进行第二期拆临拆违工作,组织拆迁公司拆除昆明市机要通信局242.2平方米临时违章建筑。11月25日,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动员229户经营户进行搬迁,平稳顺利实施拆除玉带河鞋城占地建筑面积7 765平方米临时违章建筑。全年完成拆临拆违地块97个3万余平方米,拆除围墙334米。

[环境保护] 加强滇保环保工作,严格审批控制,确保“四禁”(禁煤、禁白、禁铅、禁磷)工作落到实处。登记辖区12个医疗单位废弃物回收情况,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社区净化、美化、绿化为目标,努力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及宁静小区。清理整治玉带河、兰花沟2条人滇河道,并做好船房河截污综合治理。

[爱国卫生] 以创建云南省甲级卫生城市为契机,以居民院坝、背街小巷、城中村为重点,大力开展星期二扫除和周五义务劳动,抓好“五小场所”(即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厅、小歌舞厅、小旅馆、小网吧)、背街北巷、城中村环境卫生整治,做好重点单位、一般单位重点场所的经常性城区除“四害”工作,8月,通过省甲级卫生城市检查。

[国土资源管理] 11月,完成农房现状调查及房屋治安、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共登记1 580户,其中已测绘64-3户,为下一步“城中村”改造提供参考数据。认真开展经济适用房受理工作,受理“申请表”750份。对辖区“十一五”规划中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上报玉带河公园建设、后新街改造、西坝断头路改造、福荣里旧城改造等重点建设项目6个,用地计2.63公顷,并清查15个社区和6个居民小组建设用地438宗。

[科技工作] 不断探索新时期科教文体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加强科教文体工作组织和阵地建设。全处15个社区均成立科学技术协会和科普活动中心,有科普志愿者269人。积极向区文体局申报云南省二类文化站。强化自主创新意识,全年申报区级科技项目4项,实施区级以上科级项目1项。组织辖区单位申报科技论文评选,申报科技论文8篇。

[文化体育] 对辖区15个社区艺术团队及晨、晚练点进行辅导、管理,引导其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组织参加区“三月三”文艺展演。4月,在西坝南社区天阳花园小区内安装健身路径9件,为提供社区居民健身娱乐场地。同月,组织社区文体专干15人,参加为期8天的社区文体骨干培训班,提高社区专干业务素质。“6.26’’ 国际禁毒日,组织文艺节目20个,在金马碧鸡广场进行禁毒文艺宣传演出,观众达3 000余人。参加“三环杯”文艺会演,舞蹈“山丹开花红艳艳”获一等奖,办事处获优秀组织奖。7月20日,参加市小戏小品调演,小戏“倒插门的南瓜” 获铜奖。组织社区文艺节目22个,参加云南文化产业推介中心启动仪式文艺演出。8月,参加区科普文艺调演,花灯表演唱获一等奖。同月,组织社区文艺骨干6人,参加区玉兰阁调子会文艺演出。9月,组织演员28人、文艺节目2个,参加区民政局老龄委敬老节文艺演出。11月,挂牌成立“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室,同时,规范15个社区台账。

[计划生育] 实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辖区管理计生人口13.8万人,有育龄妇女1.55万人,已婚育龄妇女1.26万人。全处有流动人口8 387人,查验流动人口 “婚育证明”率65%。全年出生387人,办理“独生子父母光荣证”667本;采取避孕措施1.13万人,计划生育率在98%以上,避孕及时率89%以上,无违法生育现象发生;进行政策法规、药具统计培训10次,举办孕前培训12期,参培720余人次;新生儿落户259人,发放“一孩生育证”379本,发放母体胎儿营养素“斯利安”240瓶,03.4万个,口服避孕药100盒,投入计生经费30.74万元。定期到省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邮电医院收集流动人口无证生育情况信息,通过“昆明市流动人口管理系统”网络建立信息142条,其中新生儿信息86条、围产保健信息56条,回复信息6条。通过“全国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建立信息116条,回复信息2条,提高了管理效率。

