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鄞州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鄞州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唐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属同善乡。

1946年,设同保乡、善卫乡、高嘉乡、泾东乡。

1949年5月,同保乡属姜山区,泾东乡、高嘉乡、善卫乡属钱湖区。

1950年5月称下应乡,1958年10月,为下应大队。

1961年6月,为下应公社。

1983年6月,改为下应乡。

1992年5月,设下应镇。

2003年5月改为下应街道,至今未变。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名钟公庙。

1946年设首南、盆浦、桃江3个乡。

1958年,为铜盆乡钟公庙大队。

1961年6月,建钟公庙公社。

1969年5月,为东方红公社。

1981年,复名钟公庙公社。

1983年,为钟公庙乡。

1992年5月,钟公庙乡、陈婆渡乡合并为钟公庙镇。

2003年5月,改为钟公庙街道,一直沿用,至今亦然。

2008年4月,钟公庙街道划出宋诏桥、黄泥桥2个村及宋诏桥、飞虹等9个社区,下应街道划出蔡家漕、孙马、潘一3个村,东裕、东城2个社区,合并组建中河街道,此地名一直沿用,至今亦然。

1950年这块地域曾有桃江乡、新南乡、浦东乡、铜盆乡、首南乡。

1958年姜山区成立燎原公社,把这一代地域划分为第八管理区,1961年6月为陈婆渡公社。

1968年9月为红卫公社,1979年改为陈婆渡乡。

1992年并入钟公庙镇,2003年改钟公庙街道。

2008年4月创建首南街道,把钟公庙地域的毛家漕、新林村、铜盆浦村、庙堰村、青墩村划入本地域,把下应街道的里外段村、大河沿村划入街道地域,总面积由原来的21.6平方公里扩大到26.9平方公里。

清宣统三年(1911),属高嘉乡与同善乡。

1949年5月属高嘉乡,1950年5月改称潘火乡。

1958年10月为潘火管理区(第七大队)、泗港管理区(第八大队)。

1961年6月改为潘火公社,1983年6月恢复潘火乡。

1992年5月潘火乡与下应乡合并新建下应镇。

2003年5月下应撤镇建街道,属下应街道。

2010年11月潘火管委会(投创中心)成立,以“托管”形式管理潘火区域,2012年8月建立潘火街道。

1956年2月,建立百丈街道办事处,下辖12个居民区。

1960年4月,成立后,建立百丈分社管理委员会。

1969年,分社改称百丈分社革命委员会。

1978年7月,复称街道办事处。

1997年1月,街道所属区域作了调整,原镇安街道所属的华严,大步、演武、新河等8个居委会划归百丈街道。

2001年8月,将23个居民区调整为10个社区。

街道现驻潜龙巷26号。

2016年9月28日,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江东区,并入鄞州区。

1956年2月,东胜街道办事处成立,辖东胜、张东、大河、三官、泥堰、和丰6个居民区。

1958年东胜街道办事处撤销,并入江东街道。

1960年4月21日,江东人民公社东胜分社成立,居民区改称街道。

1969年12月7日,人民公社改为区,分社改为街道组织。

1970年3月,街道办事处称革命委员会,行政区域不变。

1982年1月,原属东郊公社的惊驾、东郊、戎家居民区划入东胜街道。

1984年6月,铁锚街道成立,原属东胜的泥堰、王家、和丰、铁锚、惊驾、戎家,及后新建的曙光三村、曙光四村划归铁锚。

1997年1月,明楼街道成立,撤销铁锚街道编制,原属铁锚的泥堰、戎家、王家、前戎、铁锚、曙光三村、曙光四村划归东胜。

2001年6月,东胜街道将原16个居委会合并为曙光、史家、庆安、大河、王家、戎家、泰和、张斌、樱花等9个社区。

2016年9月28日,撤销江东区,并入鄞州区。

1984年5月成立铁锚街道,设立铁锚街道办事处,下辖11个居委会。

至1997年1月,铁锚街道更名为明楼街道。

2016年9月28日,撤销江东区,并入鄞州区。

1987年2月建立白鹤街道,辖白鹤、黄鹂新村,下设14个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驻地白鹤新村242号。

