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村古称“回龙”,约明成化年间,周姓由“人明村”(注:今豫龙镇小留村)迁居此地,居檀山岭坡上,日久,繁衍人多,村称“周岗(半)坡”。清康熙十一年(1672)福建同安人陈大兴以战功受封,奉旨率家眷和部属迁此垦荒,创集市,渐兴隆。乾隆年间,因距荥阳城二十里,又称二十里铺。 |
明初山西洪洞县徐姓迁此定居,英宗时村有徐彬者在陕西做官,受民爱戴,死后归葬。清初,徐姓后人为纪念徐彬,定村名“念徐”,讹为“碾徐”。 |
古时此地有柿园,村因之得名。1993年2月,自碾徐村民委员会析出,设村委会时,因城关乡有柿园村委会,为避重名,命名为南柿园村民委员会,自然村逐取名一致。故名。 |
此地古有一槐,传为汉刘邦拴马歇息处,槐名“拴马槐”,又称“系马槐”,村曰“拴马村”。明初,因村位汉槐西,故名槐西。 |
明泰昌元年(1620)楚堂(今乔楼镇楚堂村)楚姓最早迁此建村,清咸丰年间,拟筑寨,未果,村仍以寨为名。 |
传明初王堂自山西洪洞县迁徐村村东定居,为人侠义,助人为乐,人常到“王堂那儿”寻求帮助,“那儿”在地方土语中与“寨”音近,久之讹为“王堂寨”。民国初年,省称“王寨”。 |
传明永乐年间,赵年夫妻自槐西迁此,在东、西赵年垌之间沟里掘洞居住,人称赵家垌。赵家垌村委会是通过基层群众民主选举产生,办理本村公共事务和调节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自治组织,故名。 |
公元前771年,郑武公东迁郑国,于此建城,“京城”一名最早见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武姜请京,使居之,谓京城大叔”。后周襄王“避叔带之乱”,郑文公迎于京邑,后人亦名“襄城”。汉高帝二年(前205年)置京县,至北齐废县,长达八百余年此地一直为京县县治所,称“古京城”。元、明时合京、襄而称“京襄城”。 |
明永乐年间张瓮子一家自山西洪洞县椿树胡同迁此后,取村名张瓮寨。1940年简称张寨。1949年,为区别西张寨,改现名南张寨。 |
明永乐年间,郝姓自山西洪洞县迁郑家庄(现村址西百米),至清咸丰年间筑寨,更村名郝寨。 |
村原名“辛庄”。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佛教大兴,洛阳白马寺慧悟禅师以“上有命,尊佛兴国”为名,选址建寺于辛庄西,寺名“兴国寺”。以负责管理兴国寺村相关事务而成立的自治组织,故名。 |
据《据孙氏谱牒》序称,明洪武年间,始祖孙清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当时村名彭村。后因村中有一石牛,遥对三十里铺石羊,故改叫石牛村。清嘉庆年间,孙玺在此盖府宅“高少府”,此地始有瓦房,为光耀门第,改村名瓦屋村,又称瓦屋孙。 |
因位于檀山岭之南坡岗地上,又有明代藩王朱氏宗族图记石幢(俗名石柱),故名“石柱岗”。 |
清乾隆年间,赵氏自槐西迁此,后赵姓者居多,村名“赵家庄”。 |
陈氏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荥阳康寨(今乔楼乡康寨),清初复迁此,建村东陈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