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榆社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榆社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清末,实行乡约制,现境域分属附城乡、北路乡、南路乡和东路乡管辖。

1917年,山西省政府推行“村本政治”,废止乡约制。

1918年,在村(镇)之上设区,属第一区。

次年后,重新调整区划,设3个区,区属未变。

1933年,重设为4个区,区属未变。

1939年,增设为8个区,银郊等13村划归为第二区。

1942年,银郊、东汇等28个村划属榆北办事处。

1953年,区下设乡镇,境域分属一区城关镇、东汇乡、峡口乡。

1954年废区制,境内分设王景、东汇、城关、潭村、小杜余沟、银郊6个乡。

1958年,废除乡(镇)制,境域属卫星(城关)人民公社管辖。

同年11月,榆社、武乡合县,属武乡县榆社镇(卫星)人民公社。

次年榆武分治,恢复原建置。

1974年2月,城关人民公社分置东汇人民公社和银郊人民公社。

1984年,分别更名为城关镇、东汇乡和银郊乡。

2001年3月撤乡并镇,城关镇、银郊乡、东汇乡合并称箕城镇。

清代,南部和平、金藏、壁图画、斗角沟、宁家沟、东庄、林头属南乡,云簇、海银山、清风、河底、北村、南村、向阳、狐家沟、西庄、乔家沟、糜沙沟、马岚、小马岚、巴掌沟、高庄、白家岭、王家沟、桃阳、崇串、申村、赵庄、羊圈垴、段家沟、白海、西坡、昌家沟26个村属西乡。

民国初属第二区,1937年属第三区。

1953年,区下设向阳乡、云簇乡、赵庄乡、高庄乡、南村乡、桃阳乡、壁图画乡。

1956年5月,裁并为云簇镇、桃阳乡。

1958年,建灯塔(云簇)人民公社。

1961年6月,划设燎原(东清秀)人民公社。

12月,更名为云簇人民公社。

1984年改称云簇镇。

郝北镇清末属南乡。

民国初,属第一区,区治魏城村。

1937年,河西韩村一带划归第三区。

1939年,全部划归第五区。

1946年,划归第四区。

1953年下设魏城乡、任家垴乡、白庄乡、台曲乡、庄头乡。

1954年,废区设魏城乡、任家垴乡、白庄乡、台曲乡、庄头乡。

1956年,裁并为郝壁镇、台曲乡、白庄乡。

1958年由今郝北、岚峪、讲堂、韩村四个人民公社,九十五个生产大队合并成立东风(郝北)人民公社。

1959年9月分置锦锋(岚峪)人民公社。

1974年2月,分置韩村乡人民公社。

1984年,改称郝北镇。

2001年3月撤乡并镇,韩村乡并入郝北镇。

2021年2月,在辖区划调整中,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晋中市辖区划调整的批复》(晋政函(2021)34号),岚峪乡、讲堂乡整建制并入郝北镇。

西晋泰始年间,涅县分置武乡县,置治所于社城,为本邑最早县城。

后赵皇帝石勒于东晋大兴二年(319),置武乡郡,社城为郡和县治所。

清末属北乡。

1914年,属一区。

1933年,改属二区。

1942年,属榆北办事处。

1949年,属榆社县第二区。

1953年,区下设社城乡、泉滩乡、彰修乡、官上乡,顶村属山晕乡。

1954年,废区裁并为社城镇,并将南翟管、顶村划入大寨乡,泉滩乡划入两河口乡。

1958年,建红旗(社城)人民公社。

1959年9月,分置星光(仰天)人民公社。

1961年6月,分置曙光(大寨)人民公社。

同年12月,红旗人民公社更名为社城人民公社。

1974年2月,又分置两河口人民公社。

1984年改称社城镇。

清末属西乡。

民国初属第二区。

1937年属第四区。

1939年属第七区。

1940年复归第四区。

1946年,划属第三区。

1949年属第三区。

1953年,区下设辉教乡、河峪乡,周村乡、鱼头乡、北河乡、后庄乡、偏良乡。

1954年废区。

1956年裁并为鱼头乡、偏良乡、后庄乡、清秀乡。

1958年,属灯塔(云簇)人民公社。

1961年6月,置燎原(东清秀)人民公社,驻东清秀村。

同年12月,更名为东清秀人民公社。

1964年,东清秀人民公社驻地迁至河峪村,改称河峪人民公社。

1984年,改称河峪乡。

清代,境内青峪至五科属北乡。

民国初属第一区。

1942年,属榆北办事处。

1949年12月,划和顺县第七区中北寨、马陵、牛槽沟等12个行政村、97个自然村入榆社县,设为第五区。

次年,撤销后隶属第二区。

1953年,区下置青峪、仰天、马陵、郜村、堡下5个乡。

1954年9月废区。

1956年,裁并为赵王、郜村2个乡。

1958年,废乡,划属红旗(社城)人民公社。

1959年9月,建星光(仰天)人民公社,驻地仰天村。

1960年,驻地迁至北寨村,改称星光(北寨)人民公社。

1961年,更名为北寨人民公社。

1984年,改称北寨乡。

清末属北乡。

民国初,属第二区。

1937年,划属第一区。

1939年,设为第六区。

1940年,重归第一区。

1942年,属榆北办事处。

1944年,改属第二区。

1950年,从第二区划出南白村、北白村、小河沟、大寨、东马村、东周村归第一区。

1953年,区下设白村乡、大寨乡、山晕乡、段峪乡。

1954年,废区裁并为大寨乡、山晕乡、段峪乡。

1956年改成大寨乡、新村乡。

1958年,属红旗(社城)人民公社。

1961年6月,建曙光(大寨)人民公社。

1962年,曙光(大寨)人民公社更名为大寨人民公社。

1983年9月,驻地由东马村迁至西马村,并更名为西马人民公社。

1984年,改称西马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