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长汀县南山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长汀县南山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建国初塘背属南山区塘背乡。

公社化时属中南公社中复乡,后改为中复公社塘背大队。

1965年2月并入南山公社。

1966年改为红塘大队。

1969年又改为塘背大队。

1984年后改塘背村民委员会。

解放后与官坊大队等合为一个大乡,叫官坊乡。

合作化时与官坊共一个高级社。

公社化后,于1961年第一次分开成立五杭大队。

1964年又与官坊大队合并为一个大队,叫官坊大队,1979年第二次与官坊分开,成立五杭大队。

1984年改为村委会。

解放后1956年属谢屋乡管,合作化时成立洋背高级社,公社化后,成立洋背大队。

1984年改制为洋背村委会。

建国初杨谢村与塘背村并称为塘背乡,属南山区。

1961年划入国营官坊农场,1962年从农场划出成为杨谢村。

1966年又并入塘背村。

1969年再次从塘背划,出归入官坊农场。

1973年从农场划出,成归入塘背大队,1984年后改称杨谢村民委员会。

解放后,设立区人民政府,南山坝与南田迳、元蔢田成立南山乡。

农业合作化成立三个高级社。

1958年下半年成立人民公社,划为南山大队。

1984年改南山村委会至今。

解放初邓坊属桥下乡,公社化后属桥下大队,1961年与桥下分成两个大队同属中复公社。

1965年2月并入南山公社。

1984年起改为邓坊村民委员会。

解放时,此地曾叫过桥下乡,后和邓坊大队共为一个乡,一个高级社,叫光明高级社。

公社化后,成立邓坊大队。

在四清运动中又改为红桥大队。

1976年起又恢复原名叫桥下大队,1984年改为桥下村委会。

明初由朱姓人南迁到此开基,后陆续迁入彭、艾、刘、吴等,各姓氏村民和睦相处。

1949年至1951年并为谢屋乡,1952年至1957年并为洋背乡。

1958年加入南山人民公社,成立洋背大队。

在1961年冬直至现在分为朱坊大队。

1961年至1968年原大队设在朱坊村,1968年建立新大队迁往艾屋。

1984年改为宋坊村委会。

建国初属蔡屋乡,上世纪六十年代黄家庄与蔡屋同属中复公社红胜大队,1972年与蔡屋分开,设成黄庄大队。

1984年改为黄家庄村民委员会。

建国初廖坊村与连屋岗合为南山区廖坊乡,公社化初期属中南公社南山乡,1961年划为中复公社廖坊大队,1965年并入南山公社,1984年设廖坊村民委员会。

解放后属廖坊乡为为连屋岗村,以后为中复公社连屋岗大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改为南山公社。

红岗大队。

文革后为连屋岗村,因建水库迁移凹背连屋岗大队革命领导小组。

1979年又改为连屋岗大队,1984年改村民委员会。

解放初和杨背,迳口为一个乡,叫谢屋乡。

1956年成立高级社后拆开,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没变,为谢屋大队。

1984改为谢屋村民委员会。

以前叫大田大队,后于1984年改为村委会。

明末清初,易、陈、丘、萧姓人分别从永定、上杭迁来此地定居。

建国初南田迳村属南山乡,1958年9月属中南公社南山乡,1959年中南公社更名为南山公社,1961年成立南田迳大队,1984年改为南田迳村民委员会。

建国初大坑村属南山区谢屋乡。

公社化初期属中南公社南山乡。

1961年属南山公社谢屋大队。

1984年改为南山乡迳口村。

后改名大坑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