[卫生医疗保健] 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加强社区卫生管理,建立疾病防治、疫情报告网络,做到群防群控。继续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加村民3 875人,参加率100%。同时,办事处还通过各种方式加强防毒、防艾、妇幼卫生等方面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群众卫生意识。

[社会保障] 制定低保工作“民政主管、横向联系、纵向贯通”原则。全处有低保人员160户2 596人,每月发放低保金45.43万元。开展困难家庭“二帮一”结对子活动12户,办理特困户廉租房人住手续128户,且全部在春节前搬迁到新房。

全年共登记城镇失业人口1 211人,通过各渠道安置就业1 049人,办理“再就业优惠证”765本。参加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1 314人,培训合格703人。参加劳动执法年检非公经济组织169个,并当场发放审证书。收集有效就业岗位信息2 297个,单位83个。全年安置失业职工946人,其中“4050”就业人员227人,特殊困难群体303人。参加失业保险审核单位294个,核定失业保险费444.5万元,核定人数1.11万人。

[民政工作] 辖区有优抚对象560人,全年共拨款1.5万元深入部队、重点优抚对象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为一等伤残军人军烈属做好事29次。发放革命烈士、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抚恤金77.22万元,立功军人奖励金1 900元。认真执行优抚政策,做到对象准、标准清、手续齐、政策落实到位。充分利用社区居委会和办报橱窗进行殡葬宣传,火化率100%。全年发放民政事业费86.5万元,捐赠衣服7 500多件,捐款5 500多元。

[残疾人事业] 3月20日,在复兴社区举行“免费为1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启动仪式,筛查白内障患者158人,并免费发放眼疾药品,至年底,白内障患者经过手术复明12人。全年举办社区残疾专干培训班2期,组织43人参加新残疾证发放规定和精神病防治等知识培训;收缴残疾人就业保证金55万余元,进行康复对象人户评估检查18人,大多数康复对象经过培训,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达到康复培训预期要求。为辖区贫困残疾人子女办理“春雨助学”手续5人,共计1.3万元。

[安全生产] 全年相继开展安全生产、交通、消防、三项安全综合整治3次,并结合实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出黑板报80期,悬挂布标40条,发放宣传材料3 500份,摆放宣传展板43块,开展安全培训39期,培训1 300多人。认真吸取邻近辖区火灾事故教训,会同工商、公安、城建综合执法大队等部门,对辖区“城中村”、 “三合一、多合一”、“六小场所”开展拉网式大检查,共检查出各类安全事故隐患210起,现场排除123起,对不能现场排除隐患的87个单位及个人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同时,本着贴近实际,以练为防的原则,全年组织消防安全演练26次,提高全民识灾、防灾、救灾能力。

[人民武装] 大力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以《国防教育法》和《兵,役法》为重点,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做好征兵宣传、登记、报名、初审、体检等各环节工作,征兵工作顺利开展。4月3~18日,组织包含街道办事处机关、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公共单位在内的民兵,分8批共439人次,投入安宁“3.29”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团结合作,不畏困难,完成火灾扑救任务。

[平安创建工作] 与145个公共单位和15个社区签订创建“平安金碧”、法律进社区、“0功”包保、消防安全和禁吸帮戒等内容的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建立完善考核制度,统一规范资料台账,做到组织、人员、任务三落实。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开展,涌现不少见义勇为先进典型,如:与实施抢劫路人歹徒博斗而牺牲的某公司驾驶员张学士;见义勇为而负伤的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罗志平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利用“6.26”、 “10.26”国际、国内禁毒宣传日,通过科普橱窗、黑板报、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预防-、防治艾滋病等宣传教育。全年举办禁毒知识讲座、图片展5次,组织青少年观看禁毒录像7场,向群众散发宣传材料1.2万份。加强社区“禁吸帮戒康复服务站”建设,不断探索社区禁吸帮戒新思路,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创建“无毒社区”工作内容。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和人民调解工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针对拆违拆临、道路改造等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专门成立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工作小组3个,全年共受理纠纷246起,调解成功238件,成功率达96%,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同时,街道办事处还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全年为青少年开展校内宣传9次;向群众宣传相关法律240余户670人次;出黑板报96期,展板68块,召开居民普法会议24次。

