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安溪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安溪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因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修筑县治城垣,背靠凤冠山,故名。别称:犁城。 [详细]
  蓬莱,习称彭内。据传最早系彭姓族人定居之地,故称彭内,后彭姓逐渐消失,遂因谐音改称蓬莱。 [详细]
  湖头镇,四面环山,中间开阔,状如大湖之间小盆地,由宋代理学家朱熹命名。 [详细]
  因相传,宋代名将杨文广平定闽南十八洞之一的铁峰山蝙蝠洞时,曾安营扎寨于江仔头,为行军方便,于三角坑溪修筑一座简易石板桥。 [详细]
5、城厢镇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因紧邻县城,故名城厢。
  城厢镇地处中国乌龙茶之乡——泉州市安溪县城郊,是安溪县的一个经济强镇。总面积109平方公里,人口6.7万多人,辖25个村(居)1个场,有着比较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发展优势。城厢位于北纬25º03’,东经118º10’,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常年平均气温 18-21度。年平均日照 1850-2050小时,降雨量1500-2000毫米,农作物一年三熟。四季风和日丽、……[详细]
  历史上,剑斗镇为安溪、永春两县边区的竹木集散地,大量木材、毛竹从西溪上游运往安溪、南安、泉州等地,故称“近口”,含有邻近水口之意,后人因谐音为“建口”,乡贤以《藤王阁序》中“龙光射斗牛”之句,雅化为剑斗。 [详细]
  古时,有一名人途经谷口,见其境内一山呈“金”字形,山前为一片谷地,不禁脱口赞道:“真乃金谷园也!”,遂取名金谷。 [详细]
  龙门因依仁里、山势若崖,两石夹峙如门(明嘉靖《安溪县志》)而得名。 [详细]
  虎邱镇,因该地四面环山,形似湖,故原名湖坵,后文人以苏州名胜虎丘雅化为虎邱。 [详细]
  芦田由来说法有二:一、清末著名诗人林鹤年在诗集《山园集》中写道:“余乡万山环耸,虚其中,形如香炉,初名炉田,又名胪传。”1959年建农场,而后改为茶场,取谐音改“炉”为“芦”,称“芦田”。二、芦田村有东山、外洋、大克三个自然角落。分别居住着林、王、颜等三姓氏。据上述三姓氏各自宗族记载:林尚孙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7年)入东山肇基,称其地为“胪传”。王氏儿于1404年入外洋(大宅)肇基,称其地为“彭溪”。颜正辉于明朝徙居大克,称其地为“炉田”。随着时间的推移,(起始末考)三个角落(三合一)统称“芦田”,地名至今沿用。 [详细]
  安溪置县时,其地寓“以德感化”之意,故称感德。 [详细]
  因位于石竹溪入清溪处,俗称溪口,后因谐音及该镇山体如“魁星踢斗”,故取名魁斗。 [详细]
  西坪古称栖鹏,寓大鹏在此栖息之意,后谐音称为西坪镇。 [详细]
  参内乡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自凤冠山沿东蜿蜒起伏,并延伸至岩岭山、参岭,并由晋江西溪冲积形成的环状盆地,故称参内;其二,唐垂拱年间,因晋江西溪两岸水土流失严重,从仙苑起清溪、蓝溪水色迥异,流至该域与一砂土冲积的河滩(当地民众称“签筒滩”)掺合在一起,因方言得名参内。当代人比较信奉后一种说法。 [详细]
  长坑在历史上长期写长卿两字,一是雅称,二是卿字在旧时指高官,又与庆字相通,有人才辈出、庆云常绕之含义。民国30年(1941年)又改为长康,也寄望着人民康泰、社会安宁。而长坑两字在近代才出现,尽可能是业务人员有感卿字笔画繁,纯粹写坑字,因无人顾及而成为历史,实属土名没其他含义。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