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压是大理州、市0所在地,是大理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滇西交通枢纽,大理飞机场、楚大高速公路、广大铁路等在这里建成并通航、通车,为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环境优美,是具有较好投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条件的宝地。 下关镇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辖区总人口近12万人,其中镇属农业人口2成余人、居民1万余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镇下辖8个办事处、两个村公所、16个居民委员会。1999年经济总收入11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3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余元。6个办事处实现了州、市命名的小康村,非公有制经济达3000余户,镇属4个建筑公司,2个房地产开发公司,街道企业5个。 乡镇企业是下关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其营业收入占全镇经济收入的97%以上,是解决劳动力就业,城镇居民经济收入和财政税收的主要途径。她依托于城市建设和发展,依托区内的科技和人才经济的优势,开展私营、联办等多种形式兴办乡镇企业。在立足自己发展的前提下,更具吸引各界人士、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办厂的理想之地。 房地产业开发是财源培植和拉动内需的主要项目。下关镇利用区位优势和镇属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的优势,正在启动谋划已久的四翼亿房地产项目工程,即:龙园商住小区、玉龙商住小区、大关邑旧村改造工程和福星旧村改造工程,找准四角开发,每个角(翼)都要在1亿元以上投入,扩大内需,流动发展,既解决农民长期经营产所(铺面),又可增加非公有制经济户的数量,从而推动了财政收入递增15%以上。 发挥资源优势是下关镇所处区位的客观要求,下关镇城区周围不仅有丰富的自来水资源,还有温泉热水资源和山庄开发条件。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建立花卉、百合、山药、大白芸豆产业具有投资小、周期短、回报快的商效产业,镇已将上述产业列入开发建设项目。下关镇从多方位多渠道吸引国内外客商和欢迎有识之士投资、开发利用。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众人划浆开动大船。滇西要塞下关镇正等待您——国内外客商、宾客的到来,共筑发展之大厦,启动新世纪的大船! 。 |
太和,白语“岛鹅”,“岛”是“太”的意思,“鹅”是“村”的意思。《新唐书・南蛮传》记载“夷语山坡陀为‘和’,和在城中,尊之日‘太’,城因以名,故称‘太和城’”,大和城原为河蛮(白族的先民)在太和村西所建的城邑,太和城是南诏前期的都城,唐开元25年(公元737年),南诏王皮逻阁置阁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攻占太和城,次年(公元738年)以太和城为都城,建立南诏政权,直到唐大历14年(公元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羊咀咩城止(今大理古城西)。历时42年。“太和”一名沿用至今,取太平和谐之意。解放前,以西洱河为界,西洱河南称关外,凤仪县置为下关镇,西洱河北称关迤,属大理县玉洱乡。 1950年将大理县的关迤和凤仪县的关外合并,改置为下关特别区,直属大理专员公署。 1951年成立下关市。 1958年大理、下关、漾濞、凤仪4县市合并,成立大理市,下关市区为城市服务公社。 1962年恢复下关市。 1980年分置为新文、关迤、建设东路3个街道办事处。 1983年大理市成立后,置大理市人民政府下关办事处。 1987年区改乡设立市郊乡。 1998年市郊乡和下关办事处合并设下关镇。 2005年原七里桥镇所辖太和、洱滨、刘官厂、大庄4个村委会并入下关镇。 2019年12月25日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下关镇成立太和街道,名称沿用至今。 云南大理州大理市天井办事处 。 |
满江为白语演化,据称该地曾为养马多的地方,因过云波罗江流经村中,终年水满,故而得名。1950年分属凤仪县第三区、第五区。 1958年为凤鸣公社满江管理区。 1963年成立市郊乡,分属市郊乡和凤仪区。 1983年为大理市凤仪区满江乡和市郊区天井乡。 1987年分属下关镇和凤仪镇。 2019年12月撤销下关镇,调整凤仪镇部分行政区域,成立满江街道,名称沿用至今。 云南大理州大理市满江办事处。 |