[精神文明建设] 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宣传,积极开展科普文明示范城区创建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科普进社区、科普阵地建设、科技扶贫、科普才艺展览、文艺节目展演。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全年申报考评省级文明单位19个,省级文明社区1个,市级文明单位11个,市级文明社区3个。

西山区永昌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87年,辖区面积3.88平方公里,人口10余万人,下辖12个社区。办事处位于昆明西山区南部,东靠盘龙江,南连前卫、福海办事处,西北接环城南路,滇池路,毗邻昆明火车站、汽车客运站,辖区内有多条公交线路在辖区内运行,交通便利。

享誉全国和东南亚的商品集散和贸易中心、云南省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螺蛳湾大型综和商品批发市场就坐落在辖区内,省内外商贾云集,百业兴旺。

永昌街道办事处坚持“立足市场、商贸兴处、美化环境、服务辖区、依托社区、加快发展”的发展思路,在着力把螺蛳湾以及周边市场一起打造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现代化、专业化、信息化商务中心圈和树立办事处集商贸、旅游、文化、投资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广泛整合辖区内的各种资源,运用科学的城市管理机制、先进的社区管理模式和长效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搭建出为广大企业和社区居民立体、便利的服务平台,营造永昌地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人文居住环境,永昌街道办事处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到螺蛳湾、华丰等商贸区投资兴业和参与永昌片区的旧城改造。

地址:昆明市永昌小区云兴路68号

邮编:650034

联系电话:6301799。

前卫街道办事处地处昆明市主城南区,北面紧临西山区永昌街道办事处,东与官渡区关上街道办事处相连,南与官渡区六甲乡、昆明市滇池度假区接壤,西与西山区福海街道办事处相临。辖区面积为15.48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人,其中:流动人口9.5万人,常住人口2.5万人。辖南坝、官庄、拥护、金河、太河、红庙6个社区居委会,41个居民小组。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清水河、太家河、金家河、正大河、青苔河等十余条主要入滇河道贯穿全境。辖区交通便捷,主要道路有海埂路、广福路、南二环、南三环、前兴路,前卫西路、希望路等。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云南省公安厅、北师大云南实验中学、昆明市儿童医院、昆明市南市区公交车客运站以及大商汇、云南东盟国际酒店设备用品市场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入驻本辖区。有省委住宅小区、理想小镇、香槟小镇、佳湖花园、香榭丽园等高尚住宅小区。前卫地区正以商贸、高档住宅为主要特点,向新型城市社区方向发展。
福海街道办事处地处云南省政治文化中心区,周围有省市各大机关单位。随着新昆明的发展,福海乡已由过去的城郊结合部、城乡交融的乡镇,转变成为了昆明主城西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化新型社区,如何依托先进的政治文化优势条件,不断深化招商引资的规模与质量,成为了福海人的一项最重要课题。

  福海街道办事处认真学习了昆明市两会会议精神,为各个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下一步,福海将根据自己所处的区位优势、土地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稳定的治安、优美的环境等实情,在上级部门招商引资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让一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信誉高的企业进入福海。

  据了解,为有的放矢地做好招商引资的各项工作,福海街道办事处成立了“招商引资办公室”和“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 “选商引资”的概念,其目的是选择更多的优质企业入住福海,做到乡镇、村民、商家三方和谐共处,互利多赢。

  昨日,福海街道办事处党工委-李兆明说:“为做到企业放心,百姓高兴,达到共同快速发展的目的。福海人现在正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并力争把一切基础建设做到最好。当企业进入福海,福海街道办事处的各位领导将对他们进行挂钩管理,为他们做好服务,让企业主安心经营,让企业员工放心工作。我们欢迎更多的企业家到福海来共同谋发展!”

