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居路巷与当地山岙相望始名岙弄,后改雅称王巷。 |
因村居位于大垟坑两侧地势较低,农田常受洪水淹没,以方言“淹”与“庵”的谐音而得名。 |
因村居位于旧时青田通往丽水方向的大路边而得名。 |
相传元朝年间因有人发现此地山中有金属矿藏而得名。 |
因驻地舒庄自然村得名。据传约在200年前,始居舒姓,从舒桥迁入建庄,以姓氏为村名。 |
据传600年前,因夏姓始居当地山岙始称夏寮,后徐姓迁入改称徐岙。 |
据传约在300年前,因姜姓始居当地山岙而得名。 |
船寮村据传约在500年前,有户人家在此盖一座草寮,以修造木船为业,后繁衍成村,故名。 |
因当地有以一片田垟称大垟。 |
相传明万历年间,此地因山荒田瘠村民生活贫苦称荒田本,后以当地人精心耕种成为良田,村民生活安康丰衣足食,于抗战时期改称康畈。 |
因位于大溪滩头称滩头。 |
此地原名芳野,因洪妃娘娘进宫被封为西宫娘娘,高宗下圣旨敕封洪老头为永青候,御赐在芳野村后面兴造洪府称洪府邸,故芳野村改为洪府前。 |
据传约在600年前,因言姓迁居此地设居建村始称言村,后因黄姓迁入改称黄言。 |
因当地后山蕴藏用于磨刀的赤色石头而得名。 |
因村居位于当地朝山脚下盛长桦树的瓯江大溪岸边,分上、中、下三个自然村设居,统称白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