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大足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大足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龙岗街道因老龙岗镇北面两千米处有龙岗山而得名。 [详细]
  棠香街道取“海棠香国”之意而得名。 [详细]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有客民于白家岭(今双路街)建店设铺,因地势较高,坐西向东,据说每逢晴天清晨日出,从油房院子一缕雾伸往猪市坝至农贸市场到三岔路口,左侧一缕雾从四方井至上官楼到三岔路口汇合,两缕雾悬浮空中,好似“两条露”,故名双露,后演变为双路;双路街道由此得名。 [详细]
  龙滩子街道因辖区内龙滩子大桥而得名。 [详细]
  通桥街道取元通公社和土桥公社各一字而得名。 [详细]
  智凤街道因纪念大足石刻的创始人赵智凤而得名。 [详细]
  龙水镇因濑溪河古名龙溪河而得名。 [详细]
8、宝顶镇 [重庆市大足区] 宝顶镇因宝顶石窟而得名。
  宝顶镇地处大足县东北地区,南接棠香街道办事处,北连潼南五桂镇,东面与铜梁县小林乡相连,东南毗邻智凤镇,西邻中敖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共有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8858人,其中农业人口24993万人,总户数 7756户,幅员面积63.78。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31元,粮食总产量 吨。农业产业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国槐药材等特色产业方兴未艾。养殖业以生猪……[详细]
  中敖镇因境内一小山坡像鳌鱼背而得名。 [详细]
  三驱镇得名来源有二:一说老场创始人来自湖广三省,是先驱者,为表彰其业绩,故名“三驱”;二说该场曾有严重瘟疫,每天死亡十几人,为了驱赶瘟疫、避免灾难,大人小孩皆佩香包,出门时用香包掩住口鼻,以“驱瘟神、驱魔鬼、驱邪祟”,故名“三驱”。 [详细]
  宝兴镇因原在两个酷似元宝的小坡间建场,以兴隆场为基础,寓物聚天宝,兴隆吉祥之意,故以“宝兴”命名。 [详细]
  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6年),建场时,取境内“玉峰寺”“龙头岩”首字而得名。 [详细]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取石门、马跑两乡名各一字合并而得。 [详细]
  拾万镇因镇政府驻拾万街而得名。 [详细]
  民间传说,回龙镇境域地处青龙山下,山岭蜿蜒起伏如长龙,龙头有回转之势,因而得名。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