 明方针

 建设新西山

  发展新福海

    据福海街道办事处主任陆玉坤介绍,随着新昆明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区划调整,福海已由过去的城郊结合部、城乡交融的乡镇转变为昆明主城西区重要组成部份的城市化新型社区,而且随着省、市各大机关的进驻,福海即将发展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福海办事处还是南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板块,其经济发展的领头作用和招商引资的力度将直接关系到该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经济指标持续增长

  2004年9月份区划以来,在西山区委、区0的正确领导下,福海街道办事处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按照“建设新西山、发展新福海”的总体要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开拓创新,团结拼搏。近五年来,福海办事处克服各种困难,0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目前,福海经济工作运行状况良好,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较快。2005年福海办事处总体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11682万元。 2007年预计可全额完成,达13495万元,比2006年增长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完成5860万元;上划中央收入预计完成2050万元。特别是2004年区划调整及2005年西山区区域整合后,在划出3个社区居委会的基础上,办事处经济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经济指标逐年增长。2007 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9894万元,比2005年增长18%;实交税金10846万元,比2006年增长21%,是2005年的4.5倍;营业收入431997万元,比2006年增长14%,是2005年的4倍;完成工业总产值145496万元,比2006年增长1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223万元,比2006年增长16%。截至去年,福海街道办事处国民经济总产值为326835.9万元。

  福海办事处现有在册企业1500余家,截至去年,各项指标完成如下:2007年完成增加值67846万元;工业增加值19894万元;实交税金10846万元;从业人员21883人;营业收入431997万元;工业总产值145496万元;社会消费品总额77223万元;招商引资 58040万元。

  同时,在农业不断弱化的情况下,福海累计完成大春水稻种植面积4920亩,全部实现旱育稀植,累计完成义务植树19万株,年平均完成义务植树任务3.8万株,在防汛、抗旱等重要工作上,累计投入经费26万元。认真落实了各项措施,确保办事处辖区范围内不发生疫情。

  

  变“招商”为“选商”

  2003年至今,福海办事处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创造性地提出了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选择一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档次比较高的企业到福海办事处,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商务地产”。五年共计引进资金113093万元。2007年引进资金58040万元,比2006年增长53%,是2005年的7倍多。

  目前,福海办事处已经明确了招商引资的目标和方向——大力引进和发展第三产业,打造宜居福海。为此,办事处已经建立了招商引资办公室和招商引资领导小组。要求各级领导要靠前指挥,服务好商家企业,同时让入住的商家企业能够为福海的优质投资环境所吸引。因此,街道办将实行领导干部分口挂钩,切实贯彻好“选商”工作。

  陆玉坤说:“由于福海招商引资和发展的主要模式是餐饮、住宿、娱乐和休闲度假等,因此,选商工作必须严格谨慎,从大局入手,全盘考虑。各级领导班子必须明确各自责任,要努力服务好择优选入的商家和企业。做到‘商家满意、百姓欢迎、和谐共处、互利共赢。’也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优化结构,使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福海街道办已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地引进了30多亿元的南亚风情商业广场改造项目,该项目占地约220亩,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预计2009年将完工并投入使用。届时,这里将成为一个集吃、喝、玩、购物为一体的新型商业广场。同时,福海旗下的大坝、周家等几个社区也都通过招商引资工程获得了改造项目资金。其中,今年福海街道办的最大招商引资项目当属与瑞安集团在草海地区的改造工程,该项目的上马,将使草海地区上千亩的耕地得到有效开发。

  

