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大寨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大寨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寓意新村更加繁荣兴盛。
在明代嘉靖年间,王氏三弟兄因兵乱,从本地区丁家村迁出,其中两户分别迁到干柳树和北上堤火烧店,一户迁居于此沙土岭上,取村名“沙岗营”,1958年改为“沙窝营”。
秦汉之时,原为古卫地白马县楚丘乡,是卫南坡第一大村,以郑姓取名“大郑村”,后沿革为“大正”。
在1947年黄河委员会动员组织山东省菏泽、隆城,河南省濮阳、滑县、长垣等40余人来此地开荒(归属平原省农场),形成村庄,因来自两省五县人,取名“联合村”。
明洪武年间,化氏人家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居于此,取名“化村屯”,后来延氏人家从牛店迁来,改名为“延家屯”,1958年改为“延屯”。
明洪武年间,张氏三弟兄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居于此,因地势低洼,蒲林丛生,如同森林,风景绚丽多彩,故名“蒲林”。
在西汉年间,董、王、谷三姓居此于冢上,取村名“回冢”。明洪武年间,李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居于此,改村名“李庄”,后被洪水淹没,从上堤迁来姓李的改村名“回庄”,1958年改为“辉庄”。
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民来此时,地下发现一石碑,上刻有“八丞相”字样,人们以自己的姓氏取名“某丞相”。姓丁的迁来,取名“丁丞相”,1958年改为丁家。
明洪武年间,孙、杜两家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因附近村庄为“某丞相”,便取村名“孙丞相”,后因姓杜的人多,又改名为“杜丞相”,1830年改为“杜家”。
传东至海通乡小海通村,南至前卢家,西至冯家,北至卢家。,明洪武二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民到此地,因居民姓张而得名张家,又叫张丞相。
据《卢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卢氏几家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因附近村名多为“某丞相”,便取名“卢丞相”,1958年改为“卢家”。
据《常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常氏一家四人,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取村名“常家”,后又驻军屯田,加一“营”字叫常家营,1958年改为“常营”。
明洪武年间,此地是一片荒野草坡,傅氏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取村名“傅草坡”。二普时征求群众意见,更今名。
明洪武年间,此地是一片荒野草坡,傅氏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取村名“傅草坡”。二普征求群众意见,更今名。
据在明洪武年间,此地是一片荒野,朱氏人家由山西省迁居于此,取村名“朱草坡”至今。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