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6个乡镇、474个村(社区)分别达到了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标准。 |
1950年为莲花乡,1957年撤区并乡后属南屏乡,1958年为东风公社莲花管理区,1961年为南屏公社,1969年为莲花大队,1984年体改为莲花乡,1988年改为莲花行政村,1997年划分到思茅镇为莲花办事处,2000年改为莲花村民委员会。莲花村……。 |
因本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山坡平缓地,故而得名。驻地老茶场,故名。平掌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为异地扶贫石膏箐开发区,1996年思茅区被省政府列为实施全省异地扶贫开发试点县,转移安置跨地州异地移民2.3万人,本着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村民自治的原则,在集中安置人口较多的12个点新增设村民委员会,按属地管理原则隶属于当地乡镇,平掌村民委员会属新增设的12个村民委员会之一,主要安置来自昭通的异地移民……。 |
黄草坝村民委员会1950年建政时为黄草坝乡属翠云区,1961年与麻栗坪、平掌寨合并为麻栗坪公社属翠云区,1964年分开仍称公社属翠云区,1969年改为大队属翠云公社,1984年体改复为乡属翠云区,1987年改为行政村属翠云乡,1988年新增设立龙潭乡,黄草坝村公所属龙潭乡,1993年龙潭乡改设为龙潭彝族傣族乡,黄草坝村公所属龙潭彝族傣族乡,2000年改为黄草坝村民委员会属龙潭彝族傣族乡,一直沿用此……。 |
傣语地名。“骂木”指芒果。骂木村民委员会1950年为第四乡属震东区,1957年撤区属震东乡,1961年改为骂木公社属震东区,1969年改为骂木大队属震东公社,1984年体改为骂木乡属震东区,1988年改为骂木行政村属震东乡,2000年改为骂木村民委员会属震东乡,2006年云仙乡与震东乡合并成立云仙彝族乡,骂木村民委员会属云仙彝族乡,一直沿用此名称至今。骂木村……。 |
傣语地名。“挖”是坷,“令”是陡,意为陡坷旁的村。挖令村民委员会1950年为第一乡属震东区,1957年撤区并乡后属震东乡,1961年挖令与大箐合并为挖令公社属震东区,1969年改为挖令大队属震东公社,1984年体改为挖令乡属震东区,1988年改为挖令行政村属震东乡,2000年改为挖令村民委员会属震东乡,2006年云仙乡与震东乡合并成立云仙彝族乡,挖令村民委员属云仙彝族乡,一直沿用此名称至今。挖令村……。 |
因本村民委员会原驻地自然村为桃子树村民小组,以桃子树多,故而得名。现驻地老街子,故名。桃子树村民委员会1950年为云仙区桃子树村政府,1953年改为桃子树乡属云仙区,1961年与黄竹林合并为黄竹林公社属云仙区,1969年分开改为桃子树大队属云仙公社,1984年4月体改为桃子树乡属云仙区,1988年改为桃子树行政村属云仙乡,2000年改为桃子树村民委员会属云仙乡,2006年云仙乡与震东乡合并成立云仙……。 |
因本村民委员会原驻地自然村为大地村民小组,以耕地面积大、土质好,故而得名。现驻地大树脚,故名。大地村民委员会1949年解放后为云仙区大地村政府,1953年改为大地乡属云仙区,1956年芦山、干坝、大地合并为芦山乡属云仙区,1961年改为高峰公社属云仙区,1969年分开改为大地大队属云仙公社,1984年体改为大地乡属云仙区,1988年改为大地行政村属云仙乡,2000年改为大地村民委员会属云仙乡,20……。 |
因本村民委员会地处大芦山头,故而得名。驻地营盘山,故名。芦山村民委员会1950年为云仙区芦山村政府,1953年改为芦山乡属云仙区,1956年与大地、干坝合并仍称芦山乡属云仙区,1961年分开改为高峰人民公社属云仙区,1969年改为芦山大队属云仙公社,1984年体改为芦山乡属云仙区,1988年改为芦山行政村属云仙乡,2000年改为芦山村民委员会属云仙乡,2006年云仙乡与震东乡合并成立云仙彝族乡,芦……。 |
傣语地名,宽宏意为较宽阔的凹塘。村委会以原驻地自然村得名。原为景谷县正兴区宽宏乡,1958年划归普洱县,为凤阳区宽宏乡,同年11月为宽宏管理区。1961年为宽宏社区。1969年为宽宏大队。1983年5月体制改革为宽宏乡。1988年为宽宏行政村。2000年8月村改委,为宽宏村民委员会。宽宏村……。 |
1951年,以大松丫和马鹿塘(今竹山村)各取一字得名丫鹿,因当地丫和雅皆读平声,即书写为雅鹿。1912-1948年与今竹山村为勐先乡第八保。1949年为勐先区第五乡。1951年为雅鹿乡。1958年11月为雅鹿管理区。1961年分出竹山,为大松丫公社。1962年复名为雅鹿公社。1969年为雅鹿大队。1983年5月体制改革为雅鹿乡。1987年12月乡改村,改为行政村。2000年8月村改委称雅鹿村民委员……。 |
清代光绪年间,村内一黄姓富户,其黄谷舍不得借给别人而霉烂在楼上,人们称他为黄烂谷,并成为村名。1912年属勐先乡第六保。1949年为勐先区第四乡。1951年为民胜乡。1958年为11月由民胜分出,为黄寨管理区。1961年为黄寨公社。1969年为黄寨大队。1983年5月体制改革为黄寨乡。1987年12月乡改村,改为行政村。2000年8月村改委称黄寨村民委员会。黄寨村……。 |
安宁于1951年命名,意为人民得到了和平安宁。1912年为勐先乡第五保。1949年为勐先区第三乡。1951年为安宁乡。1958年为和安宁管理区。1961年为安宁公社。1969年为安宁大队。1983年5月体制改革为安宁乡。1987年12月乡改村,改为行政村。2000年8月村改委称安宁村民委员会。安宁村……。 |
傣语地名,“谦”为小土司,“乐”为山冲。“谦乐”意为山冲中的小土司。早年称旧寨至安乐寨一带为谦乐,以此得村名。1912年为勐先乡第四保(又称谦乐保)。1949年合并安宁乡。1958年为安宁管理区。1963年由安宁分出,为谦乐公社。1969年为谦乐大队。1983年5月体制改革为谦乐乡。1987年12月乡改村,改为行政村。2000年8月村改委称谦乐村民委员会。谦乐村……。 |
当地方言中,田的计数单位为“丘”,因该地建村时田少,人民生活聚集地为一片只有三丘田的地方,故而得名。1912-1948年为普义乡第五保。1949年与干塘同为黎明区干塘乡。1952年划归普义区为普庆乡。1958年与干塘分开为三丘田管理区。1961年为三丘田公社。1969年为三丘田大队。1983年5月为三丘田乡。1988年为行政村。2000年为三丘田村民委员会后沿用至今。三丘田村……。 |
傣语地名“曼”为村,“芽”为草,“蔓芽”意为草多的村。1912年为普义乡第三保。1949年为第五乡,又称为曼芽乡。1952年为曼芽乡。1958年11月为曼芽管理区。1961年为公社。1969年为大队。1983年5月为乡。1988年为行政村。2000年为曼芽村民委员会后沿用至今。曼芽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