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废“联保”改“乡”,后属长丰区公所。 1951年属武汉第七区。 1953年,属惠济区三合乡,后改属铜场乡。 1954年划归汉桥区。 1955年以居民点的名称“韩家墩”,设立韩家墩街道,境域属汉桥区韩家墩街道。 1957年,划归硚口区。 1959年,属宗关分社。 1962年,复属韩家墩街道。 1986年10月,韩家墩街道一分为二,将原辖区古田三路、肖家地以西约6.7平方千米地域划出,设立易家墩街道。 2011年3月区划调整,将古田一路以西划出,更名为古田街道,属硚口区至今。 |
建国初,辖区属长丰区三合乡所辖,后改属铜厂乡。 1955年,建立韩家墩街道办事处,隶属汉桥区。 1957年5月划归硚口区管辖。 1959年,韩家墩街与宗关街办事处合并,成立硚口人民公社宗关分社。 1962年,撤销宗关分社,恢复韩家墩、宗关两个街道办事处。 1972年11月,改名工农街道。 1971年,又复名韩家墩街道革命委员会。 1979年10月,恢复韩家墩街办事处。 1986年10月,将原辖区古田三路、肖家地以西约6.7平方千米地域划出,另设易家墩街道。 1999年6月,将原属长丰乡所辖的古田四路经济实用房小区0.8平方千米地域,交由韩家墩街道管辖。 2011年3月硚口区划调整,长丰街道的长青村划入韩家墩街道,韩家墩街道天顺社区划入长丰街道。 |
清代,该境域扼守汉口北岸上游,是往来船只必经之地,天门、沔阳、汉川等地运载粮食、棉花的船只在此上岸交易,码头上摊点、茶馆、饭铺、行栈密集,棚户毗连。 此后,陆续修建瓦屋,开戏院,逐渐形成码头集镇。 民国时期属中正区。 1952年成立宗关街人民政府,始称宗关街道,辖境为属硚口区至今。 1954年更名为宗关街办事处。 1955年2月惠济区撤消,其解放大道北罗家墩至上、下双墩区域、铜厂乡(即今江家墩、简易宿舍)除农业区外划归宗关街道。 1959年3月,韩家墩街并入。 1960年6月,改称硚口区人民公社宗关分社。 1961年6月,恢复宗关街道,韩家墩街分出。 1971年改名为东方街。 1978年恢复为宗关街道。 2011年3月硚口区划调整,宗关街道的常码、丰竹园2个社区划归长丰街道,汉水桥街道的金阳和小岔路社区、长丰街道的汉西村和常码头村一部并入。 |
1952年,成立营房街道,依辖区内营房前、后街得名,属硚口区。 1957年,成立汉水桥街道。 1959年3月,营房街道并入汉水桥街道。 1960年6月,改称硚口区人民公社汉水桥分社。 1961年6月,恢复汉水桥街道,属硚口区至今。 |
清代,境内大多是湖凼、菜地、水沟,散居菜农棚户不满百间。 汉口开埠后,一些洋商、买办陆续在此兴建教堂(今武汉市结核防治所一带)、花园(今武汉体育馆一带)、跑马场(今同济医院一带)等,居民有所增加,但仍较为荒僻。 京汉铁路(现京汉大道)建成后,泛称“铁路外”。 1952年,设立宝丰街道。 1959年,改称宝丰分社。 1962年,复称宝丰街道。 1966年,改称立新街道。 1972年,复名宝丰街道。 |
清末,境域为汉水城堡外之荒郊,民国时期辟为菜地,仅有居民七八十户。 抗日战争胜利后,居民逐渐增多。 建国至今一直属硚口区。 1952年至1953年,分别设汉宜街道、荣华街道、硚口街道。 1954年11月,汉宜街道并入硚口街道,增设玉带门街道。 1959年3月,玉带门街道撤消,并入硚口街道、荣华街道。 六角亭街道并入荣华街道。 1961年6月,六角亭街道恢复、分设;硚口街道改名建乐街道。 1966年9月,荣华街道改名红旗街道。 1966年12月,红旗街道改名人民街道;建乐街道改名建国街道。 1971年6月,人民街道并入建国街道。 1972年10月,建国街道复名荣华街道。 |