大理镇位于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及其周围,是大理市的第二重镇。地处东经100°05′06″—100°12′26″,北纬25°39′01″—25°44′09″之间,跨经度17′20″,纬度5′08″,年平均气温15°,平均最高气温20.1°,平均最低气温8.7°,属亚热带和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享有“东方日内瓦”的盛誉。它东临洱海,西倚苍山,形成“一山、一城、一水”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世界少有、中国第一的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圣地。全镇辖9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44个自然村,108个农业生产组,总户数16600多户,总人口5.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万人;土地总面积57.9平方公里,其中有可耕良田2.1万亩,建设用地3000多亩,中央、省、州、市属单位128个,个体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124户,宾馆、饭店、酒店20多个(不含现已并入三个村委会指标)。2005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481.47万人,比上年增长6.99%,旅游总收入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保持旅游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
2005年全镇财政收入1624万元,已建成的大理至丽江的一级公路,风仪至银桥50米幅宽的214国道和准备修建的古城环城路,为商务活动和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大理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如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完整的院落式明代建筑风格和“街街流水,户户养花”的传统生态环境;有驰名中外的九街十八巷,棋盘式的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杜元帅府等众多名胜古迹,“洋人街”更是蜚声中外。在接待国内外旅客473多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15万人次,平均日接待游客1.3万人次。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成功,开拓进取赢得了发展。大理镇认真实施“以旅活镇”战略,共投资3亿多元,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先后完成了文献楼、五华楼、洱海门、东门、南门形象广场、文献路一条街、三塔及风光大道、才村旅游专线、古城水景的恢复改造建设。引进国内外资金达5亿多元,建成了规模较大的亚星饭店、苍海高尔夫球场、天龙八部影视城等众多项目。 大理镇抓住-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及省、州把大理市建设成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大城市、-雪月大花园的宏伟目标的机遇,提出以保护自然生态为重点,改革开放为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结构为主线,民营经济为主体,富民强镇为根本的发展思路,使大理镇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大理景好看、钱好赚,人人都说大理好!大理镇的自然地理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最适宜投资商投资酒店、娱乐、休闲度假、特色产品加工等项目。来吧!国内外商界朋友们,文化大理魅力无穷、历史大理耐人寻味、民族大理多姿多彩、诚信大理让您发财、效率大理令人神往,大理的明天更美好!.
大理镇位于大理市中部,洱海西岸。面积87平方千米,人口7.0万人(2006年)。辖五华、玉洱、魁阁、银苍、绿玉5个社区,南门、西门、龙龛、才村、下鸡邑、上鸡邑、小岑、东门、三文笔、上末、阳和、下兑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博爱路,距市区驻地13千米。214国道过境。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理三塔。
[沿革]1950年建中和镇,1968年改红旗镇,1980年复建中和镇,1983年设大理办事处,1992年改大理街道。1966年设立城郊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改城邑乡。1997年,大理街道面积2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五华、魁阁、玉洱、银苍4个居委会;城邑乡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3.5万,辖东门、南门、西门、三文笔、小岑、上鸡邑、下鸡邑、才村、龙龛9个行政村。1998年6月,撤销大理街道、城邑乡,合并设立大理镇。2005年,将原七里桥镇上末、阳和、下兑3个村委会划归大理镇管辖。
|
大理市辖镇。1958年为凤仪公社,1962年设区,1964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区,1987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府驻地12公里。面积344平方公里,人口6.9万。320国道过境。辖凤鸣、满江、石龙、华营、云浪、庄科、东山、芝华、乐和、锦阜、丰乐、江西、吉祥、三哨、后山15个行政村。乡镇企业有建筑、建材、钢材、木器加工、饮食服务。农业主产稻谷、玉米、小麦、蚕豆、烤烟。.
