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地原名下颜,1934年根据其地形似鸿雁,紧靠右江,始改名雁江圩。[详细] |
因洪造、成良、保良各取一字得名。“红”同“洪”,指洪造;“良”指成良和保良;[详细] |
民国时期设中颜、五福2村。1953年合置福颜乡,各中颜、五福取一字得名。“福”指五福;“颜”指中颜;[详细] |
寓意“和平共济”之意,故名。“和济”指和平共济;[详细] |
因以三隆片村为中心联合而成,故名。“联”指联合;“隆”指三隆片村;[详细] |
因驻地在龙庄屯得名。相传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村南边有一土丘圆似珠,土丘两旁山脉似龙,呈双龙抢珠状,故名。[详细] |
因驻地在那朗屯得名。那朗,壮语Nazliengj,“那naz”指田,“朗liengj”指伞。因村中水田边有棵大松树形状像伞,故名;[详细] |
1932年调整建制时,县城右江以东的村名,都冠以“东”字,并按五常“仁、义、礼、智、信”为序命名,此村排在第二,故名。“东”指县城右江以东;“义”指五常“仁、义、礼、智、信”中的“义”;[详细] |
1932年调整建制时,县城右江以东的村名,都冠以“东”字,并按五常“仁、义、礼、智、信”为序命名,此村排在第三,故名。“东”指县城右江以东;“礼”指五常“仁、义、礼、智、信”中的“礼”;[详细] |
渌龙,壮语Luzrungz,“渌luz”指山麓,“龙rungz”指山弄。因村深居山麓弄场,故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