  去年招商引资全面完成

  通过招商引资,福海规模企业经济平稳增长。2007年办事处辖区内规模企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如龙津药业、晶华光学、三德木业等企业已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亮点,而辖区内小型企业数量虽多,但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滇池路沿线是昆明著名的传统餐饮业区,以滇池路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餐饮服务业是办事处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形成以西贡码头为龙头的"高档海鲜酒楼区",以南亚风情园为核心的“中档饭店区”和以七贤庄为中心的“农家特色菜系区”三大片区。随着“新龙门”、“小天鹅”旗舰店、“巴蜀将军火锅”、“维多利亚海港”等著名企业的入驻,滇池路餐饮业将进入一个持续升温阶段,成为办事处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目前,福海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初具规模。滇池路沿线环境好、空气好,现已成为昆明市民及各单位投资购房的首选片区,楼盘价格逐年上扬且销售情况良好,房地产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商铺的旺销。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随着健中冈、上海大众、东风、众泰2008、华晨、保时捷等汽车“4S”店的相继进驻南三环、广福路,集汽车销售、修理、配件、售后服务为一体的汽车销售商业圈正在形成、发展和壮大,为办事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了的活力。

  去年,福海街道办事处去年招商引资任务指标为2.3亿元。年内招商引资项目共23个。其中:新上项目20个,上年接转项目3个。协议总投资257105.3万元,实际到位资金81658万元,0完成区级下达的任务指标。

  今年,福海街道办事处还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强管理

 提高城市品位

  强化服务意识

    西山区福海街道办事处地处昆明市西南城郊结合部,有30个城中村。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就必须解决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加之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招商引资工作的“瓶颈”,因此,加大城中村改造的力度,提升城市的整体品位就愈发重要。

  旧村改造必须解放思想

  过去的福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乡镇,随着新昆明建设的深入和城镇化脚步的加快。福海一下就进入了主城区,但突然的转变让城中村现象也变得非常突出,环境问题显著,根本适应不了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实施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战略决策,其核心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实施“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城市发展大环境与改造中的区位相协调的必然结果,也是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居住质量的客观愿望。

  “从旧村到社区,看似只是名称上发生变化。但其实更需要我们迅速解放思想,将原来的治村经验迅速更新为现代城市管理理念。”福海街道办事处的李-说,认真贯彻“两级0、三级管理、四级网络,重心下移、上级监督”的城市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城管工作新路子,加大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力度,城市环境质量才能进一步改善。

  

  变治村观念为城管理念

  从2003年至今,福海办事处不断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掀起爱国卫生运动的新0,营造整洁的卫生环境。紧紧围绕“垃圾、占道、交通、广告、绿化”开展工作,层层落实城管工作。去年在市、区“四创”工作组的指导下,办事处狠抓落实,共投资715万元。经过一年来的工作,辖区绿化面积大大增加,绿化景观大有改善,特别是城中村居民生活环境和居住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积极推进“创园”工作的同时,认真开展“创模”、“创卫”及创建文明城市各项工作。

  “加强城市管理,领导首先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李-坦言,作为领导在这个转型的重要时期,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过去的小村落观念转变成大社区概念。不断加强学习,进一步掌握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

  福海办事处总结过去经验,在城市管理及城市品位提升上提出了四点经验:第一,在加强城市管理的同时,要狠抓环境质量提升;第二,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提高居民安全感,全力打造和谐平安社区;第三,强化社区管理,把完善公共设施与提高服务水平紧密地结合起来;第四,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好外来务工人员。做到“三同”:同管理、同教育、同服务。

  软环境

加大基础建设

  打造经济强区

“如何全力营造优质软环境,为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昆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发展软环境不断优化,有赖于创造一片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投资者创业兴业、外来人员乐而忘返的热土。对于福海而言,只有做到政务环境高效廉洁,服务水平高、审批环节少;法治环境有规有矩,投诉有渠道、解决有途径;生活环境安全方便,人居环境佳、社会保障全,福海才可能成为让群众、投资者、企业满意的投资地。 福海街道办事处是由以前的乡(镇)翻牌成立的。成为城市群体后,部分领导干部对城市管理缺乏经验和意识。近几年来,该街道办事处非常注重“软环境建设”方面的工作。目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及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结合市、区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会精神,福海街道办事处在这方面更是紧抓“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工作。