凤仪镇位于大理市东南部。面积304(一说307.9)平方千米,其中镇区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7.0万人(2006年),有白、汉、回、彝等12个民族。辖凤鸣、后山、三哨、吉祥、丰乐、江西、锦阜、乐和、东山、石龙、庄科、云浪、华营13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134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凤仪,距下关11千米。
地处云岭余脉老君山点苍山南缘,哀牢山起点北端,属滇西中山宽谷洪积区。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从1980米至3117.9米,山区占81.9%,坝区为18.1%。波罗江自南向北注入洱海。楚大高速公路、320国道、广大铁路、凤太公路、环海公路、新民航路穿境而过。
[沿革]1958年为凤仪公社,1962年设区,1964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区,1987年建镇。1997年,面积344平方千米,人口6.9万,辖凤鸣、满江、石龙、华营、云浪、庄科、东山、芝华、乐和、锦阜、丰乐、江西、吉祥、三哨、后山15个行政村。
|
喜洲镇位于大理市北端,距大理州、市政府所在地下关32公里,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也是云南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和重点侨乡之一。全镇国土面积161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委会。2004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47536万元,财政总收入943万元,人均纯收入3853元,总人口63275人,其中白族人口占85%,是一个以白族为主的建制镇。
喜洲镇是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重要组成部份,无论是文化、建筑、风俗等均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发展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主的特色产业型小城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喜洲历史悠久,镇内保存着许多文物古迹,有国家、省、州、市四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 第二、白族民居建筑独特,镇内有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的一大批明、清、民,国到当代各时期各具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筑群,为全国少有的白族民居风貌,为国内外游客所瞩目,具有极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 第三、自然景观优美,镇辖区有驰名中外的蝴蝶泉,有杜鹃花盛开的景点景区。 第四、民族文化浓郁,以白族为代表的服饰、语言、饮食、音乐、舞蹈、民俗等,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气息,对游客很有观赏价值,是了解白族文化最具代表的窗口。
喜洲镇位于大理市北部,洱海西北岸。面积162平方千米,人口65180人人(2006年),其中白族人口占90%。辖喜洲、寺里、桃源、仁里邑、永兴、文阁、上关、沙、金河、河以江、庆洞、作邑、周城1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喜洲,距市区34千米。
214国道滇藏公路、大丽公路穿境而过,沿海水路有木船、机动船通航。是云南十大名镇和重点侨乡之一;是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古迹有儒、佛、道教的大小寺院数百院,古牌坊、古戏台和古桥,蝴蝶泉、天龙洞、海舌和花甸坝,具有民族风格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串角楼”、“一进两院”、“一进四院”、“四合五重堂”等民居建筑群。
[沿革]西汉置叶榆县治所曾建于此,唐代南诏的故都亦曾建于此,史称“史城”、“史赕”或“大厘城”,是南诏时期“十睑”之一。元朝称喜洲,明、清沿元制,也称喜洲,隶属太和县。1953年设喜洲区,1964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区,1987年建镇。1997年,面积199平方千米,人口5.7万,辖喜洲、周城、上关、桃源、仁里邑、永兴、文阁、沙村、寺里、金河、河矣江、庆洞、作邑13个行政村。
[邮编]671004 |
海东镇位于大理市东部,洱海东岸。洱海东岸,东与宾川县交界,南与凤仪镇接壤,西临洱海与大理镇隔海相望,北和挖色镇山水相连。镇境东西横距17.5千米,南北相距17.3千米,面积128平方千米。人口22844人(2006年末),其中白族人口占总人口98.7%以上。辖向阳、文武、名庄、南村、上河、上登、金梭岛、文笔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向阳街,距市区18千米(水路12千米)。地处横断山脉南端,哀牢山北綠,属云贵高原西侧洱海东岸山地峡谷洪积区。境内最高峰大黑山,海拔2626米。平坝地区海拔为1975米至2000米。大(理)宾(川)公路穿境。
