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22年度云南省卫生村[23]

2022年度云南省卫生村[23]

  有26个乡镇、474个村(社区)分别达到了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标准。
  因古时办过铅厂,伐木烧炭得名木厂。解放前属者东乡第四保,1949年解放,1950年为者东区第四行政村,1952年为木厂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为者东人民公社木厂管理区,1968年为木厂大队,1984年春改为木厂乡。1988年3月改为木厂行政村,2000年12月村改委改为木厂村民委员会。2006年1月20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原者东乡、三章田乡,成立者东镇,三章田乡整建制并入者东镇,为者东镇木……。
  傣语地名,“文”即寨,“雷”即坡,“文雷”即山坡寨子。因驻地文雷而得名。1984年春体改时原勐统大队9个生产队,文来大队1个生产组建成文雷彝族乡。1988年3月为文雷行政村,1997年底村委会驻地由文雷迁移到下文雷,2000年12月村改委改为文雷村民委员会,2001年12月6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原勐大乡,设立勐大镇,为勐大镇文雷村民委员会至今。文雷村……。
  象征各族人民平等和睦,故得名“平和”。解放后原属文开乡,1958年冬为文开管理区。1968年改为平和大队,1984年春改为平和乡,1988年3月改为平和行政村,2000年12月村改委改为平和村民委员会,2001年12月6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原勐大乡,设立勐大镇,为勐大镇平和村民委员会至今。平和村……。
  傣语地名,“文”即寨,“来”即小,“文来”即较小的寨子,因原驻地“文来村”而得名。解放前属勐统镇第二保,1949年解放,1950年为勐大区第二行政村,1952年建立乡政府以驻地而名“文来乡”,1958年冬为文来管理区,1962年为文来公社,1968年改为文来大队,1984年春改为文来乡,1988年3月改为文来行政村,2000年12月村改委改为文来村民委员会,2001年12月6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因村附近有一瀑布,约45米高,远看水白,得名白水。解放前属里崴乡第五保,1950年为第五村,1954年为第五乡政府,1958年冬为白水管理区,1962年为白水公社,1968年改为白水大队,1984年春改为白水乡,1988年3月为白水行政村,2000年12月村改委改为白水村民委员会,2006年1月20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原里崴乡,整建制并入勐大镇,为勐大镇白水村民委员会至今。白水村……。
  傣语地名,“邦”即场地,“庆”扫帚蔑,“邦庆”即扫帚蔑多的场地,因原村民委员会驻地邦庆得名。解放前属振兴乡的一个保,1949年解放,1950年属振太区第七行政村,1953年为邦庆乡,1958年冬为邦庆管理区,1962年为邦庆公社,1968年为邦庆大队,1984年春改为邦庆彝族乡,1988年3月改为邦庆行政村,1999年驻地由大竹林迁移至江边,2000年12月村改委改为邦庆村民委员会,2012年12……。
  1956年前属新平县者竜区甸坑乡,1957年春划归镇沅县恩乐区,1958年冬划归镇沅县文龙公社为甸坑管理区,1962年为甸坑公社,1968年为甸坑大队,1984年春改为甸坑乡,1988年3月改为甸坑行政村,2000年12月村改委改为甸坑村民委员会,2011年7月18日,经云南省政府批准,撤销九甲乡,设立九甲镇,为九甲镇甸坑村民委员会至今。甸坑村……。
  傣语地名,“南”为水,“雅”为药,南雅意为药水河。傣文史料记载,解放前属孟连宣抚司署召根巴勒管辖,解放后(1949年至1953年)为澜沧县孟连区第四村,1954年为孟连区南抗乡,1958年设孟连区大芒竜乡,1960年划为南雅区大芒弄乡,1966年11月从大芒弄迁至南雅更名为南雅乡,1969年改为南雅大队,1984年4月改为南雅乡,1988年2月改为南雅行政村。2000年12月改称南雅村民委员会至今……。
  傣语地名,南为水,抗为金子。傣文史料记载,解放前属孟连宣抚司署召根巴勒管辖,解放后(1949年至1953年)为澜沧县孟连区第四村,1954年设孟连区南抗乡(驻地达嘎路),1958年南抗与允山合并成立南抗大乡(区级),1960年成立南雅区改称南抗乡,1969年改为南抗大队,1984年改为南抗乡,1988年2月改为南抗行政村,1991年5月29日从达嘎路迁往现驻地大协作,2000年12月改称南抗村民委……。
  傣语地名,“帕”为石岩,“亮”为红,意为红石岩组。以辖区内帕亮作村名。傣文史料记载,解放前属孟连宣抚司署召根达管辖,解放初期(1949年至1953年)为澜沧县南卡区帕亮村,1954年成立勐马区设帕亮乡,1969年改为帕亮大队,1984年改为帕亮乡,1988年2月改为帕亮行政村,1988年底从帕亮迁至南绍里,2000年12月改称帕亮村民委员会至今。2007年4月从南绍里迁至现今驻地印太。怕亮村……。
  傣语地名,“勐”为坝子,“阿”为分开,意为坝子被河分开成两片。傣文史料记载,解放前属孟连宣抚司署召根达管辖,解放初期(1949年至1953年)为澜沧县南卡区勐阿村,1954年成立勐马区设勐阿乡,1969年改为勐阿大队,1984年至1988年改为勐阿镇(乡级),1988年2月改为勐阿办事处,2000年12月改称勐阿村民委员会至今。2010年3月从勐阿老街迁至西南面1公里处的开发区驻地。勐阿村……。
  傣语地名,东乃意为小平地。以辖区内东乃作村名。傣文史料记载,解放前属孟连宣抚司署召根达管辖,解放初期(1949年至1953年)为澜沧县南卡区帕亮村管辖,1954年成立勐马区后属勐啊乡管辖,1956年从勐啊乡划出成立东乃乡,驻东乃,1969年改称东乃大队,1984年改为东乃乡,1989年改为东乃行政村,1991年从东乃迁至现今驻地南抗,2000年12月改称东乃村民委员会至今。东乃村……。
  佤语地名,“英”为村,“沟”为红毛树,“英沟”意为有红毛树的村子。傣文史料记载,解放前属孟连宣抚司署召根巴勒管辖,解放后(1949年至1953年)为澜沧县孟连区第七村,1954年成立富岩区设英沟乡,1969年改为英沟大队,1980年从英沟迁至现驻地英筒,1984年改为英沟乡,1988年2月改为英沟行政村,2000年12月改称英沟村民委员会至今。英沟村……。
  傣语地名,“等”为洞,“嘎拉“为石灰石,“等嘎拉“意为石灰石洞旁的村,村委会驻地等嘎拉,故名。傣文史料记载,解放前属孟连宣抚司署召根巴勒管辖,解放后(1949年至1953年)为澜沧县孟连区第七村,1954年成立富岩区,曾属富胜乡,后富胜划归芒冒、等嘎拉设班蜜乡,1965年改为等嘎拉乡,1969年改为等嘎拉大队,1984年改为等嘎拉乡,1988年2月改为等嘎拉行政村,2000年12月改称等嘎拉村民委……。
  傣语地名,“军勐”意为龙舌兰多的地方。前属竹塘区茨竹河乡管辖,1988年划出建立军勐村,2000年12月改设村民委员会至今。军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