  福海街道办事处党工委-李兆明介绍,近些年,福海街道办事处及各社区、单位都围绕“思想大解放,西山大发展”为主题,制定学习计划,采取举办学习交流和研讨会、撰写心得体会文章等形式开展优化软环境、加快发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信念、理念、观念,理清思想、思维、思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思想大解放和强化了服务意识。

  据了解,该办事处对居民也经常召开专题民生生活会,会上时常围绕思想观念是否存在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怕负责任、怕担风险,得过且过和小富即安;服务态度是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工作作风是否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失职渎职,以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办事效率是否存在审批事项过多、程序繁琐、时限过长,现场办结率不高,以及以核准、备案之名搞变相审批;廉洁自律是否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甚至以是否权谋私、“吃拿卡要报”等方面的问题开展工作人员自查。一经发现问题,各总支、支部领导班子就及时处理,并深入分析查找影响软环境建设的问题。

  现在,福海街道办事处通过一系列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活动,各位工作人员的思想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工作作风得到了转变,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整个福海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各项事业的发展正朝气蓬勃。

  谋未来

落实七项重点

 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是加快建设现代新西山的关键时期。随着福海立交桥,西坝路下穿,南绕城高速路建设项目等重点工程全面拉开,将进一步改善福海街道办事处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招商引资环境,为福海办事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了起好带头作用,福海街道办将按照市委、市0和区委、区0的工作部署,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发挥优势,确保福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福海办事处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理论和“-”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和区委2008年确定的发展思路,突出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更加注重民生问题,加快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优化提升商贸及旅游服务业,打造新商圈,加大“四创”力度,全面整治辖区环境卫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事业,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福海办事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增加值增长12%;工业总产值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营业收入增长 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为了实现这个经济与社会的总体发展目标,该办事处已明确了七项重点工作:

  (一)继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办事处在新时期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真正把促进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转变观念,加强乡企业联系,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三)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选择一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档次高、能耗低的企业进驻。利用有限的土地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商贸地产”。

  (四)加快“新村建设、旧村改造”步伐。在总结郑家河新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将“城中村”、“城边村” 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畴,逐步改善辖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新村建设、旧村改造将成为福海新的经济发展亮点。配合新村建设、旧村改造事例,盘活存量土地,积少成多,吸引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事业单位到福海创业,实现土地增值、集体增收、财政增税的多赢局面。

  (五)福海地处城郊结合部,随着城中村整治方案的实施,加大城中村整治力度,清理违法、违规现象,彻底改善辖区整体环境面貌,创造优良投资环境。对部分环境污染大、存在安全隐患又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的工业企业,已不适合在辖区内发展,下一步将不再引进并逐步取缔。将城市综合整治工作与选商引资相结合,取缔各类无证经营、脏、乱、差的小商铺、小作坊,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使经济工作与其他社会工作共同促进。

  (六)结合乡镇企业调查,查清办事处乡镇企业规模和现状,行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经济结构状况,为制定乡镇企业发展规划、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统计制度,规范办事处乡镇企业统计工作,搞好企业统计,为完成区上下达给我街道办事处的各项经济指标打下坚实基础。

  (七)推进滇池草海东岸建设。福海濒临滇池,有二千多米的环湖线,开发建设草海东岸,不仅符合新昆明建设的战略构想,同时也带动周边片区的经济发展。在规划审批、招商引资等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议上级相关部门能使上档次、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尽快入驻福海,推进滇池草海东岸建设,打造昆明客厅。