[沿革]南诏、大理国时期,海东隶太和城。元至明初,海东属太和县。明弘治七年(1494年)置宾川州,海东从太和县划归宾川。清雍正五年(1727年),分置海东里、曩村里。光绪十八年(1892年),分置海东耆、海南耆。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宾川县文龙乡。解放初期,分设向阳、文武、南村、上和4个小乡。1954年至1955年4个小乡先后划归凤仪县辖区。1955年成立凤仪县海东乡。1958年建立海东公社,后并入凤仪大公社设管理区。1964年成立大理县海东公社。1984年4月撤社改区,1987年10月撤区改乡。1997年,面积174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向阳、文笔、文武、名庄、南村、上登、上和、金梭岛8个行政村。2001年10月撤乡设镇,辖向阳、文武、名庄、文笔、金梭岛、南村、上登、上和共8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59个村民小组。
|
挖色镇位于大理市中东部,洱海东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北与双廊镇接壤,南临海东镇,东与宾川县鸡足山镇毗邻。南北宽约20.4千米,东西宽约5千米,面积112(一说110.4)平方千米。人口21340人(2006年),其中农业人口20304人;汉族170人,白族21128人。辖挖色、高兴、大成、光邑、康廊、海印6个行政村,15个自然村,56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挖色村,距下关陆路40千米(水路25千米)。
镇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为狮子山,海拨3320.3米,最低点为镇政府所在地挖色村,海拔1974.6米。有公路南连大(理)宾(川)公路,北接214国道。
[沿革]挖色,古称鲁川。1962年设挖色区,1964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区,1987年置挖色乡。1997年,面积148平方千米,人口1.9万,辖挖色、光邑、大成、康廊、高兴、海印6个行政村。?年撤乡设镇。
|
湾桥镇位于大理市北部,洱海西岸。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2006年)。辖湾桥、中庄、云峰、石岭、甸中、上阳波、向阳溪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上湾桥,距市区27千米。214国道过境。
[沿革]1962年设湾桥区,1964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区,1987年改乡。1997年,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湾桥、上阳溪、向阳溪、中庄、石岭、甸中、云峰7个行政村。?年撤乡设镇。
|
银桥镇位于大理市中部,洱海西岸。面积70(一说67.91)平方千米,人口6824户、30154人(2006年)。辖鹤阳、五里桥、银桥、磻溪、新邑、阳波、马久邑、双阳8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9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镇政府驻鹤阳,距市区.520千米。
214国道及大丽公路过境。境内苍山兰峰、雪人峰、三阳峰蕴藏有丰富的优质天然大理石。风景名胜有白王洞、无为寺、灵山寺、黑龙潭、黄龙潭和双龙潭等。
[沿革]1953年设银桥乡,1962年置区,1964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区,1987年置乡。1997年,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银桥、鹤阳、耑溪、新邑、阳波、阳波、双阳、马久邑、五里桥8个行政村。?年撤乡设镇。
|
双廊镇地处洱海东北岸。面积218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2006年)。辖青山、长育、大建盘、双廊、伙山、五星、石块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双廊。环海公路过境,水路通大理、下关。
[沿革]1961年设双廊公社,1984年为双廊区,1987年设双廊乡。位于洱源县东南部。1997年,面积218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双廊、长育、青山、大建、旁、伙山、五星、石块7个行政村。?年撤乡设镇。2003年1月,原洱源县双廊镇划归大理市管辖。
[邮编]671009 |
上关镇位于洱海北岸,苍山云弄峰东麓,北靠洱源县邓川、右所两镇,东接双廊镇和鹤庆县黄坪镇,距州府49公里。居住有白、汉、回、傣、彝、傈僳、纳西等民族。