1952年,汉中街、汉正街、硚口路、崇仁巷等4个街人民政府成立。 1954年3月,街人民政府均更名为街道办事处。 1954年11月,硚口路街道调整,其硚口路东一部分划归汉正街道。 1957年3月,崇仁巷街道撤销,以崇仁路为界,分别并入汉正街道、汉中街道。 1958年6月,汉中街撤销,并入利济路街。 1959年3月,玉带门街道并入硚口路街道。 1960年6月,利济街道改称硚口人民公社利济分社;汉正街道、硚口路街道合并为硚口人民公社建乐分社。 1961年6月,恢复汉中街道办事处;原汉正街道经调整,重新设立新的劳动里街道。 1966年12月,汉中街道办事处改名建新街道革命委员会,劳动里街道改称劳动里街道革命委员会;1972年11月,又分别复名汉中街道革命委员会、汉正街道革命委员会;1978年8月,恢复为汉中街道办事处、汉正街道办事处。 2000年7月,汉正街道更名崇仁街道。 2011年3月,汉中街道和崇仁街道合并,设立新的汉中街道。 |
汉正街地域尧、舜时为古荆州地,春秋为郧,战国属楚,秦属南郡。 汉属江夏郡沙羡县,三国先后属魏郢州江夏郡石阳县、吴郢州江夏郡鲁山县。 西晋先后属荆州曲阳县、曲陵县,东晋改曲陵县为沙羡县,境域属之。 南朝属宋郢州江夏郡安陆县、陈郢州江夏郡沌阳县。 隋开皇元年(581)起,属郢州沔阳郡沌阳县、沔州沌阳县;后沌阳县改汉津县,又改为汉阳县,境域从属之。 自此至清末,境域均隶属汉阳县。 近代汉口,始于明代,而盛为天下第一镇,其中心即为汉正街区域。 明宪宗成化年间,汉水主河道在龟山之北形成,并由此入江。 原汉阳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两岸,南岸一侧仍称汉阳,北岸一侧则称之为“汉口”。 嘉靖年间,汉口商民集居,已成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 汉口也在此时正式设镇,并在汉水南岸崇信坊设置汉口巡检司对市镇管理。 清康熙年间移至北岸。 雍正五年,又将汉口巡检司分为仁义、礼智二分司,仁义司辖居仁、由义,礼智司辖循礼、大智。 今汉正街道区域跨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汉口置夏口厅与汉阳分治,隶属汉阳府。 民国元年(1912),改夏口厅为夏口县,境域从属之。 1926年10月,北伐军占领汉口,12月改夏口县为汉口市,划市区为9个行政区,其中城区4个区,境域属城区的第一区和第二区。 1929年4月,重新划为16个区,境域属第一、第二、第三区。 武汉沦陷后。 境域基本成为日军划为中华区(难民区)。 抗战胜利后汉口市恢复,境域分属14个区公所中的武圣、宝善、汉正、新安4个区公所管辖。 武汉解放后,1950年1月,原武圣区、中正区及宝善区一部分合并为武汉市第一区公所,将宝善区及汉正区大部、新安区一部合并为武汉市第二区公所。 境域分属第一区、第二区。 1952年民主建政,辖区成立了利济路、三曙街、老官庙、宝庆街、宝善街、关帝街、存仁巷、板厂、石码头、汉中街、汉正街、硚口路、崇仁巷等13个街道人民政府,1954年均改为街道办事处。 后经历次建置变更,在上世纪末形成了利济、三曙、宝庆、新安、汉中、汉正等6条街道。 2000年7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对汉正街市场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将原利济街、三曙街、宝庆街、新安街合并为今汉正街道,与汉正街市场管委会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原汉正街道更名崇仁街道。 2011年3月,汉中、崇仁街道合并为今汉中街道。 2011年8月15日,汉正街市场群开始向汉口北的整体搬迁,原有区域进行彻底改造,规划建设集休闲旅游、电子商务、贸易流通、文化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滨水商贸旅游区(TBD)。 |
清末民初,六角亭一带仅有30多间稀落的茅棚,居民多为菜农和以卖米粑、做豆腐、卖小菜、拉人力车及拾荒为生的贫民。 20世纪30年代后,居民有所增多,建有一些平房,直至建国前,冷落荒僻如故。 建国后一直属硚口区。 1952年,成立六角亭街道。 1959年3月,并入荣华街道,街道办事处改名硚口人民公社荣华分社。 1961年,从荣华街道分出,恢复六角亭街道。 1966年12月,改名前卫街道。 1970年8月,复名为六角亭街道。 |
