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近圩镇部分土地贫瘠及不长草木的硬黄土岗,旧称为赤岗;1955年冬把“岗”改“光”,寓意“黑暗已逝,曙光来临”,故名。 |
1945年前,当时只有漂湖、长塘尾、牛牯塘、下村坝、后成立黎咀区兰岐浮下堡转为农会,与双羊合并为双浮管区,后拆分为浮下大队,故名。 |
历史名叫船坑,1953年建立小乡时改为新淳,故名。 |
因在马胺塅有一个大水潭,水潭上长满花,发出醉人的香味,故名。 |
因四周山势较高,唯有再径里的出口比较平坦,跌差大,故名。 |
相传谢氏、邝氏在明朝初期居住此地,建有几座砖窑和缸窑,这里地形长不宽阔,故旧称窑坑。后来人们将觉得“窑”字不够高雅大气,故改为“瑶坑”。 |
明朝永乐年间(1410),邹氏先落居于此,时称“石镇”,后因方言“镇”与“圳”谐音,加之人们习惯将“镇”写成“圳”,故名。 |
原再森为四个自然村并为一个大队,即再香、森木、谢洞、竹园。因再香、森木2个自然村比较大,所以取两个自然村的头一个字,故名。 |
该村地势高,在与石圳交界处有一处高达30米的水跌差,按当地俗语叫石磜,该处刚好座落于上,故称磜上,100年前,村民袁玉初等人认为改称再香兆头好,故名。 |
该村有一山丘,远望象一个“口”字,又南北两端民居住在周围村有一条小溪沥,客家人称“溪”为“沥”,故名。 |
因是輋塘尾自然村和钱头自然村合并,各取一字,故名。 |
1952年成立乡政府,辖区内两个大自然村,楠木坑和龙塘,各取一字,故名。 |
自建村以来,先由畲族人居住于此,因此地理位置偏下,故名。 |
1953年建立小乡,由两个较大的自然村合并,故名。 |
1953年建立小乡,由两个大的自然村各取一字,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