  2007年,福海办事处整个经济运行,其工业逐渐萎缩,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个体经济逐渐增多,楼宇经济正在起步,随着土地日益减少,房地产为劲力不足,目前,福海街道办事处正寻找新的经济发展亮点,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棕树营街道办事处地处昆明城西,东与五华区大观街道办事处接壤,南与西山区金碧街道办事处相邻,西与西山区马街街道办事处的明波、梁源居委会相连,北与人民西路为界。辖区内有主要街路7条即:环城西路、丹霞路、大观路、西园路、翠羽路、云山路、鱼翅路,辖区面积4.5平方公里。办事处机关位于棕树营小区丹霞路43号。驻有省、市、区属企事业单位130余家,比较有规模的单位有昆明市新闻中心、市政协、七零五研究所、昆师附中、昆五中、昆明医学院、成都军区昆明43医院、省民委、白马干休所等。常住总人口11万余人,其中本区户籍人口4.07万人,近几年自然人口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

街道党工委下属共有1个党委、7个党总支、339个党支部,其中:3个社区党总支,下属有16个党支部;1个非公企业党委,下属有4个党总支、12个党支部;街道党工委直属7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239名,其中:居民党员398名,机关党员33名,非公企业党员739名,离退休党员69名。街道下辖棕树营南区社区居委会、棕树营北区社区居委会、白马东区社区居委会、白马西区社区居委会、昆明医学院社区居委会、近华社区居委会、土堆社区居委会、鱼翅路社区居委会8个社区居委会,15个居民小组。

"碧鸡镇位于昆明市西山区中部,东临滇池,西接安宁,南连海口,北与团结乡、马街镇毗邻。总面积88.6平方公里。境内最高峰罗汉峰,海拔2551米,最低海拔1885米(滇池水面)。这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境内水资源丰富,有高原明珠滇池。利用珍稀泉水生产的“撒哈拉”、“林山”、“碧泉”、“阿波罗”、“吉威龙”等品牌的饮料饮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孔雀穿行鹦鹉树 ,锦莺飞啄杜鹃花”。碧鸡镇历史悠久 ,相传这里曾有野生孔雀 ,当地的土著人不识,呼为碧鸡,碧鸡镇由此而得名。全镇有8个村委会(2个山区、1个半山区、5个坝区),32个村民小组。中央及地方驻镇的院校、科研机构、部队、生产单位54家,总人口29750人,其中农村人口13276人。总耕地面积763.7公顷(其中:水田514.9公顷,旱地248.8公顷)。

镇政府驻地高峣距昆明市区15公里,滇缅公路、成昆铁路、石安高等级公路、高(峣)海(口)公路、车(家壁)明(朗)公路、西山专线公路及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纵横交错、贯穿全境,有20公里长的湖岸线及水运航线,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滇池沿岸水绿林翠,森林覆盖率达28%,著名的西山、观音山风景区、徐霞客、杨升庵纪念馆、西圆别墅以及众多的古刹名寺错落有致,点缀其间。被誉为“滇中第一胜景”、“小蓬莱”的西山、观音山,苍松翠竹交辉掩映,到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

海口镇位于西山区南端,螳螂川畔,因是滇池西南的出水口而得名,东临滇池、南接晋宁、西连安宁、北与本区的碧鸡镇毗邻。全镇总面积174.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416亩。辖11个农村村委会、74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委员会。镇内有中央、省、市、区属企业63家,全镇总人口近10万,城镇人口50678人,农业人口24395人,流动人口1万余人。镇内居住着汉、回、彝三个世居民族。回族聚居在里仁村委会,是西山区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彝族分布在双哨村委会和白鱼村委会的禄海新村。

海口镇是滇池西南部一大工业区,光学仪器制造有50多年的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素有“光学城”之称。境内有云南北方光学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云南西仪工业有限公司、云南圆正轴承有限公司、云南水泥厂、云南省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中轻依兰集团公司、云南三环化工有限公司、海口磷矿等中央省属企业,是云南磷矿资源的主要产地,矿体具有品位高、储量大和便于开采的特点。随着三环公司等一大批以磷资源为加工基础的工矿企业的建成,使海口成为全国较大的磷化工基地。