元朝前,长丰地区已有人聚居且分布零散。 明、清,辖境属汉阳县凤栖乡。 明初,朱元璋颁令“江西填湖广”,江西移民陆续迁入。 但因无屏障,变动频繁。 《明嘉靖汉阳府志》记:“本朝乡里共三十有五。 去今方百年,止存“在城”等十九里,而逃亡荒芜又将半之。”嘉庆《汉阳县志》记:“凤栖里村落俱滨大江,带以襄河,绝无屏障。”乾隆时,仅有拖路口(今舵落口)、竹台寺两村。 清同治七年(1868),绅耆韩家盈、罗光富等积资创修周长约四十里,高一丈至四五尺不等的长丰堤,围成长丰垸,水患始轻,境民始稳。 光绪三年又建起了西起通镇寺、东迄百子堂(今硚口)的裕丰堤。 使原多孤立居住天然湖塘间的高地的村民逐步汇聚,形成了竹台寺、拖落口、韩家岗为中心的蔡家庙、易家墩、韩家湾、陈家墩、肖家地等众多自然村湾(后大多合并于额头湾和东风村),汉北河(今已断流消失)河滩码头,人居渐众而成常码头。 境内汉水边上先后建舵落口和罗家墩两个码头,成为长丰地区粮食蔬菜的运输港口,并各自形成一条繁华的老街。 大垸内同族世居的许多墩湾,以其姓氏命名,沿用至今。 光绪31年(1905)张公堤修成后,长丰地区的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国初,筹建川汉铁路,从博学中学(今武汉市第四中学)穿越境域中部出舵落口,曾在永利、易家墩间修建夹堤,夹堤中修铁路路基,因铁路未成,其路基上世纪三十年代被改建为老汉宜公路,长丰南、北垸由此而成。 1899年汉口、汉阳分治,境域改属汉阳府夏口厅。 1912年夏口厅改夏口县,境域亦改从之。 民国时期,夏口县撤消、汉口市建立后,1926年10月—1927年4月,境域属第八区;1927年4月—1938年10月,境域属第十五区、第十六区;武汉沦陷后的八年,被日军强定为军事区;抗战胜利后至武汉解放前,长丰地区属中正区管辖。 1932年起,长丰地区一直实行保甲制度,至武汉解放始废。 1949年5月武汉解放,市军管会接管郊区,成立长丰区公所;12月,长丰一带成立三合、罗家、四联、舵落、竺台5个乡。 1951年5月,长丰与惠济、岱家山3个郊区区公所合并,称武汉市第七区,1952年8月更名为惠济区。 1954年3月,长丰地区原有的5个乡合并为铜厂、南垸、北垸3个乡。 1955年2月,惠济区撤消,长丰地区3个乡改属新成立的汉桥区,1956年4月又合并为长丰乡。 惠济区撤消时,铜厂乡南部(今南泥湾大道以南)另设韩家墩街道。 1958年4月,长丰乡改称西郊大社,与其他5个农业社,重新整合为9个大队。 1958年8月汉桥区撤销,西郊大社划为东西湖蔬菜三场。 1960年7月,蔬菜三场划归硚口区管辖,称长丰农业管理区。 1961年3月,长丰农业管理区改名硚口人民公社长丰南北垸分社。 11月,长丰南北垸分社分为长丰、新墩两个人民公社。 1962年7月(一说10月28日),长丰、新墩两个人民公社合并为长丰南北垸人民公社。 1964年8月,长丰南北垸人民公社划归复建的汉桥区。 1966年5月,长丰人民公社改称南泥湾人民公社。 1972年4月恢复原名。 1975年2月,先锋人民公社并入长丰人民公社。 1976年1月,长丰人民公社交由洪山区领导。 1984年2月,取消“政社合一”后,正式改称长丰乡。 1985年1月,洪山区江北部分撤消,长丰乡青年路西的十三个村划归硚口区,青年路东部分划入江汉区。 1988年3月15日,长丰乡东至常青路,南至汉丹铁路、振兴路,西至张公子堤(今园博园东路一线到汉丹铁路止)、常腾街、武汉市振兴四路,北至张公堤,约2.75平方公里区域划归江汉区。 2005年12月,长丰乡撤乡建街。 2011年3月,硚口区行政区划调整,长丰街将额头湾、舵落口、易家墩3个村和东风村的一部划归新设立的易家街;罗家墩、农利、红星3个村和永利村的一部划归古田街;长青村和永利、建荣2村各一部划归韩家墩街;汉西村和常码头村一部划归宗关街;韩家墩街的天顺园社区、宗关街的常码、丰竹园2个社区划入。 |
2011年6月成立易家街道。 辖区由硚口区原易家墩街道及长丰街道各划出一部分而来,属硚口区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