1997年1月,镇安街道撤销,其所辖镇安、王隘、演武、华严等居民委员会划归白鹤街道。

1999年下设41个居民委员会。

2000年调整为21个居民委员会。

2001年6月调整为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6年9月28日,撤销江东区,并入鄞州区。

地域当年曾为城乡接合部,分属东郊乡、东胜乡、福明乡所管辖。

1997年1月设东柳街道、太古城2个居民委员会。

2001年6月由原来的20个居民小区先后调整为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2年6月东海花园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东柳街道。

2016年9月28日,撤销江东区,并入鄞州区。

1956年1月,东郊乡成立。

1958年10月,撤销东郊乡,成立甬江人民公社东郊管理区(东郊片)。

1977年10月,成立甬江人民公社江东管理区。

1978年,撤销甬江人民公社,成立东郊人民公社。

1983年,撤销东郊人民公社,成立东郊乡人民政府(设经济合作社),归宁波市郊区办事处管辖。

1984年2月,原鄞县矮柳、仇毕2个村划入东郊郊乡(包括矮柳、仇毕)划入宁波市江东区。

2001年8月,宁东、宁舟、宁江三个村撤村建居并入白鹤、百丈、东柳街道。

2002年3月18日,东郊撤销乡建制,成立东郊街道。

2002年4月至8月东升、甬升、惊驾、矮柳四个村撤村并居入东胜、明楼、东柳街道。

2003年7月仇毕村撤村建居成立社区。

2004年3月徐家村撤村并居入东胜、明楼街道。

2004年9月宁丰村撤村建居成立社区。

2006年7月戎家村撤村并居入东胜街道。

2016年9月28日,撤销江东区,并入鄞州区。

福明历史悠久,建置多变。

秦至唐时属鄮县。

五代后,鄮县改为鄞县,福明始属鄞县。

宋时,福明隶属万龄老界乡。

元、明代,福明为老界乡赤城里甬东隅辖区。

清乾隆时,福明仍属老界乡赤城里。

民国时期,福明隶属鄞县盐梅区、五权乡、陇明乡。

1947年,福明属鄞县五权乡、五浦乡。

1950年,改为朱桑、福明、七里、邵家四乡。

1956年,上述四乡合并为福明乡。

1984年1月,福明乡划归江东区。

2002年3月成立街道办事处。

2002年5月-2004年4月,完成辖区所有行政村改制,成立社区居委会。

2002年8月-2005年8月,完成辖区所有18个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

2016年9月28日,江东区建制撤销,福明街道并入鄞州区管辖。

宋末元初,先民迁入聚居,始名其地为瞻岐。

清末隶属阳堂乡。

民国隶属大咸乡。

1950年5月,为瞻岐乡,隶属大嵩区。

1958年10月,为瞻岐大队。

1961年,为瞻岐公社。

1983年,恢复瞻岐乡。

1992年5月,为瞻岐镇,至今未变。

南宋时形成聚落,原名盐场。

至清嘉庆年间,改称咸祥。

1931年及1935年设咸祥镇,1949年5月称咸祥乡,1950年6月为咸祥镇,1956年6月为咸祥乡。

1958年10月为咸祥大队(管理区),1961年6月为咸祥公社,1983年6月改为咸祥乡,1985年8月改设咸祥镇,至今未变。

唐时形成聚落,宋称翔凤乡。

民国称赤堇乡、亭溪乡。

1950年5月,称塘溪乡。

1956年6月,为塘溪乡。

1958年10月,为塘溪大队(管理区)。

1961年6月,为塘溪公社。

1983年6月,改为塘溪乡。

1995年5月,改为塘溪镇,至今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