上关镇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境内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742毫米,无霜期为230天左右。镇内河流众多、交通便利,弥苴河、永安江、罗时江呈“川”字形注入洱海,大丽路、环海路、214国道呈“爪”字形穿越腹地,上关镇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0.51亩。主要产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盛产无公害大蒜、优质米、蚕豆、玉米,素有“唢呐之乡”、“鱼米之乡”、“乳牛之乡”的美称。全镇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21619万元,同比增长10.13%;财政总收入实现306万元,同比增长42.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41元,同比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37.51万元,同比增长31.2% 。 编辑本段历史资源 上关历史文化久远,是大理文化发祥地之一。该镇在行政区划调整前名为江尾,因境内“三江”入海,位于江河尾部而得名。上关镇古为邓赕诏属地,元明清属邓川州,民国时期为邓川县第四区,后置元保乡。建国后属邓川县二区、东风公社,1961年成立江尾公社,1987年设江尾乡,2000年实现撤乡设镇,2004年1月1日划归大理市并更名为上关镇。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为上关镇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上关物产丰富,素有“唢呐之乡”、“鱼米之乡”、“乳牛之乡”的美称,拥有存栏奶牛11850头,年产鲜奶达31000吨,直接经济收入3100万元以上,小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800亩,其中蚕豆10000亩,大麦200亩,马铃薯1500亩,油菜700亩,牧草800亩,蔬菜6400亩,花卉200亩。大春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19500亩,其中,水稻16000亩,包谷3200亩。上关镇-人文地理 民风民俗上关镇位于洱海北岸,苍山云弄峰东麓,北靠洱源县邓川、右所两镇,东接双廊镇和鹤庆县黄坪镇,距州府49公里。全镇下辖13个村委会、56个自然村、142个村民小组,有10163户40806人,全镇国土面积为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0588亩。居住有白、汉、回、傣、彝、傈僳、纳西等民族,白族占总人口的92.8%。上关镇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境内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742毫米,无霜期为230天左右。镇内河流众多、交通便利,弥苴河、永安江、罗时江呈“川”字形注入洱海,大丽路、环海路、214国道呈“爪”字形穿越腹地,上关镇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0.51亩。主要产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盛产无公害大蒜、优质米、蚕豆、玉米,素有“唢呐之乡”、“鱼米之乡”、“乳牛之乡”的美称。上关历史文化久远,是大理文化发祥地之一。上关物产丰富,素有“唢呐之乡”、“鱼米之乡”、“乳牛之乡”的美称。上关人民能歌善舞,耍龙、对歌、大本曲弹唱是上关人民各种重大节日庆典的必备节目。全镇有54个农村文艺宣传队,15个龙灯队,6个洞经音乐演奏队,30多人的对歌队伍,10余人的大本曲弹唱人员,其中江尾村大本曲弹唱者刘沛曾荣获“云南省民族民间艺人称号”。 。 编辑本段区域概述 全貌 上关镇位于洱海北岸,苍山云弄峰东麓,北靠洱源县邓川、右所两镇,东接双廊镇和鹤庆县黄坪镇,距县城约19公里,距州府49公里。上关镇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境内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742毫米,无霜期为230天左右。镇内河流众多、交通便利,弥苴河、永安江、罗时江呈“川”字形注入洱海,大丽路、环海路、214国道呈“爪”字形穿越腹地,上关镇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0.51亩。主要产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盛产无公害大蒜、优质米、蚕豆、玉米,素有“唢呐之乡”、“鱼米之乡”、“乳牛之乡”的美称。[1] 编辑本段历史变迁 上关历史文化久远,是大理文化发祥地之一。该镇在行政区划调整前名为江尾,因境内“三江”入海,位于江河尾部而得名。上关镇古为邓赕诏属地,元明清属邓川州,民国时期为邓川县第四区,后置元保乡。建国后属邓川县二区、东风公社,1961年成立江尾公社,1987年设江尾乡,2000年实现撤乡设镇,2004年1月1日划归大理市并更名为上关镇。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全镇下辖13个村委会、56个自然村、142个村民小组。[2] 编辑本段人口民族 青索桥 有10163户40806人,全镇国土面积为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0588亩。居住有白、汉、回、傣、彝、傈僳、纳西等民族,白族占总人口的92.8%。 |
太邑彝族乡位于大理市西部。面积106平方千米,人口0.9万人(2006年)。辖太邑、者么、桃树、乌栖、己早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太邑,距市区13千米。320国道过境。
[沿革]1966年为团结公社,1983年改太邑区,1987年置乡。1997年,面积109平方千米,人口0.8万,辖太邑、者摩、桃树、乌栖、已早5个行政村。
[邮编]67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