滇池西岸的白鱼口,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是有名的旅游疗养胜地。被誉为“小石林”的海口石城,吸引着众多游客。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的石龙坝发电厂,为中国第一座水电站。海口境内还有白塔、中滩石器文化遗址,生物化石“昆明鱼”、“海口鱼”等。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67103.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完成59565万元,农业总产值完成7447.9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24406万元,乡镇企业实交税金完成3287万元,乡镇总体财政收入达3868万元。粮食总产994.8万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61元。分别获得昆明市“创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奔小康先进镇”;省“六个好先进党委”、“五十强乡镇”等称号。2002年在全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评比中,排名由1995年的第29位上升为第18位。.

昆明海口工业园区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镇,总体规划面积为32.34平方公里,分为老区与新区两个部分,目前正在建设的新区沿海口镇螳螂川两侧展开,规划面积为6.79平方公里。昆明海口工业园区是省级重点工业园区;是云南省工业发源地之一,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磷化工、光学、机械加工制造为主的工业基地;是现代新昆明 “一湖四片”中昆明西城重要的工业片区和西山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昆明海口工业园区具有较好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工业基础雄厚:区域内磷资源丰富;安晋公路、高海高速公路和南环铁路及正在建设的安晋高速公路贯穿境内,交通便利;各大中型企业集聚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海口地区完善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优惠政策、服务措施,将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园区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崇尚“开放、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理念,强化“服务第一”的意识,具有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

园区以现代新型工业化工业园区为目标,以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和环保型为发展方向,按照“基础立园、引资兴园、产业强园”的发展思路,构建以老工业基地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功能齐全、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园区支撑体系,重点发展磷化工及配套产业、光学、机械加工制造产业。

投资热线:0871-8590866 电子邮件kmhkgyy@sina.com

邮 编: 650114 kmhkgyy@163.com。

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东接昆明主城,南接4-国家风景区西山龙门、西接螳螂江、北靠卧云山、与富民县、禄丰县、安宁市、五华区接壤,具有较长的县域边界线。团结镇0所在地距昆明市区17公里,全镇总面积425.8平方公里,共辖16个村民委员会,119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彝、白、苗、汉等4个民族,总人口3075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数占总人口的71.21%。团结镇地势北高南低,有高原山地、河谷山地、山间小盆地等多种地貌,地形起伏明显,盆岭相间,山脉交错,最高海拔2640米,最低海拔1750米,平均海拔2195米,年平均气温13.2℃,森林覆盖率为74.44%。辖区内山高箐深,森林茂密,立体气候明显,矿产和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建制镇。

团结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民风、民俗、民居生态旅游上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己形成了万亩水果,万亩玉米,千亩干果,千亩无公害蔬菜,千亩油葵,千亩竹子,千亩菜用型玉米的规模,并建起了绿色经济示范园,逐步完善对农产品的初、深加工,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团结镇特色经济。

在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上,团结依托丰富良好的山、水、林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处于昆明近郊环城市休闲旅游带的旅游区位和农业产业优势,经多年的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初具规模,在推出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生态旅游之后,先后开发了棋盘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卧云山旅游开发区、豹子箐生态旅游区、桂皇阁原始森林旅游区、欢喜滑草场等一批景区景点,螳螂川沿线随着安团富县际油路全线贯通而逐渐成为旅游投资开发热点,现沿线的陡咀大叠水、乐亩渔村、野猪林、金堂春等旅游项目已初具规模,这些景区景点风景秀丽、各具特色,且在空间布局与“农家乐”呈相对集中分布,促成了优势组合、相辅相成,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此外,团结镇现具有两项世界基尼斯纪录,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磨,另一个是世界上最长的山地速滑赛道,原团结乡乡村生态旅游于2004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的验收,被授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生态旅游的兴起,对团结镇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